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毛翔 《新湘评论》2014,(10):38-39
"处长不在,你下次再来吧。""这事省厅说了不算,处长说了才算。"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企业反映在办理项目审批时曾受过这样的"刁难"。本来政策支持、手续齐全的项目,到了掌握审批"要权"的处长那里却卡了壳,不"表示表示"就难以通过。有人将这种个人权力金钱化的现象称作"处长经济"。掌握审批权力的处长们人为设置障碍,在自己管辖的"地盘"上,透支公共权力"变现"为个人私刊的现象屡见不鲜,以区区处长之职位“跻身”巨贪大蠹的也不在少数。当权力遇到利益,“处长”和“经济”的畸形组合体现出的是权力寻租的冲动,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何冲龙 《学习导报》2014,(12):26-26
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习总书记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学之思之,思之悟之,我有九悟。一悟:信仰信念信心——人生的"指挥棒"。人无信仰没有支柱,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人无信心不成事业。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支柱、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自觉行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全国"创先争优"活动的扎实开展,安居区结合实际,在全区开展了以"创建争品牌、创新争典范、创优争先进、创业争实绩"为主要内容的"四创四争"工作,实干苦干、开拓创新,为安居区新一轮发展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才流动不能搞"几不要"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双向选择"为特征的人才流动日趋活跃,为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应看到,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对"一把手"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一直是个焦点、难点甚至是盲点问题.导致"一把手"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基于"一把手"自身素养方面的主观因素,也有基于权力的膨胀性与对"一把手"监控不力等客观因素.防治"一把手"腐败问题,重在防.为此,既要合理分解和配置"一把手"的权力,又要加大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下级对上级的监管力度,加大群众监控,通过推进信息公开为媒体与群众监督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吴兵 《唯实》2011,(2):33-37
经济人假说面临着自利动机的单一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限度以及哲学方法论上的不彻底性等理论与实践困境。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通过揭示"现实的个人"是自然与历史、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彰显了对"经济人"的批判价值。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是超越经济人的狭隘视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性选择,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不竭思想之源。  相似文献   

7.
各级党政机关的"一把手"位高权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和事业的发展。有一些地方和单位的"一把手",只顾着自己在台上滔滔不绝、发号施令,缺乏在台下的真诚倾听与交流。一个人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相似文献   

8.
赵炜  王汉林  林超  李晓丽 《世纪桥》2007,(12):50-50,51,57
构建和谐高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高校应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9.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话题,从价值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实际是对立统一的。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冲突和融合也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延续着。当代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一元主导、多样化包容相统一的关系,实现了对"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的有机整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是深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两类,即"社会本位说"和"个体本位说"。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等理论观点,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正确分析和把握社会要求与个人思想品德差距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社会要求和个人思想品德,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和内在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制度基础、发展途径和可持续保证.以个人和社会辩证统一关系为逻辑起点,以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为理论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中形成了互动统一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纪晓岚伴驾而行。走得口干舌燥,路见一棵梨树,纪晓岚摘下一个梨自己吃了。乾隆对此颇为不满,问道:"孔融四岁能让梨。爱卿得梨为何让也不让,自己便吃了?"纪晓岚略为一怔,随即巧妙地解释说:"梨表离也。臣奉命伴驾,不敢让梨。"乾隆听罢,又说:"那咱们分吃了也好哇?"纪晓岚说:  相似文献   

13.
董怀禄 《学习月刊》2009,(18):108-108
十堰一中是2004年通过省级示范学校验收的,2005年6月,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正式行文授予"示范中学"。近几年该校以省级示范中学的荣誉和责任为动力,多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展开"办学观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师生共进,全面发展”办学理念的认识:一是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学校的发展,只有学校发展了,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1,(35):66-66
瑞典北部拉普兰地区的哈拉斯村附近森林中,建有一座外形酷似UFO的"太空酒店",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幻迷前来下榻,尽享身处不明飞行物内的非凡感觉。这座"太空酒店"是瑞典著名的"树屋酒店"(Tree Hotel)旗下一系列主题酒店之一。它的造型与传说中的外星飞碟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5.
与社会革命理论相比,社会建设理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可以概括为以"中轴线"理论和"历史合力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以"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为代表的社会发展阶段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善待自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目标论,以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社会建设途径论。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建设"概念,提出了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论核心,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途径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总体思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继东 《党建》2013,(2):28-30
曾有"英国梦""俄国梦""日本梦"的提出,但今天引起世界关注的是"中国梦""美国梦"。"中国梦"与"两个百年"目标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在努力。与"美国梦"突出个人和金钱不同,"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美国梦"强调追求一强独大的单极世界。"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美国梦"正变得虚无缥缈。"中国梦"将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开辟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党员主体"的理念是党建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基点,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目前,某些障碍性因素制约着党员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影响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此要健全与完善党员主体自觉性的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反映了国内外各界对社会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期许。近年来,面对经济增长本身不均衡导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尤为重要。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就要以平等参与、合理共享为主旨倡导公平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均衡发展,以扩展化的"四位一体"推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倡导"义利共生",谋求"文理并存",推崇"法德并驱"。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环境,要从文化理想、文化制度、文化方式等方面出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本位的伦理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还强调"个人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为个人全面发展争取社会条件即总体性条件的历史。在继续为个人全面发展创造总体性条件的同时,要积极创造具体性条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现实使命。中国传统社会缺乏个人的地位,"五四"运动在自由主义旗帜下提出个性解放的口号,但并没有真正进入社会实践。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人的个人地位从观念、制度和实践才真正明晰起来,同时遭遇到认识与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难题。进一步确立个人地位,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为个人全面发展开辟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