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以来,海外学者积极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生态文明是融贯了古今生态智慧的全新文明范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的绿色发展模式,将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重要的实践方案;另有一些西方论者则在价值层面将生态文明战略“意识形态化”,指认它是对西方环境理论与政策的“全面模仿”,强调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具有“不可持续性”。这些罔顾基本事实的论断暗含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偏见,严重误导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战略的客观认知,助长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恶意抹黑的舆论风潮。鉴于此,国内学界须理性辨别海外生态文明战略的诸多评价,通过多重渠道主动回应国际社会的疑虑与误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的政治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为黔东南州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黔东南州"走生态文明崛起的科学发展道路"战略具备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困难,提出实现黔东南"走生态文明崛起的科学发展道路"战略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迎来新的重大战略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云南省洱源县要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相似文献   

4.
生态批评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本文将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中体现的生态精神,尤以《咏水仙》为例,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倡导人们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对以往"自然"与"文明"对立模式的超越,它需要构筑一个全新的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的关联形态,一个包含技术、经济、制度和价值四维的存在体系。生态文明不是建立在消极的环境保护与自然修复基础上,而是需要通过人自觉地发展生态来改善人类生存状况的强大的生态支持和生态服务。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绿色建设运动,利用资本参与生态建设与限制资本的消极作用同样重要。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它秉承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传统,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绿色视野指导下开展建设,其实现是一个饱含浓郁中国生态文化传统、富有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绿色视域、多维的成长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国内政治发展与国际政治博弈表明,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军事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既表现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上,也为政治和国防发展开启了一条新路径。我们在探寻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之时,更要去思考如何维护发展安全与发展成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去审视国家安全大格局,聚焦政治视阈下的"生态国防",探索全新的国防安全战略,并基于"国防是政治的功能性延伸"这一基本判断,去构建与评析生态国防战略。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建设是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后,影响农村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江西农村村落社区建设,被誉为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块试验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第一个区域性的国家战略,它的特色是生态,关键是发展。探讨农村社区理事会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期将重点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正义为理念的生态文化被称为21世纪的新文化。"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为青岛市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青岛市生态文化建设应依托"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来开展。为此应加强宣传教育,培育青岛市民的"保护理念",严格执法、认真落实,努力把"环湾保护"做实、做大、做强;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从制度上保证"保护理念"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承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实施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贴广大人民群众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积极回应全球绿色发展、资源环境保护、人民美好需求、治国理政能力提升等时代之问,深刻反思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深入研究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创新破解经济发展的难题,及时总结绿色发展的经验,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要以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意识为突破口,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以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以及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的"三化一脱钩"为主攻方向,努力完成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美丽中国是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中国,是社会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是绿色发展、永续发展的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价值目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主动承担更多的环境压力,从价值自觉来看,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战略,具有解决我国生态难题、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善全球生态治理的现实意义。践行绿色发展,要从加强制度变革入手,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绿色产业链;持续开展绿色教育,培育绿色文化。近几十年绿色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升级,这也是我国绿色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按照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峨边要突出抓好百亿工业、绿色农业和旅游文化,努力做强"资源经济、文旅经济、生态经济"三大经济,坚持走资源经济为基础、电冶工业为主导、绿色农业特色鲜明、旅游文化快速发展的山区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而制定的一项重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指对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大的带有全局性质的问题的谋划和解决。公平性、可持续性是其主要原则。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中国梦"宏大诗篇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抓手,各级政府应负起责任,深入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努力将"中国梦"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江西崛起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产业生态化作为一种更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具备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础,鄱阳湖产业生态化的路径在于:构建生态破坏型产业的替换机制;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相关产业的配套与拓展;完善与实施绿色GDP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国际经济形势空前复杂、国内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资源环境紧约束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态势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增长切实转到主要依靠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内需消费上来,着力夯实生态经济基础,推进绿色发展,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运动,统一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为云南提出了“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的战略定位,为云南的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产业发展新方略。  相似文献   

19.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成为人们聚焦的热点词汇。理性解读"生态文明",分析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并提出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现实可行性的路径选择,可以为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构充满生机的美丽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东西方向的一级轴线,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战略。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泰州市要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必须把握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演进脉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黄金水道与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融合,牢固树立目标导向,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强化系统协调推进,彰显转型发展成效。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突破科技创新短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泰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要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彰显泰州水城水乡人文风情,力争把长江经济带泰州段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