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采访方式,有着公开采访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新闻媒体获取真实性信息的重要手段。但隐性采访使用不当,极易侵犯个人隐私权、名誉权等,引发法律和道德风险。在新闻实践中,如何规范使用隐性采访,避免新闻侵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隐性采访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可以满足受众的视听需要 ,提高收视 /听率和发行量 ,但其引发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记者进行隐性采访 ,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也不能突破“职业底线”。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或意图 ,以“偷拍偷录”的手段进行隐性采访是否合法 ?以此种手段获得采访资料在法律上是否具有作为证据的资格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指出了新闻记者“偷拍偷录”行为的非法性及以此种手段获得的采访资料是一种以非法手段私录的视听资料 ,但只要它与案件的事实具有关联性 ,就应当具有证据资格。  相似文献   

4.
关于隐性采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有论者从功利伦理的角度赞同隐性采访,有论者从义务伦理的角度反对隐性采访。有论者从表达自由的角度赞同隐性采访,有论者从保护隐私的角度反对隐性采访,争论颇多。本文将从伦理学和宪法之表达自由与保护隐私的角度,对隐性采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加以探讨,供学界批判。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是媒体获取新闻素材保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媒体履行社会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隐性采访的不当运用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新闻工作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应当严格坚持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操守,注重隐性采访手段运用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在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对采访对象隐私的不必要暴露,以保护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和人格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进行采访,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在使用这些方法进行采访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对被采访人的人格权的保护.本文以此为立论,阐释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隐性流转普遍存在,一户多宅、隐性占用、违法出售和触及法律的联合建房等隐性流转行为仍在继续发生。这些隐性流转行为为什么不能彻底禁止?其根本原因在于宅基地产权制度模糊和监管失灵、宅基地法律产权和事实产权不一致以及宅基地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提升。显然,完善法律规制、严格监管和完善利益调节机制是规制宅基地隐性流转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戒毒法律制度的完善必须以戒毒人员戒毒的行为逻辑为基础。研究发现,戒毒人员戒毒的行为有一个从非正式组织到正式组织戒毒的过程。在作为隐性吸毒人员的时期,他们大多会选择在非正式组织场域进行戒毒,而当从隐性吸毒人员转化成为显性吸毒人员之后,他们进入到社区戒毒和强制戒毒场域。而在作为隐性吸毒人员时,他们戒毒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其中,家庭戒毒是最主要的选择。文章以我国《戒毒条例》为依据,反思了现行戒毒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刑事隐性程序是指法律未规定而在司法机关内部同意或认可、未向外界公布的办案规则与程序,其实质在于诉讼关系的一体化。刑事隐性程序具有隐秘性、依附性、单方性和失范性的特点,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产生既有司法制度本身的原因,也有司法制度以外因素的影响。刑事隐性程序在一定层面上具有制度创新意义和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但也严重地冲击了现有的刑事程序。在具体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对解决我国当前法治建设进程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刑事隐性程序是指法律未规定而在司法机关内部同意或认可、未向外界公布的办案规则与程序,其实质在于诉讼关系的一体化.刑事隐性程序具有隐秘性、依附性、单方性和失范性的特点.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产生既有司法制度本身的原因,也有司法制度以外因素的影响.刑事隐性程序在一定层面上具有制度创新意义和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但也严重地冲击了现有的刑事程序.在具体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对解决我国当前法治建设进程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隐性腐败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全面改革战略的深入推进必然要求我们在治理隐性腐败方面有所作为。借助于经济人假设的视角可以发现,当代中国隐性腐败与人性中的自利和理性密不可分。因此,隐性腐败的治理必须从经济人假设入手,摆脱传统的运动式治理方式,通过制度预防、法律惩治、权力监督等措施,形成隐性腐败治理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2.
隐性法律冲突的处理更易适合通过个案式的方法。因为同位阶的法律之间的冲突,以及法律规范或社会事实之间的冲突往往是在需要确定其各自优先关系的个案中被廓清,这种关系也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案件。判例作为法律事实与规范的桥梁可以廓清法律规范冲突,提供方法论支持并节约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13.
法律对身份的规定有两种:法律直接规定(显性身份)、事实间接限定(隐性身份)。在认定隐性身份时要结合单行为犯和复行为犯理论。通说认为强奸罪、抗税罪属于身份犯,女性、非纳税人不能成立强奸罪的、抗税罪实行犯。这种观点理论上站不住脚,用于指导司法实践会造成严重错误。少数学者认为两罪不是身份犯,但论证却不够精细,也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奥运赞助中的隐性市场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隐性市场行为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把它自己直接或间接地和奥运会联系起来,以便获得一个官方赞助商应有的某些认可和利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努力或运动.奥运会隐性市场行为对奥运会及其赞助商的利益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针对奥运会市场推广中出现的"隐性市场行为"现象,在分析其涵义、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规制隐性市场行为的立法、司法以及执法措施,并对北京奥运会应当如何规制和打击隐性市场行为提出了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张扣扣案中,作为隐性社会结构的复仇文化下的共情效应,与作为显性法律结构的私力公权化了的制度性惩罚具有冲突的一面。但是由于定罪构造上的超稳定结构、司法者社会效应的考量、前案与后案之间不具有法定结构上的因果关系以及最高刑罚与罪行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可视化配置关系等原因,隐性社会结构对司法裁判所产生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其对于法律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以及量刑裁量的影响都是辅助性的,而非运作性依据。但是私暴力复仇的悲剧也呈现出值得现代法律结构、司法系统进行反思的一面,需要调和三者之间的冲突,促进司法与社会的融洽相处。从方法论上而言,以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来研究司法个案,并非一定得出法律规范在司法裁判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结论,在特定的案件结构下,经验性的研究恰恰有时可以为法官的规范选择、规范约束提供社会科学的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虽然在法律上受到严格的限制,但现实中其流转的数量和规模之大已使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发展成庞大而复杂的隐性市场。本文意在通过探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根源、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论证法律应放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并针对问题进行制度规制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隐性超期羁押是形式上合法但实质不合法的超期羁押,由于相对的隐蔽性,危害性更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应借鉴国外的保释制度,对法律中的模糊规定加以明确,并完善取保候审、司法救济及责任追究,进而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正隐性超期羁押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尹守香 《工会论坛》2009,15(3):86-87
纳税筹划属于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范畴,它能使企业实现节税的目的,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实现税后的综合利益最大化,需仔细进行纳税筹划。但对纳税筹划法律界定的不明确,一直以来影响着纳税筹划在国内的发展。本文从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入手,证明了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同时文章提出要有效地进行纳税筹划,需要考虑显性收益背后的隐性陷阱,避免陷入法律陷阱、操作陷阱和时间陷阱中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使超期羁押这一司法顽症得到初步遏制.但是,当前纠防超期羁押工作仍面临"前纠后超"、隐性超期羁押突出等问题.这需要公检法机关进一步更新理念,加大纠防超期羁押工作合力;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在纠防超期羁押工作中的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强纠防超期羁押长效机制建设;完善羁押法律制度,堵塞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常在竞价排名中使用他人商业标识作关键词,包括显性使用和隐性使用。我国法院认为显性使用造成消费者初始混淆,侵犯商标权。然而,初始混淆理论值得商榷,因为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从未赋予商标绝对财产权,该理论亦不符合网络消费活动特征,同时限缩了竞争者正当商业活动的范围,也损害了消费者选择权。在隐性使用方面,我国法院对其合法性判断存在分歧,有法院认为隐性使用构成对商业标识权益的侵害,也有法院认为隐性使用不构成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还有法院认为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笔者认为隐性使用既不构成商标使用,也不导致消费者混淆,未侵犯商标权。不应适用一般条款认定隐性使用构成不正当竞争:当法律规则已认定隐性使用不违法时,不存在适用一般条款的空间。即便适用一般条款,也应综合权衡不同利益主体的规范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