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领域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将是农民素质的竞争,迫切需要一批既掌握国际规则又懂农业的农民。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法国35岁以下的农民,85%以上受过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一项伟大工程,应尽快把农民培养成有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加速我国经济型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农业的主体,要加强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作用,首要的问题是正确对待农民。实践反复告诉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讲,关心农民,就是关心农业,关心整个国民经济,也就是关心全国人民的利益。要使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稳固,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要正确对待农民,千万不可“肚子饿了想农业、想农民,肚子饱了忘农业、忘农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十分珍惜、坚决保  相似文献   

3.
如何利用中央惠农政策使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农业的高成本、低产出,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河南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适当加大中央对河南贫困地区农民的扶持力度,降低农业成本,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保险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利益群体 ,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是国家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 ,保护农民的利益 ,就是保护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从农业、农民利益、国家宏观调控、农村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建立农民利益的保障体系 ,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保证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实现农业现代化 ,与全国人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解读农民素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可以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就业及传承历史文化。国外农业多功能理论为提高我国农民素质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从农业多功能理论出发,即能正确认识我国小农经营与农民素质的关联。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诠释了农民从事的事业的完整性,农民可以通过农业达到自身人性的完美。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提出的具有创新思想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农村、农业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收入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业虽然年年增产,但农民却难以增收,农民收入波动大,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当前农村和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农业年年增产,但农民却难以增收,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增收困难这是全国的共性问题,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吉林省情况看,2004年农民人…  相似文献   

7.
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对中国农民农业收入起正向作用的主要因素为化肥使用量、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农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虽然也能增加农业收入,但效果不如前三个指标明显。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制约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成灾率虽对农业收入起制约作用,但明显其制约作用远小于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摘要:农民增收难是当前农业、农村、农民中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农民增收难的原因,从理论上看,主要是农业的生产目标函数和需求目标函数发生了偏离;从现实来看,主要是农民增收的渠道受阻,体制、机制、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天然生产要素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趋弱。要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就要做到增收与减负双管齐下,着重是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管理体制的战略性改革。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1)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是解决我国农业生产接班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大,责任主体不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成效不明显。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防控农业风险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精神,按照省委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战略部署,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5,(8)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他们是农业现代化的产物也是现代农业的继承人。在此背景下,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如何培育好新型职业农民是目前面临的最现实、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嘉兴农业科技应用现状的调查和未来创新趋势的研究,深切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须农业科技创新,这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3.
易诗文 《政策》2003,(3):50-51
近年来,宜都市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农民人平纯收入及农民现金收入两个比重,千方百计让农民少担风险,多得实惠,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200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4.65亿元,农业增加值4.95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537元。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6,(11):16-17
10月17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受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交通部、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委托,宣布有关两岸农业交流的新政策措施:一、关于进一步完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方面。1、欢迎台湾农民合作的经济组织、台资农业企业和农民参与大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与发展,鼓励和支持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大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活动。2、来园区从事农业合作项目的台湾农民,可以依照大陆的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15.
组织农民去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提高农民市场经济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走出一家一户搞农业的困境,争取把农村的问题解决在经济领域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正抓紧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以更好地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组织化水平,规范和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主持人:要提高农民综合增收能力和农业竞争力,农业产业化就成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经济存在哪些制约农民增收、不…  相似文献   

16.
张云雁  张林虹 《前进》2000,(5):8-1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农民的利益格局及其利益分配是否能够得到保证,不仅关系着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如何进一步通过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使农民利益保护制度化,是当前农村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一、保护农民利益就是保护农业,也就是保护全社会的公共利益首先,农民利益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最根本的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积极性构成的主要因素是…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保证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陈苏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农民问题。农民既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又是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及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如果没有农民的积极性,就不能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党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要下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量拿出一些钱,对农民进行培训。在英国、在法国,申请当一个农民,不管你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国家要对你进行半年的脱产培训,要学会驾驶农业机械、要学会种田的本事,然后才给你一个允许银行贷款的资格,这样你才能够去当一个农民。在西方国家,当一个农民比当一个工人难,农民是有产阶级。我们国家的农民,特别是我们的青年农民,应该像城市里的职工一样进行培训。今天的农村,传统农业正在发生变化,高科技农业正在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工业化,分门别类专业化,对农民的要求越来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为突破口。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集体农民向主体农民的转变提供了制度激励,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了微观基础,为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创造了重要条件。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家庭承包经营未能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效应,其主要障碍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滞后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滞后于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激励农民主体活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陈文胜  陆福兴 《求索》2007,(11):71-7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此,只有培养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新型农民,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需要新型农民,而且也造就新型农民,农业产业化是为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