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澳门"刑法典"规定了详尽的保安处分制度,而我国大陆现行法律中尚无此明文规定,只有类似于保安处分的保安性措施。本文通过对澳门"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制度和大陆法律、法规中的保安性措施进行比较探讨,以期对大陆刑法构建保安处分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浅谈行政性保安措施许兰玉张诗河保安处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刑罚制度,已为世界上愈来愈多的国家所采纳,我国法学界要求在刑法中建制保安处分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一些具有保安处分特性的措施多规定在刑法、行政法和政策之中。行政性保安措...  相似文献   

3.
保安处分制度是对传统刑罚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刑罚的重要补充。保安处分与刑罚结合,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防卫社会安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保安处分制度,我国尚未建立保安处分制度,现有的法律对保安措施的规定也是混乱无序,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保安处分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一、保安性措施的含义及相关争议 本文所指的保安性措施,是指分散地规定在我国刑法、行政法规及规章中的具有保安处分性质的强制措施的统称。所谓保安处分性质,是指关注行为人的不良人格或病理身心,强调教育改善与积极预防……以完成控制与预防犯罪为使命。我国现行的保安性措施大体上包括两大类:第一类,刑法典规定的保安性措施。1,对少年犯  相似文献   

5.
时延安 《法学研究》2013,(3):140-157
我国现行法律中虽无保安处分的概念,但在刑法中已实质性地存在保安处分,其与刑罚共同构成刑法所规定的法律后果,由此形成“隐性双轨制”的格局。对保安处分规范的识别,首先应从与罪责的关系上、目的与功能的差异上明晰刑罚与保安处分的基本界分,进而从法律特征上区分刑罚规范与保安处分规范,最终将现行刑法中的保安处分措施“挖掘”出来。澄清现行刑法中保安处分措施的性质和法律地位,有利于确保这类措施的正当适用,同时也有利于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免受不当干涉。  相似文献   

6.
关于保安处分性质,占主要地位的通说认为保安处分与刑罚是替补关系。但因其以人身危险性为根据,保安处分的适用存在理论矛盾问题。因而法律对保安处分适用对象和条件的限制必须科学合理。在我国的某些刑事立法和行政立法中,有些近似保安处分的规定,这些规定与保安处分有着本质的区别,粗糙且缺乏可操作性。对保安处分单独立法更符合我国的国情。但社会认同感缺失,物质技术的匮乏,全体刑法的高要求等也是保安处分制度建立当前尚未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立法机关主持刑法修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际,本文通过对澳门新旧刑法中保安处分制度的种类、对象和原则等问题论述,阐明澳门刑法中保安处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文章针对我国现行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保安处分理论和法律的缺陷,提出了借鉴澳门刑法中保安处分制度的合理经验,完善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建设,特别强调在我国刑事立法中专章规定保安处分的科学性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对于有人身危险性的行为人采取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制裁措施。保安处分与刑罚密切配合,为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安处分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立了保安处分制度,中国虽然没有名义上的保安处分,但是却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保安处分。笔者认为应当在借鉴中外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我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9.
保安处分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保安处分的基本理论入手 ,通过考察国外有关保安处分的立法与实践 ,论述了保安处分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适用情况。同时 ,联系我国的法制实践 ,侧重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 ,阐释了我国保护性处分措施的独特效能  相似文献   

10.
保安处分制度是国家为社会保安之目的,对于具有特殊人身危险性的人,采用的具有司法处分性质的各种措施。保安处分在我国尚没有明文规定,但其价值已为我国理论界逐步认识,所以从现状出发对其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完善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时延安 《中国法学》2013,(1):175-191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语境下,如何依循法治原则预防犯罪是一个亟需认真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保安处分是预防犯罪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然而目前一些保安处分措施存在不同程度的合法性问题,其正当性根据也受到诸多质疑。其中,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形象,其存在的各种弊端成为不当干涉公民基本权益的隐患。完善我国保安处分制度,应提倡"重点突破、全面带进"的思路,即在废止劳教制度的同时,通盘考虑并解决目前各种保安处分措施存在的问题。实现保安处分措施的法治化,应首先解决合法化的问题,即形式上应明确保安处分措施的法律定位与权力归属,在实质上贯彻必要性和合比例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对于有人身危险性的行为人采取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制裁措施.保安处分与刑罚密切号"配合,为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安处分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立了保安处分制度,中国虽然没有名义上的保安处分,但是却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保安处分.笔者认为应当在借鉴中外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我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13.
潘万贵 《行政与法》2013,(11):72-75
保安处分制度源于19世纪的欧洲,具体包括决定制度和执行制度两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的保安处分制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决定制度合法性和执行制度合理性的问题.本文从保安处分的基本制度入手,分析了我国保安处分制度本土化和保安处分移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保安处分制度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14.
王振生 《河北法学》2007,25(8):94-98
保安处分近来越来越得到学界的关注,研究保安处分制度对我国的刑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保安处分的内涵重新进行界定,进而揭示出其理论根基,在此基础之上,论证保安处分在我国的法律命运.  相似文献   

15.
试论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重庆铁路公安处王焱林保安处分作为一种特殊的预防措施,世界大多数国家,如瑞士、德国、意大利、古巴、墨西哥、比利时、法国、瑞典、日本等,以及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在刑法典或其他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的法律中也对此...  相似文献   

16.
保安处分及我国刑法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松林 《现代法学》2001,23(4):131-135
世界各国刑法的发展 ,都在经历一个由严酷到缓和、由报应到教化的过程 ,保安处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正是这一过程的反映。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建立保安处分制度 ,但类似保安处分的措施却大量存在。这些保安措施存在许多严重问题 ,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极不适应。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就是通过规范化、程序化 ,将之纳入统一的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吴迪 《法制与社会》2012,(24):45-46
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刑事制裁措施.本文通过描述内地现行存在的保安措施,并对澳门保安处分制度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比较探讨二者差别的基础上,以期对内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的根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康 《河北法学》2004,22(5):91-97
我国学界对保安处分应否立法化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笔者赞同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在归纳并评析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反对论的立论及其根据的基础上 ,论证保安处分立法化的实践必要性根据和理论必要性根据 ,以及理论可行性根据和实践可行性根据  相似文献   

19.
刘夏 《法商研究》2014,(2):136-142
适当性原则是德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由适用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比例原则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内容是要求法官通过对行为人的行为作整体性评估,使矫正和保安处分制度与行为人业已实施的行为或预期实施的行为的严重性以及行为人今后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该原则较好地指导了德国保安处分措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给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构建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法制中类似于国外保安处分的保安措施,基本上由公安机关提出、决定与执行。这种提出、决定与执行合一的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为了保证保安措施适用的公正性、民主性与合法性,必须改变目前公安机关集保安措施提出权、决定权与执行权于一身的体制,将保安措施的执行权交给负责对违法犯罪人员监管改造的司法行政机关行使,由检察机关负责对保安措施的决定与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