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构筑监狱民警精神家园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神是一种文化,一种力量,它起着规范、引导、凝聚作用,对主体人而言,是一种催人进取的无形的不竭的动力。监狱民警精神是监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监狱文化发展的本质体现。随着行刑社会化、法治化、人性化及教育改造个性化呼之欲出,对监狱行刑日益提出高要求,监狱民警精神也在此历史背景下起着催人奋进、迎难而上的动力。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构筑监狱民警精神有其深刻的科学、艺术、哲学力量基础。  相似文献   

2.
崔永东 《北方法学》2010,4(6):133-139
“仁道”精神与“教化”精神构成了中国古代狱政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且在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以同情和怜悯的态度对待监狱行刑及罪犯改造等方面与现代的“人道主义”也有相通之处。这对我们今天建构一种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狱政文化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时代的文化就蕴涵着不同的时代精神。一个民族同样有着与时代、文化相融合的民族精神。而行政文化是在行政活动领域中在时代与民族双重影响下形成的,作为行政文化就必然蕴涵着一种行政精神。行政精神的整合与构建时代精神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个性精神。精神之间可以融合相互促动,但不能替代。在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共同造化下,生成种种精神产品,诸如奥林匹克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语境下的精神控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兴民 《政法学刊》2005,22(2):39-42
邪恶势力进行的精神控制可以被解构为四个基本部分:行为控制、信息控制、思维控制和情感控制。心理学对精神控制的分析只是技术层面的,探讨精神控制的实质必须从社会学视野入手。利用相关的文化理论与行动理论对精神控制进行考察,得出其本质是阻碍沟通理性与争夺文化霸权。因而预防和解除精神控制的途径必须从创设理想沟通情境与主流文化重建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十年的理论论证与实践的证明,检察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对于凝聚检察干警的智慧和力量,对于传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检察官作为检察事业的主体,其职业精神是检察文化的内核。本文从培育检察职业精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检察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检察职业精神的塑造培育途径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力培育检察职业精神,增强检察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提升人民检察院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梳理论证。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美中法律评论》2007,4(7):F0002-F0002
中国历代判词语言折射出的传统法文化精神,具有很强的现代价值。刘愫贞在《中国历代判词语言的法文化现代价值》一文中指出,中国历代判词语言传达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存在着一定的法律危机,危机的解决之道应该体现中国民族精神和西方契约精神的法律文化,即在传统文化中寻求合理的精神支持,培养国民的权利意识,待条件成熟之后,踏上契约文明的道路。届时,人人具有契约意识、权利意识、法律信仰意识,一个稳固的法律文化也将形成。  相似文献   

8.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律师文化,是律师行业的精神支柱,而律师执业精神是律师文化的核心。加强律师文化建设,必须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和律师职业特征的律师执业精神,并以此作为整个律师行业的价值追求取向。本文提出了律师应注意培养的十种执业精神,希望对律师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试述中世纪骑士文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段历史的出现、发展、高潮直至衰落,都应该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中世纪骑士的诞生和骑士制度的升华都对那时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时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因此中世纪的骑士和骑士精神是深厚的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长山 《法学论坛》2004,19(4):29-36
现代性运动展现了差异性、多样性、自由自主性的私人生活领域和活动空间 ,促进了私法文化精神和法治信仰的形成 ;而现代性的当代困境、危机和重建倾向 ,则促进了私法文化精神的当代转型和反思超越。在现代性追求和重建的复杂背景下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就要积极培育具有时代诉求的私法文化精神 ,以促进私法秩序和法治国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一、公证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 公证文化是公证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切实遵从的道德观念、价值准则、职业情操和精神气质的综合.它是公证人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动力.是公证行业崛起的基石①。公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行业文化之一,同其他行业文化一样,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有何种精神文化,就会产生相对应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最终将实现何种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2.
“原创文化”是文化与法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种新理论与新方法。“原创文化”是指世界上几种最古老、影响最深远、最富于创造性智慧的文化体系。原创文化滋养了人类的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的建设有赖于原创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东西方原创智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返回原创”既可以克服文化上的民族本位 ,又可以找到不同文化之契合点 ,从而实现文化与法文化的“返本开新” ,“综合创新”、“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13.
目前,实务界和学术界对于“律师文化”概念的使用缺乏基本共识,甚至十分混乱,严重影响关于律师文化的学术交流、学术发展以及律师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因此,加强相关学术交流,明晰学术概念,积累学术共识迫在眉睫。律师文化研究不宜仅从主观需要出发,而应从历史与传统的角度出发,把握文化的传承特点,着力于精神内涵的挖掘,着重于律师行业或职业的精神特徵研究。律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取决于学术界的努力,更取决于实务界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论师范精神及其新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教育是旨在使受教育者能为师为范的教育,亦即使受教育者能成为人类文明、人格力量、人生智慧的体现者的教育。师范精神是一种理想化、人道化的,以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关怀为根本宗旨,以时代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文化精神。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师范教育,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科学、创造、奉献与人道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师范精神,努力创建能体现和弘扬这种精神的新型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隅的韩城市是西部百强县之一。境内厂矿、企业星罗棋布,运输市场非常活跃。这意味着,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治理限超限载的工作涉及的面广、点多、线长、任务重、难度大。针对上述现状,2007年以来,韩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所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所长张格贤和他的一班人精心运筹,倾力操作,使韩城市的货物装载源头治超工作一开始就走上了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文化观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倡导洋为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一系列革命实践,逐渐变革中国传统旧文化,塑造出区别以往的全新革命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而与井冈山革命道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井冈山精神,无疑是这种新文化的一个最初典型。因此本文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独特的文化观对井冈山精神的孕育与生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大违法问题破坏生态 白矾矿业建于1994年11月,位于韩城市龙门镇白矾村. 原告法定代表人、韩城市环保局局长孙仲民认为,白矾矿业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问题一:拒不执行环境监管要求.韩城市环保局提供的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状显示:自2007年12月开始,韩城市环保局就多次接到群众举报,称韩城白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按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的要求妥善处置尾矿渣,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渣排放到白矾岸边或河道,导致周边生态环境破坏,并潜伏着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前,随着政府职能由“全能型”转向“服务型,”塑造服务型政府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文化作为一种文明形态,首先具有民族特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文化需要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金琼琼 《法制与社会》2013,(23):216-217
实践表明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求理论能够有效调节与控制人的精神需求,而这种实践的有效性无疑能够使其成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结合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求理论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来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工具理性的核心特征是追求最佳手段、最佳效率的有效性思维方式。这种有效性思维方式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精神的实现,也导致宏观层面的教育功利主义,大学精神是一种崇尚真理的文化,当代大学精神唯有超越工具理性,在追求真理中实现大学精神才能完成当代社会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