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语言生态学的几个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生态学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语言生态学必须弄清生态、语言生态、语言生态学等概念的真正含义。在当今社会里,"生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生态"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语言生态学"是一门具有同质性、综合性、应用性、前沿性等特征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张燕 《思想战线》2007,33(5):73-79
生态哲学的兴起,标志着20世纪哲学的"生态学转向"。从浅生态学走向深生态学,从人文回归到自然,从自然生态走向精神生态,从"两种文化"走向"一种文化"。凡此种种都表明了生态哲学自有其深层的意蕴和发展指向。  相似文献   

3.
朱鹏杰 《新东方》2009,(8):43-46
一直以来,从事生态批评的人文学者在对生态批评的理解上都存在着共同的疑惑—产生于自然学科的生态学何以和隶属于人文学科的文学批评学结合到一起诞生了生态批评?如何恰如其分地去理解生态批评?我们只有在确切理解生态批评的含义的前提下,才能恰当地使用它。毫无疑问,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隶属于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4.
杨彩玲 《求索》2014,(8):188-191
我国当前的医学教育正陷入发展的困境之中。生物医学的认识论、一维化的思考方式、以及以知识记忆为中心的教育范式,构成了当前医学教育难以持续发展的先天缺陷。我国医学教育唯有实现向以生态教育为核心的范式转变,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其具体转化路径是:树立生态教育意识,由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关注转向对全面的人的关注,实现教育思想、培养计划、课程规划等的生态转向;培养教育的生态思维,从一维性向多维性转向,既注重学科自己的特点和内容,还要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医学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关联与合作,从以知识为媒介的讲授为主,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生态行政学是生态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是用生态学观点研究行政问题,注重对生态与行政作综合分析,带有边缘性、交叉性特点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6.
交通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交通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意义,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交通与社会生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使交通更好地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交通社会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需要借助于其他学科已有的理论成就,其中最主要的有工业区位论、古典人类生态学和新正统生态学理论。本文着重归纳了这些理论对交通社会学学科建设提供的理论支持,并简要介绍了交通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界定和主要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7.
康庄 《求索》2010,(5):180-182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交叉衍生的学科,它以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讨论范及生态论存在观、四方游戏说、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场所意识以及生态批评等多个方面。生态美学不仅具备现代性特质,也与中国传统文化颇多暗合之处。本文以《庄子》文本为例,阐释其所韵发的场所意识、家园意识及人诗意地栖居等三方面的现代生态美学伦理。管中窥豹,望得一斑。《庄子》一书虽非生态学著作,但却以天道观人道,以自然论人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其书充分关注自然界的生命性、秩序性、联系性等人类当下生存场所,力主回归人类最初的"至德之世"之本原,堪称生态人生之范本。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 《青年论坛》2010,(5):6-10
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而言,文化研究都不能局限或归属于某一特有学科。迄今为止各种形式的文化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跨学科性。文化人类学通过移植生态学的规律创立了文化生态理念,国内学者借用了这一理念,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主要介绍了国外有关文化生态问题研究的理论积淀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09,(5):93-94
卢风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生态文明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更高级的文明。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普及生态学知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实现良心的革命,摒弃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必须使制度建设摆脱资本的逻辑的束缚,  相似文献   

10.
张燕 《前沿》2007,26(2):12-14
人类中心主义的讨论源于对20世纪以来生态失衡、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全球性问题反思的基础上。是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已经成为生态哲学讨论的焦点之一。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入手进行逐层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既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又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因此,以马克思是否是人类中心主义者来对其生态学思想进行分析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1.
商业生态道德是在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绿色群众运动浪潮中,适应商业生态发展模式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已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体系。加强商业生态道德建设,建立一门专门研究商业生态道德的新学科———商业生态伦理学是对时代呼唤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盖光 《思想战线》2005,31(4):84-89
自然生态艺术审美从生成论的视域中将文艺审美活动视为人的一种自由精神的生命体验形式,它超越人的现实存在,在最有效、最合理的层面上凸显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生命共通感.自然生态艺术审美特征表现为"天地自然"与"人心营构"之"象"的生态生成性;"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生态本体性;"不著一字"与"浅深聚散"的"无工"生态契合性;"芙蓉出水"与"外枯中膏"的"心意"生态流转性;"观山观水"与"悦心乐知"的"主客"生态互证性.  相似文献   

13.
杨红 《桂海论丛》2006,22(1):5-9
无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还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生态和谐问题都不仅是能否造福子孙后代的未来问题,而且已经成为我们这代人能否安然度过的现实问题。生态问题的沉重,尤其是生态问题在我国的凸显,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需要我们深入地去进行研究、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在历经文明与文化交流及传播时发生内化与异化,促使文化生态系统形成一个动态的多层面的交流与发展过程。文化生态学的中心意旨是环境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问题,其间,环境影响或决定文化的同时,文化也为适应环境而变化,文化生态系统因而发生位移与生态位变化,致使文化生态各个构成部分大都在被该系统溶铸的同时,又对该文化生态圈打上自己的印痕,民族文化与文化生态正是此种情景下建构新的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所包涵的第一重生态意蕴在于:研究世界历史既要承认自然的先在性,也要看到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引起普遍交往的建立,进而促进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第二重生态意蕴在于:资本的扩张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殖民侵略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生态意蕴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代生态批评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明 《思想战线》2005,31(4):90-96
美国当代生态批评首次在文学研究领域内引入生态视角,将生态思考融入文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与批评实践,在跨学科的生态与文学视野中重新思考人类的自然观,积极构建蕴含生态智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关注生态和谐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以提升人类的生态责任意识为己任,形成了以生态整体观为核心的思想内涵。同时,美国生态批评作为新兴的文学批评流派,其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有些理论尝试还有待于改进,需要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符合时代精神与生态文明前景的生态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必须以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为指导。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消除物质变换的裂缝。建立生态示范区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倡导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促进碳交易、发展低碳经济和碳减排是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雷毅 《思想战线》2007,33(6):27-33
从审美的视角阐释先秦道家的深层生态学理论框架,即可从"道法自然"的终极原则中引导出"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观,由此演绎出处"无为"之事的顺应自然的行动原则,并通过内省和心性修养,不断扩大自身与他人他物的认同感,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生态自我"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人类面对环境、资源危机等新的生存问题时,在人们纷纷探求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时,“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观点和主张,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其通过介绍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从而深入理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都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可以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适应环境的历史。一个民族既然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那么其全部的生产活动以及部分与生产或维持生活有关的行为规则,就可以看作是直接或间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手段。但是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人不是用改变自己机体或行为的办法去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用改造环境的方法去主动的适应环境。在这一长期过程中,一个民族在与环境以及人们之间互动中逐渐生成了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行为规则——民族习惯法。因而民族习惯法是在生产与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累积的经验的总结,而不是有目的的、理智的创造物。贵州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生态本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