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过鲁迅20年代发表的小说《祝福》、看过越剧《祥林嫂》的人,都知道有个叫贺老六的人,因家境贫穷,住在深山野坳里,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后来,他好不容易凑了80千钱,才娶了寡妇祥林嫂为妻。他们的婚姻和家庭,最后是以悲剧告终的。  相似文献   

2.
<正>鲁迅一生大约写过三次碑文墓记,全都出乎友情。一次是写《韦素园墓记》。韦素园是鲁迅支持的文艺社团未名社的骨干。鲁迅认为"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另一篇是《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墓主曹植甫,名培元,是一位"躬居山曲授徒"的乡村教师。鲁迅以"会稽后学"的身份撰写此文,系受曹植甫之子、翻译家曹靖华的请托,但更因为墓主"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历久不渝"。第三  相似文献   

3.
刘晓红 《学理论》2010,(1):163-164
《四世同堂》中不同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老舍的爱憎态度。他热情歌颂了一些具有母性特质的女性形象,批判否定的是那些毫无母性情怀的女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谢狱 《瞭望》1996,(24)
许杰先生是教授,可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位坚定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位从事文学评论工作颇有成就的学者。 说起来已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1943年初陈虞孙先生辞去他所兼任的浙江丽水版某报副刊《笔垒》主编职务,报社聘我接任。那时在外地做教授的许杰先生常在天台出版的《青年日报》副刊《语林》撰写短文,题作《鲁迅小说讲话》的万字长论,也刊载于该报。我读了以后,觉得能把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情  相似文献   

5.
胡绳 《瞭望》1996,(38)
偶然读到为茅盾诞辰一百周年而出版的《茅盾和我》一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在这里面看到了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记载。 臧克家的《往事忆来多》一文中说: 我曾向茅盾先生提出两件文学史上的疑案,请他回答。那是在他乔迁到交道口南三条新居之后了。 第一件事是:关于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到达陕北,鲁迅打电报祝贺,多年来报刊上说法不一。有的说您也落了名字;有的说只有鲁迅一人。到底真相如何? 他没假思索就回答说:“是这样的:关于打电报的事,鲁迅曾经对我提及过;但发电时,他并没有告诉  相似文献   

6.
一位颇有点名气的演员,在妻亡续娶后不久,就演了一场驱逐亲生女儿的全武行,事件经过登在报纸《道德法庭》的专栏里,引起了人民群众的纷纷议论。怪的是这位演员在彻底把女儿的家砸了之后,居然为自己找到一席辩解的理由,大意是说:别看我这人土  相似文献   

7.
《野草》与波特莱尔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形成的。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在鲁迅的整个创作中,他的散文诗创作比之小说和杂文创作,更能显出外国文学影响的痕迹。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一部“...  相似文献   

8.
谢狱 《瞭望》1990,(16)
鲁迅先生爱好古籍、碑帖、笺纸,也欢喜购买一些古铜镜、古钱币,这和他平生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有关。 这里仅想就鲁迅买古钱的事,参照《鲁迅日记》,略作一二钩沉的小札。 1913年8月14日《日记》记云:在广文斋买古泉(钱)十八品,银一元。”琉璃厂有专卖古钱的店家,最著名的是“广文斋”,它的创始人为刘三戒,店铺开张于清咸丰五年,由于对古钱的真伪好恶颇有  相似文献   

9.
伏琛 《瞭望》1989,(52)
自1936年8月《作家》月刊刊载了鲁迅先生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后,从此使徐懋庸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沉痛记忆。但是,在此之前,徐懋庸和鲁迅先生的关系是很好的。鲁迅曾对他主编的《新语林》给予过大力支持。 30年代,杂文、小品、随笔极为风行,因此这方面的刊物也特别多,提倡幽默、谐谑、趣味的有林语  相似文献   

10.
要读懂鲁迅的杂文,甚至要明了题名之由来,是不能不知道其背景的。比如,鲁迅为什么给他后期的几个杂文集取名《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这些集子中,那些“论时事不留情面,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犀利的杂文,究竟因何而发?这都得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鲁迅和《申报》副刊《自由谈》的关系。鲁迅自己也说:“我的常常写些短评,确是从投稿《申报》的《自由谈》开头的;集一  相似文献   

11.
中央芭蕾舞团把鲁迅小说《祝福》搬上芭蕾舞台,这消息令许多人惊奇、疑惑:祥林嫂这样的人物能登上芭蕾舞台? 在舞剧公演以前,我访问了编导蒋祖慧。蒋祖慧是丁玲的女儿,从小就学习我国民间舞,后来又留学莫斯科,  相似文献   

12.
陈漱渝 《民主》2023,(2):46-48
<正>在历时一个多世纪的鲁迅研究史上,冯雪峰的地位可谓无人能够替代,影响可谓无人可以超越。鲁迅生前评论他的文章就已汗牛充栋,但被鲁迅本人认可的,除了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集〉序言》之外,另一篇就是冯雪峰撰写的《关于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936年7月中旬,捷克汉学家普实克准备出版他翻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捷文版,希望鲁迅亲自作序,并推荐一篇论述鲁迅文学地位的文章。鲁迅感到瞿秋白写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太长,又专论杂文,  相似文献   

13.
当鲁迅解剖自己时说,孔孟的书,他读得最早,最熟,然而似乎和他不相干。他认为自己“思想上,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红楼梦》21回不是有贾宝玉提笔续写《南华经》被黛玉讥笑的情节吗?鲁迅戏称自己是“随便党”,  相似文献   

14.
翻遍鲁迅的著作、书信、日记,直接提到张闻天本人的材料,迄今为止,仅见一条,这就是鲁迅翻译厨川白村的《西班牙剧坛的将星》一文时作的说明。鲁迅写道:“因为记得《小说月报》第十四卷载有培那文德的《热情之花》,所以从《十字街头》译出这一篇,以供读者的参考。”引起鲁迅译介培那文德兴致  相似文献   

15.
孙杰 《各界》2014,(12):51-52
晋献公与他曾经的庶母齐国女人结合后,除了生下儿子申生,还育有一女,一般认为这个女儿比中生小,是他妹妹。在得到骊姬之前,晋献公十分宠爱他爸的这个遗孀,所以这双儿女地位也很高。儿予申生被立为太子,准备接班:女儿嫁给了秦穆公,成为秦国的第一夫人,后世称其秦穆夫人。  相似文献   

16.
今天提起鲁迅,人们往往将他想象成一个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天天跟人打笔仗的作家,一个至死也不肯宽恕的世故老人;其实不然,除了“金刚怒目”,鲁迅也有“菩萨低眉”的一面. 鲁迅并不像一些人传言的那样自私、冷酷和无情,相反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以至于受伤后仍“以德报怨”.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说,有位青年学生,因仰慕鲁迅来到上海,到上海后,鲁迅不但收留了他,还收留了他找的女友,给他们提供吃住.这位青年学生不但心安理得地享用了这一切,甚至还提出要鲁迅为他谋一出路.鲁迅没法子,只好找到郁达夫,请他为这位青年学生去谋一职业,假使真的找不到,那么就请一家书店或报馆在名义上用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则由鲁迅自己出,让郁达夫转交书局或报馆,作为月薪来发给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17.
张丽华 《侨园》2013,(10):51-51
<正>鲁迅和梁实秋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名人。只是,这两个人却代表着中国文化两个截然不同的层次和境界。鲁迅是中国文化史上锋芒毕露的人物,他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社会和人性最疼痛最真实的地方,这是人们喜爱、佩服鲁迅的所在。梁实秋则是当时的散文作家,他的目光所及,多是对柴米油盐酱醋茶充人了小资情调的感悟,深得许多时尚男女的青睐。人生态度和生活立场的不同,使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并不和睦,他们有过非常激烈的论战。当年,梁实秋从美国回来后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卢梭论女子教育》的文章,把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得一无是处。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深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6,(6)
正爱读《唐诗三百首》的人,不可不知道民进的文史大家、资深出版人金性尧先生。金性尧与季羡林齐名,被誉为"北季南金"。由他以白话文校注的《唐诗三百首新注》风靡海内外,累计印数已近300万册,创下了古籍图书的奇迹。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赵昌平先生评价:"说性尧先生这本书‘沾溉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绝不为过。"金性尧曾任民进上海古籍出版社支部主任,他及他的夫人武桂芳与民进创始人之一许广平交好,并有过长期的合作。今年是金性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其女儿金文男女士深情回忆了金性尧与《唐诗三百首新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1933年6月,鲁迅写了一篇《推》,描写“我们的同胞,然而‘上等’的”,在上海走路“推”的情形,说:“上车,进门,买票,寄信,他推;出门,下车,避祸,逃难,他又推。推得女人孩子都踉踉跄跄,跌倒了,他就从活人上踏过,跌死了,他就从死尸上踏过,走出外面,用舌头舔舔自己的厚嘴唇,什么也不觉得。”而且预言:“住在上海,想不遇到推与踏,是不能的,而且这推与踏也还要廓大开去。要推倒一切下等华人中的幼弱者,要踏倒一切下等华人。”  相似文献   

20.
卜束 《瞭望》1989,(49)
宫竹心是何许人?查新版《鲁迅全集》注释,仅知他笔名白羽,山东省东阿县人,生于1899年,病逝于1966年。早年曾与鲁迅交往。他曾任北京《国民晚报》、《世界日报》记者、编辑。先前曾在北京邮局工作,因爱好“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与鲁迅通信,深受影响;但后来又迫于生计,转变方向,成为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武侠小说家。当时在华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