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党员博览     
《江淮》2010,(4)
<正>新选举法的五大民主看点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选举法修正案。专家认为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平等城乡选举首次"同票同权"新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  相似文献   

2.
现行宪法之修改是社会需要的必然性结果,其修改的主要内容为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确定了公民私有的合法财产权及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宪法保障地位;宣示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治承诺,等等.宪法是宪政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宪政的实现有赖于宪法的充分实施.  相似文献   

3.
农民阶层分化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重要现象,对当代中国的利益整合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阶层分化的实质就是利益分化。分化后的农民各阶层虽还统称为"农民",具有"农"的身份,具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政治意识和心理,但各阶层农民受社会关系、生活方式、职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政权扎根乡村社会,对农民进行了革命价值观的塑造,使阶级意识和革命观念成为乡村政治文化的主流。而且通过人民公社组织农民参与政治生活,使公社中一系列政治结构影响着农民政治行为倾向,强化了农民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5.
自19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选举开始,我国"选民代表权"经过了多次变更。中华苏维埃政权时期,无产阶级享有着高于其他阶级的选民代表权;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现了按照人口划分选区,不分阶级的同票同权;建国后,城乡"选民代表权"再次出现差异,乡村选民产生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选民;直到201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选举法的修正案,才真正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同票同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村民自治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拉开了“草根民主”在中国的序幕。从此,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开始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也就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新的热点,并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从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于转型期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学者们主要是从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以及推进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对策等方面来研究。  相似文献   

7.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着制度安排和角色赋予的绝对话语权,但微时代话语传播权的弥散,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性话语权、知识性话语权和个体性话语权等主体话语权的变迁。教育双方话语圈子"代沟"的存在,将阻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一种凸显多维代际话语主体共存的后喻文化理论,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前喻""并喻"和"后喻"三喻主体形态,为应对"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6,(9)
在中国农民问题至关重要。"三农"问题,归根结底仍是农民利益问题。然而由于农民自身原因、结构体制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农民仍不能很好地表达自身利益。本文通过对农民利益表达机制运行困境的分析,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并提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农民利益表达制度和建立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等,让农民为自己代言,在体制的框架下,制度的保障下,更好的掌握话语权,通过与社会其他利益群体的平等对话和谈判协商来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9.
谭洁明 《世纪桥》2012,(19):105-107
近几年来,同课异构成为了中职教研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或是由同一位教师连续上几次采取不同方式构建的课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同课异构"。本文主要通过国际贸易术语的课堂实践,就"纵向"同课异构教学法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本文从研究背景及现状出发,解读了"纵向"同课异构的内涵,探讨了基于国际贸易术语下的"纵向"同课异构教学法的"异",并进行了反思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16,(2)
近年来,中国倡导更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提升本国的制度性话语权。这是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追求多元政治话语的重要尝试。从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话语权拓展到多元主体发声的突破,既体现了全球治理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又展示了中国依据本国现有条件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和改革的信心与决心。本文将从经济与文化的维度,分析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和价值,探讨中国倡导的提升制度性话语权诉求对国际机制发展的影响,尝试建构性解读中国在国际化格局演进中推进全球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反"四风"深入开展,从严治党成为一种政治新常态,而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最近,有媒体发文称,机场贵宾厅关闭,使河北一名县委书记犯了难,他虽坐过无数次飞机,一旦亲自登机,却不知如何订票、取票、换登机牌,还感叹"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难得他自承不如农民。吾国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权力由经济权力、军事权力、意识形态权力和政治权力构成,其中每一种权力都贯穿着弥散性的意识形态权力,而且意识形态权力是其他权力相互作用的"网络"。意识形态权力的这一国家权力原理意味着,从国内政治到世界政治,话语权之争都关乎着政治共同体的命运。比较而言,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的中国,其国家权力依然存在着结构性问题,那就是意识形态权力的短板。建构话语权成为中国国家建设的"世代工程",但来自体制性张力则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融入,提高其政治参与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政治融入方面存在话语权激励缺失问题,即"话语权主体缺失"和"话语权环境缺失"两大约束。要破除约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融入,就必须实现从"农民市民化"到"市民公民化"的思维转换以及从"权利赋予"到"权利自觉"的模式转变,切实建立起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尊重农民工基本权利、培育农民工主流政治意识、引导农民工合理组织化。  相似文献   

14.
"臣民"、"公民"、"市民"和"国民"这样的语言体系,是与一定政治形态相适应的人的存在形态,是对政治现实的典型反映。"臣民"既无权利意识又无国家意识,是与君主专制制度以及绝对主义国家相适应的国家成员资格。"市民"是以自由贸易和经济利益为根本、掌握了大量财富并最终与国家主权相结合的群体。公民是与近代国民国家建立后民主制度发展、与公民权、参与公共生活相联系的范畴,统合了市民、臣民和选民的三种角色,是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具有政治权利的政治成员资格。国民是与民族、国家相联系的范畴,具有对统一主权国家的认同,具有公民权。国民权利、国家归属和国家认同构成近代国民的三大支柱,同时具备民族特质和公民特质,则是国民的内在属性。衡量近代国民形成的标志,最重要的是两个条件,一是"去地域化",二是"去奴仆化"。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其程度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活动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也不断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与改革开放进程。导致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力图系统地找出其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话语权指向伦理和阶级两个维度,表征为话语权利意识和话语权力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产生于教育主客体交互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中,是影响教育思想传播的关键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领域逐渐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转移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存在受教育者话语权利意识泛化、话语权力关系失衡、话语主控权弱化以及话语主导功能发挥缺乏保障等现实困境,通过强化教育者的阵地意识、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风格、培养教育对象的"责权一致"意识以及规制网络话语权力场域等,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民福利权是指国家向农民所提供的各项福利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待遇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它反映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一种权利关系。农民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享有与其它公民主体同等的福利权利,这既是现代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充分体现,也是公民社会个人权利意识的合理表达。由于中国工业化资金主要来自于以二元体制为基础的农业积累,而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并未理解向全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与政府统治权威来源这两者间的紧密关系,政策倾斜与观念滞后共同导致农民福利权长期以来被忽视,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突出瓶颈。因此,理解农民福利权的重要性将不仅能进一步深入认识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而且也有助于对未来新型城镇化战略蓝图的整体擘画。  相似文献   

18.
刘建军  郭丙生 《求实》2012,(1):84-88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通过参军转业、进城求学、进入乡镇企业、区划调整、进城务工等各种路径分化成为新市民阶层,从根本上松动了城乡户籍制度。农民群体融入城市生活,提升了个体的政治参与能力,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育,改善了政府工作,推动了城乡制度一体化,也打破了传统农村社会的均质格局,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群体继续健康合理分化,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人格素养,要求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做好转出者生存保障问题,尤其是疏通农民分化的通道。  相似文献   

19.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邓小平认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①而我国的政治体制同上述标准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根据这几项标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一)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长久稳定的必须国家的政局稳定有赖于良好的政治体制,而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还存有不少妨碍政局稳定的方面。因此,为了增进国家政局的稳定,增进人民的团结,更为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所以必须进行政治体…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进入了网络化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领域。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动下,资本的魔爪也伸向了网络空间领域,资本主义利用技术垄断和网络先发优势,逐渐走上了信息霸权主义道路,形成了网络资本主义。网络资本主义利用技术优势不同程度侵犯他国信息主权,逐渐掌控了网络空间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网络资本主义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转型,资本主义网络政治和信息霸权得以形成。信息霸权是政治、经济霸权的当代呈现,它加深了全球范围的数字鸿沟和网络安全危机,因而要展开对网络资本主义的反抗行动。对于我国来说,要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获取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进而协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