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推进体育领域法治建设,人民网特邀请三位体育法专家,召开了“中国反兴奋剂法治的历史与现状”圆桌论坛。三位专家对世界反兴奋剂治理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充分肯定了我国反兴奋剂工作在立法、机构设置和法律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明确了舆情引导、体系管理和设立国内体育仲裁机制等几方面需继续加强的工作,并建议可从完善规则、设立体育仲裁机构、加强国内外合作、加大信息公开和教育等方面,推动我国反兴奋剂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罗小霜 《证据科学》2020,(2):146-158
证明方法自由原则是指与反兴奋剂违规有关的事实可以通过包括自认在内的任何可靠手段所确认。证明方法自由原则是"法无禁止即自由原则"在CAS兴奋剂仲裁证明活动中的具体化,由于CAS兴奋剂仲裁庭没有类似国内法中的强制性证据规则以遵循,因此当事人可以在不违背CAS所在国瑞士强行法的前提下自由使用任何证明方法。证明方法自由原则保障了当事人使用合理证据方法维护自身权益,但由于其基础理论是"法无禁止即自由原则",因此规则对这一原则适用的束缚构成例外情况,而适用与例外构成了证明方法自由原则的面面观。而例外情况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当前我国兴奋剂纠纷仲裁制度正处于建设阶段,对证明方法自由原则的研究将有助于我国相关规则的制定,为全球反兴奋剂活动提供有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2012年在美国体育界发生的阿姆斯特朗兴奋剂案是近年来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该案判决表明,只要客观证据充分,非检测阳性就会在未来兴奋剂的规制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确认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在性质上是一个民间的非营利组织而非国家机构,为公平比赛的需要享有某些政府授予的权力;美国仲裁协会享有对美国兴奋剂争议的专有管辖权,不服其裁决的只能上诉至体育仲裁院。  相似文献   

4.
徐京生 《法学杂志》2018,(5):104-111
当前"滥用兴奋剂"的社会危害性逐渐增大,而现行的法律规范不足。刑法作为社会控制的最后法律手段应将"滥用兴奋剂"纳入其管制的范围。我国应建立体育法庭、增加违规公示制度并完善体育机制内的人员信息系统、健全"豁免"机制、加强国际协作以规范"滥用兴奋剂"行为。  相似文献   

5.
使用兴奋剂严重影响了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从国内体育组织到国际体育组织,从体育组织到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反兴奋剂问题。反兴奋剂斗争也要依法进行,应坚持严格责任、责行相称原则、法无明文规定者不罚原则、维护运动员合法权益原则。  相似文献   

6.
刘强 《检察风云》2016,(4):56-57
"世界田径界正在发生一场大地震,而震中就在俄罗斯!"美欧等西方媒体纷纷把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发表的调查报告放在显著位置,称俄罗斯所有田径运动员可能面临全面禁赛。作为一个独立的调查机构,WADA的报告宣称,俄罗斯田径存在大规模使用兴奋剂问题,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一直受到兴奋剂问题困扰,该问题更有向学校体育甚至社会体育蔓延的趋势。在分析兴奋剂的概念、功能、类型、本质等基础上,对兴奋剂使用行为进行了类型化分析及其法理诠释,揭示了兴奋剂使用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对其违法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当前我国对兴奋剂的控制已经形成了全面的治理体系,依据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及客观方面的不同,治理兴奋剂使用行为存在技术措施、纪律措施及法律措施等适用差异,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开展,违纪人作案的形式和手法更加复杂多样,愈来愈诡秘狡猾,反调查意识日益增强,作案时设置了防调查防取证的障碍,被调查时毁匿书证物证,控制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利用关系网说情,制造假象迷惑群众,威胁欺骗抵赖对抗等等。能否有效地防范和遏制这些“反调查活动”,直接关系到严肃查处违纪案件的成败。几年来,我院校查处经济违纪案件和违纪问题45件,都遇到违纪人的“反调查活动”,根据我们的体会谈几点调查取证和对付反调查的策略:一、结合案件所处的情景制定周密的调查计划。孙子说:“多算胜”,…  相似文献   

9.
“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3月15日教育部举行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教育界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高校校长等“会诊”学术不端现象,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10.
国际体育仲裁院在处理兴奋剂案件时存在着双方的专家证据力量不平衡的现象,包括因纠纷双方经济实力差距、规则不合理、管辖范围限制所造成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矫正,将影响体育仲裁程序的公平公正。在我国兴奋剂案件的仲裁程序中逐渐引入专家证人制度的背景下,要注重混合模式下的统筹配套,包括要同等对待鉴定人和专家证人的意见、加强对鉴定报告的开示制度、增加对当事人专家证据能力不平衡的调控措施,同时注重协同主义下裁判职能的扩张及加强诉讼规则在兴奋剂仲裁程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温纯 《法制与社会》2010,(18):143-143,146
一直以来,案件线索少、案件查处难、案件查办能力较弱是制约基层检察院反渎工作科学发展的三大难题。本文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论证侦查一体化机制对于破解基层检察院反渎工作发展难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成类固醇类药物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运动兴奋剂。本文对毛发中合成类固醇类兴奋剂分析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分析的方法学研究和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并对毛发检材应用于兴奋剂检测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邵秋明 《法制与社会》2012,(19):261-262
在大陆地区,职务犯罪的侦查主要是要是由检察机关的反贪污贿赂部门和反渎职侵权部门查处,反贪污贿赂部门负责贪污贿赂案件的侦查,反渎职侵权部门负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的查处.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贪污贿赂与渎职侵权犯罪经常会相互交叉,两个部门又缺乏有效侦查协助机制,容易形成漏罪,不利于反腐败的打击.因此对于贪污、渎职犯罪数罪并发的案件,有必要探索侦查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福建 《中国监察》2010,(20):20-20
近年来,河北省纪委、监察厅健全和创新督办工作机制,确保督办及时,查处到位,有效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张成利 《中国监察》2013,(18):24-24
山东省桓台县纪委、监察局近年来积极探索查办案件工作机制,多方收集案件线索,健全执纪办案制度规范,大力提升办案效果,确保违纪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有效查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渎职侵权犯罪的查处工作面临着案源少、取证难、办案阻力大、法律制度不完善、办案力量不足等多方面的难题,需要从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侦查技能、修订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加以破解,进一步开创反渎职侵权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刑讯逼供是封建纠问式诉讼制度的产物,是一种严重侵犯人权、破坏程序公正的非法取证方式。刑讯逼供屡禁不止,极大地损害了公众对司法的公信力。诉讼制度本身不健全、对侦查活动缺乏有效监督、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缺陷、刑讯逼供查处困难等因素是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遏制刑讯逼供的根本在于建立和完善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中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进而使检察监督权威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王清寒 《刑警与科技》2006,(12A):129-130
20多年的发展,中国安防产业进入了快车道。平安城市给中国安防产业打了一针兴奋剂,国内、国外一些资本运作的企业纷纷给这个产业注入燃料。应该说,走好、走坏已成为我们安防企业应该直面与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于冲  陈培 《人民法治》2020,(6):46-49
“兴奋剂入刑”并非强调对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进行刑事处罚,而是对兴奋剂问题进行源头打击。近期,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对孙杨禁赛8年的裁决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2018年9月4日晚,IDTM公司(国际泳联授权的兴奋剂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来到孙杨家中进行赛外药检。现场,孙杨对检查人员出示的资质证明存疑,检查最终未完成执行。  相似文献   

20.
张驰 《法人》2011,(2):60-61
Iphone的横空出世,不但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同时改变了通信产业的固有生态,给其注入一股空前强烈的兴奋剂。自从手机诞生至今,恐怕还没有哪款产品像iphone这样,足以让全世界为之癫狂,让消费者对其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