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在全面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必要着眼于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抓手: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牵头抓总的法治机构体系,完善以领导干部为“关键少数”的法治队伍体系。这三个重要抓手,分别着眼于宪法法律、法治机构、法治队伍,可以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从三个不同的维度,系统化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张德江委员长指出:“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任务。”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处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第一线,必须也应当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担负起重要职责、作出应有贡献。下面,我围绕积极推进法治河北建设、努力做好地方人大工作这个主题,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推动党内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同步发展,以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新战略的实施,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由之路.宪法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依循,从宪法出发,紧紧围绕宪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突出宪法对法治政党、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意义.宪法精神走进执政组织的党章和社会组织的章程,融入政党政治、国家政权运作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将有利于形成由宪法携手执政党章程和社会组织章程主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局面.突出宪法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统率作用,以宪法精神和规范驾驭法治中国建设过程,重在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法律制度体系、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章程为核心的社会规章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党内法治联动国家法治、带动社会法治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新一届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出四项要求。在对政法工作的批示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今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推进法治济南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相关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将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把涉外法治建设提升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地位,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涉外法治建设迈向新征程,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1))云南省司法行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定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布局,特别强调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导下,加快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开创性地提出了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一体推进、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明确了依法治军、建设法治军队是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必须严格遵循宪法和法律,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标准,必须把遏制和反对腐败作为重要任务,加大宪法和法律监督.研究习近平的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思想,对于深刻理解党的依法治国理论,加快提升国防和军队法治化水平,全面实现建设法治军队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笔者认为,所谓“法治轨道”,是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对于依法行政而言,完善行政程序法治乃是其最重要最基本的保障;对于法治政府建设而言,完善行政程序法治则是其必由之路。一、行政程序法为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  相似文献   

9.
王旭 《法学论坛》2023,(1):5-15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宪法在精神实质上是统一的,它系统、原创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中国宪法的显著优势和重大作用是什么”“如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等一系列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表现,是我们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法理依据,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原理运用,同时构成了中国宪法学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制度规范体系来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职能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司法...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必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法规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宪法实施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方式。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立法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总结新时代宪法实施的重大成就,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中国律师事业展示了恢弘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浓墨重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文内容之七,以大标题列示,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方面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科学擘画开启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壮阔的法治蓝图,凸显了法治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地位,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也是“依法行政”正式提出20年。党的十八大将“依法治同”方略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2年12月4日,新当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又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处理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公正司法是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必要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治要求法律所蕴含的公正公平价值在司法活动中得到直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监狱机关而言,就是要积极推进法治监狱建设与监狱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杨蓉 《中国司法》2023,(4):4-11
<正>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宪法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法治思想包含一系列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工作。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精髓所在。涉外法治工作与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密切相关,涉外法治建设对于我国国家整体利益具有重大、长远和战略意义。涉外法治建设进程离不开检察机关的参与和发挥作用。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助力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以务实国际检察交流与合作参与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矗立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地基上的一座高大巍峨的理论大厦,其由“全面依法治国论”“法治体系论”“法治轨道论”三个理论支柱所支撑,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最稳固的体系结构。这三个支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最具原创性、范式性、体系性的理论精髓。“全面依法治国论”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革命、法治系统工程、法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定位。“法治体系论”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中国特色法治理论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法治轨道论”阐明了法治轨道如何明确法治的正确道路、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实践问题。三者相互贯通、浑然一体,它们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沃土内,生成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应运而生又独具匠心的时代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