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来,网络作为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正在重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处关系。当前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网络渗透的主要方式有: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脱域”特质抢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构造网络信息思想“陷阱”模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雕琢“文化景观”恶意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根基。当前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呈现出多重态势:在战略部署上,以资本霸权为主导推行“和平演变”“网络自由”和“文化白蚁”战略,进行全局性入侵和战略性渗透;在渗透内容上,以话语强权为利器实施妖魔化编排;在渗透形式上,以技术优势为支撑进行隐形宣传;在渗透对象选择上,主要以青年学生为中心,通过培植意见领袖与豢养普通群众进行多元化围猎。针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呈现的不同方式和多重态势,我们应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三方面探求反渗透纾解之道。  相似文献   

2.
信息、舆论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又有所差别。舆论是人们对特定事件的态度、看法和情绪的集合,源于现实事件而成于信息传播。通过制造舆论形成社会压力,可以推动社会治理改革甚至促使其发生转向。意识形态能够预置人们观察世界和分析问题的立场、方法,左右人们对信息的认同或排斥,从而控制信息传播和舆论生成演化。利用时间重置、用户画像、信息推送等技术,网络足以有效操纵舆论,影响意识形态的生成及其作用发挥,因而必须因势利导,兴利避害,建构充满生机活力的意识形态,为民族复兴、人类解放筑好坚不可摧的精神堤坝。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带来深层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网络社会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民众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网络政治参与的"膨胀"易引发民众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危机;网络在加大监督的同时也消蚀着党的形象和威信。要在网络社会中维护和提升党的政治权威需要做到:规范网络秩序,营造网络自律环境;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和网上理论阵地建设;畅通网络民意渠道,尊重民意;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项重大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离不开有效途径的探索和创新。葛兰西围绕无产阶级夺取和掌握文化领导权曾有过深入论述,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置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语境下进行解读,既可以挖掘出一些有益启示,也能够总结出一些需要深思的问题。具体而言,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选择科学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推进意识形态建设融入人民日常生活,高度重视党的知识分子工作,从而牢牢掌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5.
游戏主义的滋生与网络游戏的流行有关.新自由主义在网络文化的喧嚣中被放大.技术主义源自于对信息技术的崇拜.全球主义借助全球网络化而泛滥.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下,这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网络文化渐渐汇聚成流,表达情绪、传播观点,一点一滴地改变着网络意识,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分进舍围.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根本的是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冲突中的自卫能力,这就要求它集中网络智慧,转向网络话语,关注网络心理,改进网络创作方式、包装方式和扩散方式,强化自身的渗透功能.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网络正在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境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领域的许多方面都渗入了网络技术。但网络在为人类展现一幅美好的"数字化生存"前景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文化退步、知识贫乏和信息污染。近年来,对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探讨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该课题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由于社会负面网络舆论的盛行,以及西方国际舆论的入侵,我国网络舆论话语权的缺失、网络传统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博弈等问题,影响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稳定和文化安全。因此,有必要对信息化时代网络舆论规范困境及其治理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和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领导权问题。为此,必须处理好党的文化统治权与文化领导权的关系,自觉地意识到文化领导权对于党的极端重要性;而在文化领导权上,又必须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意识形态与人民认同、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统一思想与百花齐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微观察     
《乡音》2012,(8):37-37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挑战《党建》: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核弹与火箭"退居幕后,"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作为这场"无硝烟战争...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我国舆论的主战场,良好的网络舆论能够实现舆论功能推动社会良性发展与进步,网络舆论危机却给社会带来挑战。从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网络舆论生态系统能够带来便捷信息的流通,以促进话语的多元性,帮助缩小知识鸿沟;实现舆论监督,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反也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网络舆论危机,对公众科学素养、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社会生活、政策法律等方方面面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集中聚焦在世界战略格局大变动背景下"向世界说明中国"成为突出难题,在思想文化大激荡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面临严峻挑战,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鉴于此,习近平同志站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战略高度,对"面临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为什么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怎样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这一当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课题,就其所引发的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诸如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根本任务、方针、立场、工作重点、对外传播策略、创新路径、力量整合等问题做出了全面的理论回答,展现了习近平同志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老话题"的战略视野、问题意识、创新精神、辩证思维、逻辑框架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2.
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此,我们不仅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群众基础,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还要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增进与群众的互动沟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
包毅 《淮海论坛》2013,(2):4-5,12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指统治阶级通过非暴力的形式构建出一套话语系统和价值体系,使被统治阶级自觉信仰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世界观。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特征是生成的基础是社会认同,作用的方式是说服吸引,存在的状态是权威服从,外在的表现是道德制高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坚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可以更好的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夯实党执政根基的需要,是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全民族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需要。用好红色文化,有助于强化"四个自信",进而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5.
郭燕来 《前沿》2013,(9):20-24
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政治伦理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在现代社会当中,这二者共同营造着现代民主政治社会的合法性诉求。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社会意志和国家的统一,政治伦理构成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网络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和愉悦的同时,也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平台和工具:网络渗透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挑战;网络舆论成为影响政治决策的民意表达新渠道;网络参与使传统政治参与体制面临新挑战;网络恐怖主义成为影响政治稳定的恐怖主义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新闻舆论工作者,就要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执政党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它不仅关乎党的执政根基,而且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纷繁复杂,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尤为必要。本文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基本内涵着手,客观分析了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面对的一些问题,并基于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超常艰巨的发展任务,国企如何构建新机制、创新新形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不断增强凝聚力引领力,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营造健康网络舆论环境,是摆在新时期企业党务干部面前的新课题和新使命。阳煤集团党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强政治引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4,(5):96-96
张菁在《传播与版权》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早已进入千千万万网民的生活,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世界也不断涌现新的特点。特别是在web2.0模式下互联网应用赋予了用户更多更大的聚合、分享、交互的空间。其中,以微博为代表的用户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围观"普遍化了,这样的"围观"在网络舆论的形成中发挥出日益凸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