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使国民经济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经济工作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2.
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过程中,以“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风、强迫命令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泛滥,给全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连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想通过“大跃进”走出一条在中国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通过人民公社探索一种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形式。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毛泽东一察觉到运动出现偏差,率先提出并带头纠正,以求运动健康发展。1958年11月2日至10日,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毛泽东在河南召开两次“郑州会议”,即是他发现并开始着手纠正错误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跃进”运动向全闷蔓延,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开始凸显和泛滥。毛泽东始终是“大跃进”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但他又是巾央领导集体中较快觉察到这些错误的领导人。发现一系列尖锐问题后.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7月,毛泽东率领全党着手纠正这些错误,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  相似文献   

5.
195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跃进”之年,大炼钢铁是这年“大跃进”运动的显著的特征。1958年的全民大炼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成为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6,(7):56-56
石仲泉在6月12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并不等于对中国的真实实际能有正确的认识。建国后党犯的错误,无论在经济生活方面还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都是因为党的决策严重不符合那时中国的真实实际。“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的错误是如此,反右派斗争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所犯的错误,莫不如此。正如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认识一样,开始是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随后补充道:  相似文献   

7.
程中原 《党史文苑》2014,(10):18-23
庐山会议以后,进行“反右倾”。继续“大跃进”,“左”倾错误越发严重。工业生产指标过高,基本建设战线过长。造成各方面紧张:农村大刮“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风、瞎指挥风),破坏农业生产。加之自然灾害侵袭。还要偿还苏联的巨额债务,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人民生活极其贫困。河南、安徽等地发生饥荒和非正常死亡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粮食问题:七千人大会上的重要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芒 《党史博览》2007,(12):13-16,27
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图为大会主席台,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朱德、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七千人大会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大会。这次大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有限地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是开得较为成功的一次大会。  相似文献   

9.
唐正芒 《党史文汇》2007,(11):25-30
七千人大会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大会。这次大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是开得较为成功的一次大会。  相似文献   

10.
《党史天地》2009,(6):55-55
“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5月开始的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运动中,周恩来、李先念等同“左”倾错误、特别是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英勇顽强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1958年至1960年间,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跃进".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2.
肖斌 《北京党史》2007,(3):27-29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出现的严重自然灾害和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严重亏损,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困难局面,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陈云在“大跃进”后关于恢复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在“大跃进”后关于恢复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蒋永青1958年,我国开始掀起“大跃进”运动;接着,又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个运动使以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尤其是高估产、高征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穷过渡”等特点,都是“左”倾思想泛滥的结果。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超越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并由此导致了农村发展的徘徊和停滞。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反思人民公社的发生过程及“左”倾思想形成的条件,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推进,仍有一定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各条战线努力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但由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由于“文化大革命”和长期“左”倾错误造成的影响,拨乱反正的开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种状况越来越引起党内外多数人的不满。人们开始感到,要彻底澄清思想混乱,不能不首先解决判定历史是非的标准问题以及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捷 《党史文汇》2013,(11):63-64
自毛泽东逝世后,“非毛化”思潮时有泛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意把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犯的错误说成是“罪恶”。例如.把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大决策错误所造成的严重困难,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描述成“草菅人命”的故意所为。二是用西方的“权力斗争说”来歪曲党的历史,把延安整风、高饶事件,乃至庐山会议错批彭德怀、“文化大革命”造成刘少奇冤案等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1960年前后中国经济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为了摆脱国民经济的困境,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1961年春夏,从中央到地方组织了大量的调查组开展农村调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身体力行,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8.
马进卫 《支部生活》2010,(12):54-54
“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但是在“大跃进”运动时期,云南各族人民焕发出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生产建设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的农田水利建设至今仍使我们受益。  相似文献   

19.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21):43-43
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中1958至1960年的上半年,又是一个被称之为“大跃进”的时期。那时由于党缺乏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和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不足,加之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和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所以在指导思想上产生了“左”倾错误,人民  相似文献   

20.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盛行,造成国民经济的困难。1960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尤其是农村出现了大面积饥荒。为此,1960年底至1961年初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下决心解决农村“五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