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中,解决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性差异,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差异愈加明显。去除差异吗?显然不现实。减少差异吗?我们费力多年,差异越来越大。现实的做法还是"管理差异"。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问:近年来中国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我想,我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如果再问:近几年来,中国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我想回答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我肯定有一部分人会回答:是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3,(9):4
把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是区域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应有之义,国家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经济政策,中央财政将持续不断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层次向高端迈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优势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3,(7):4-4
把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是区域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应有之义,国家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经济政策,中央财政将持续不断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层次向高端迈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坚持民生优先。发展要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一片欣欣向荣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特别是急剧、显著的扩大,恰如一枚枚生锈的顽固的钢钉,无疑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牵绊。我们不禁追问:区域经济差异在新的时空格局下正在呈现怎样的变化?区域经济差异的内生与核心机理如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6.
我国周边地区正在建设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和将要形成的中国-东北亚经济合作区都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区域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民族地区应尽快制定全面实施向外开放,与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抓紧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国家应尽快制定《区域经济合作开拓法》,与周边国家签订《区域经济合作投资保护协定》,建立多级对话与合作机制,推进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实现全方位、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际出发,制定了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提出要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切实使东部地区实现率先发展,党中央从东部地区区域特点出发,对三大经济板块分别作出战略规划,为东部地区三大经济板块分别作出功能定位,使其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分别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毅 《前沿》2011,(11):119-122
东部地区的经济优势是从改革开放后分层次、逐渐建立起来的,可分为四个层次的优势,或软硬件两类约束。发展经济很难越过底层去获得更高层次的优势,而软件约束比硬件约束更难克服。东部地区的多层次经济优势是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必需补上的一课。  相似文献   

9.
东亚国家的历史伤痛“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当从亚洲东部开始,首先关注的应当是中、日、朝、韩的经济一体化。历史上,中国与朝鲜、日本的文化融合度最高,往来最多。然而,由于近代历史问题,中日友好邻邦这一伙伴关系现已不存在了。朝鲜也出于种种原因与中国保持距离,韩国与中国则暂时走到了一起。所以,“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3%、13.8%、14.2%和13.6%,中  相似文献   

11.
刘易斯拐点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 《理论月刊》2008,77(2):130-133
什么是刘易斯拐点?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刘易斯拐点这一阶段了吗?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刘易斯拐点相关理论进行重新梳理之后再慎重地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郑永年 《乡音》2014,(1):36-37
尽管今天的中国面临各种问题,但崛起难以避免。不过,做大国很不容易,需要面临各种挑战。如果要做大国,中国有很多有关大国的问题需要回答,有很多大国必须面临的挑战和大国所需要担负的责任。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所要负的责任,是关乎世界秩序的问题。面临今天世界所处的失序状态,中国必须考量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有没有世界秩序?需要不需要世界有秩序?世界秩序是如何产生的?大国和世界秩序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省际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是一个虽然被人忽视,但却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分析发现,这一差距比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距还要大.在省际之间即边界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欠发达地区,既有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和行政区划方面的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培育或建立更多的区域中心城市,促进边缘地区的发展,以改变目前每省只有一个超大城市,而缺少大中城市的状况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和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经济管理等方面回答这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已不是个别的原理、原则,而是形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它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这10个方面既互相联系,又各有其独立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区域发展的基础是形成区域发展的共识;中国需要四到五个、甚至六个大的城市集团;城市集团不完全是地缘的概念,而且是功能的概念;政府的作用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融监督与引导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王鑫 《淮海论坛》2012,(2):24-26,47
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区域发展史。一定程度上也可谓一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史。新中国前30年。基于建国初期工业不均衡格局以及国防安全的考量.当时提出“均衡布局,重点发展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思路;改革开放30年来,为了尽快壮大国家经济实力并为改革开放探索道路,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成为当时决策的必然选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内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不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发突出,呈现出东西部差距扩大、东北落后、中部塌陷等状况,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呼声日益升高。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决策者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外,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创新机制来驱动。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重配及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创新日益成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经过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速度及质量虽稳健上升,但也暴露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创新方式不持续及支撑体系不配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倡导自主创新和培育支撑体系的方式,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以发挥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报刊、杂志不时发表有关当前台湾经济问题的评论性文章,这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当前台湾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关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台湾经济发展本身出了问题的一种反映。那么,近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状况究竟如何?真的出了问题吗?如果是,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有何表现?原因特别是根本原因何在?如何解读?进而,从理论层面看,近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状况只是一个单纯的个案意义,还是有其一般的借鉴之处?显然,这些为社会各界相当关注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学界特别是台湾经济研究界必须直面与回答的问题。九州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的、由国家教育部人…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中国的区域发展已经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格局:东部沿海经济带,中部粮食基地,西部生态建设。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的中部,在崛起的需求与农业大省往往是经济弱省的现实之间如何自处?在农业与工业夹缝间发展的中部将何去何从?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杨邦杰用他的长期思考坚定有力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中国的区域发展已经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格局:东部沿海经济带,中部粮食基地,西部生态建设.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的中部,在崛起的需求与农业大省往往是经济弱省的现实之间如何自处?在农业与工业夹缝间发展的中部将何去何从?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杨邦杰用他的长期思考坚定有力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