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民族》2014,(1):51-52
<正>辩证地看,城市化进程对民族关系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伴随带来的诸多问题也制约着民族关系的正常发展。在分析城市化进程对民族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发展的理论基础。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发展的政治基  相似文献   

2.
贵州民族医药的发展与民族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医药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在其挖掘、继承和发展中起到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的特殊作用,对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元玲  李立纲 《传承》2011,(29):55-5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艰难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以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和论证跨境民族在国家背景下民族精神的两种表现形式: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同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民族精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最后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弘扬和培育跨境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办好民族院校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办好民族院校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改革意识、竞争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培育核心竞争力,走自我发展、内涵发展、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两个共同"思想的内涵深刻,是对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客观而精辟的概括,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一大创新:首次把民族关系界定为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提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以八个字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定位,这是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作者对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成就与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分析了云南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云南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的宝贵资源 ,是云南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能够在西部乃至全国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繁荣的时期 ,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民族矛盾的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指在全部历史发展进程和整个社会结构中决定民族矛盾得以产生、发展的最深层的"终极原因",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之中,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之中.民族矛盾的一般原因,是指各种各样民族矛盾所共有的原因,包括民族差异、民族交往、民族利益等.  相似文献   

8.
张海翔 《思想战线》2005,31(2):54-59
新型工业化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模式,首先就要从"民族"视角来超越传统工业,即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以人为中心,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其主旨是体现不同人的需求、不同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终极目标是通过工业化实现各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走向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习惯与法的历史渊源入手,论证习惯对法的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提出在我国未来法的适用和发展中,应该尊重民族习惯,加强传统和道德两个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演进中,经历了由嫁接到互动发展的漫长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其文化的共性所决定的,它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族交融”的科学内涵及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是理论的基点。"民族交融"这一概念,是对不同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共同性因素增加的现象作出的准确概括,也标示出了中国当前各民族的关系朝着更加包容、亲近、认同发展的趋势。这一概念的提出丰富了中国民族理论的概念体系,其所指对和倡导的民族现象对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中国当前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紧密结合“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关于民族经济的调查 ,提出当前 ,更须紧紧抓住西部大胆开发的历史机遇 ,开拓创新 ,加强民族经济这个重大课题调研 ,加速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严庆  李彬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4):152-158
在实现民族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防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从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依据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相互关系原理,贵州省实施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实践表明,这一活动是一项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发展的助推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14.
包头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城市。半个世纪以来,从一个昔日的“水旱码头”、“皮毛集散地”,一跃发展成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她的崛起和发展,充分显示出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成就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5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包头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没有党中央的关心和重视,就没有包头市的建立和发展。包头市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包头市各族人民团…  相似文献   

15.
田燕荣 《前沿》2008,(7):91-93
我国的民族关系隶属于社会关系范畴,只有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才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的改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巩固和发展我们国家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实践中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发展和共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障世界》2010,(1):F0002-F0002,1
八十年前,“中国太平”走出一条奋发图强的民族企业振兴之路;八十年后,“中国太平”在改革发展的春风中乘风破浪,成为中国民族保险业发展中的精英。  相似文献   

18.
胡恒富  陈克清 《思想战线》2011,37(3):139-140
一、民族主义的特性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民族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基于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强烈认同、归属、忠诚的情感与意识,目的在于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民族主义具有以下特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贵州民族法制建设的发展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总结,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为健全和完善贵州民族法制,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为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各国将发展文化产业放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而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分析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困境,认为民族地区需要转变思路,改变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突破制约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