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知灼见     
正公务用车姓"公"不姓"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不准违规配备公车",公车改革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的公车改革方案,引发了社会热议。中央力推公车改革,是因为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已经成为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特权,与党风政风不良、群众对政府观感不佳有着直接关系。公车本来是为公务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按照中央公车改革的总体部署陆续进行了公车改革,新余市2014年率先在江西省进行了公车改革,成效明显。公车改革后,对于各地、各单位不再从事驾驶工作的司机而言,如何做到"既不养闲人,又有情操作,妥善安置"成为公车改革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这关系到大批司机未来的生计问题,也关系到节省财政开支、进  相似文献   

3.
<正>据11月3日《湖北日报》报道,在参与湖北省公车改革的100余家省级党政机关中,有20家单位的"一把手"主动放弃公车,参与车改拿车补,补贴标准为每个月1690元。单位"一把手"主动选择放弃公车拿车补,这是一个值得点赞的积极讯号。不过,公车改革旨在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而领导干部放弃公车只是有志于转变作风的第一步,关键还要看其在无"专配公车"环境下的作为。人们力挺单位"一把手"放弃公车的举动,其理由无外有三:一是为"公车私用"釜底抽薪。民众诟病公车腐败,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刊综合 《创造》2014,(8):74-75
正面对中央确定的以社会化、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原则,昆明模式的车改能走多远?副部级以下取消公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全国公务用车改革启幕,一石激起干层浪。公众热议新政的同时,有人搬出公车改革的"昆明模式"进行比较。2005年和2010年,昆明自下而上启动两轮公车改革试点,一时备受关注。需要指出的是,中央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十年试点中,昆明的公车改革模式将借力"顶层设计",最终从"非货币化"回归到"货币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于明年底前完成。  相似文献   

5.
李秀江 《小康》2011,(7):84-85
号称"史上最严"的新公车管理办法,并没有赢得多少民众的喝彩,民意对新政的观望,并不是对公车改革的失望,而是不相信口号,只相信效果十七年,公车改革徘徊反复,收效甚微;十七年,公车依然坚挺,民意已然伤心。  相似文献   

6.
"公车私用",一直是公共行政治理的一大顽疾。近年来,百姓要求治理"车轮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政府也相继对公车使用模式"动刀",但绩效似乎并不显著。超八成公车将被取消,市管干部不再配车,节省15%行政开支,上亿元公车处置拍卖收入为公车消费"明显减负"……近期启动的温州车改,正成为新一轮地方公车改革的焦点。2012年4月12日,温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温州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市属106家行政单位、  相似文献   

7.
新民晚报载:3月5日,是上海徐汇区有证犬打防疫针的第一天,不少宠物的主人动用公车送狗打针,4小时内,即有20多辆公车送小狗打针。公车私用批评了多年,见效甚微。用公车送子女上托儿所、幼儿园,送子女上大学报到,等等,过去报刊、电视曝光不少,却很少见到如何处理的下文。曝光时热热闹闹,但公车私用"涛声依旧"。现在倒好,有使用公车权的某些"老爷",不仅公车私用、公车全家用、亲戚用合情合理,竟然把公车给自己养的小狗去享受了。怪不得一些下岗工人气愤难平。  相似文献   

8.
蔡正奋 《公民导刊》2013,(11):54-54
<正>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育彪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治理"车轮上的腐败"的建议》,针对老百姓反映较多的公车腐败问题提出了"公车统一标识"、"强化监督"、"加大惩戒力度"、"推进公车改革"等具体建议。近日,中纪委办公厅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公车治理的建议时,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近年来,为了防止公车私用,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各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11,(10):25-25
公车问题的本质在于公车滋生腐败,说到底是公车使用者廉政意识淡薄,认为私用公车、有条件换新车不同于贪污受贿,没有构成犯罪——这种错误认识是当前公车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认识公车问题的腐败性质,才有可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公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公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完善公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公车改革的严峻形势日益凸显。在我国开展公车改革的地区,主要采用取消公务用车、发放交通补贴等方式。国外公车管理有严格控制公车私用、严格管理公车采购和配备等经验。结合国内外经验,公车改革需从几方面着力,如明确政策目标、优化改革方案、加强相关立法和执行监督力度等。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6,(7)
正自去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公车改革的《意见》和《方案》,便开启了我国公车改革时代大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要改革部署,表明了党和政府锐意改革、厉行节约的坚定决心,广大群众也对此充满期待。时至今日,改革步履已近一年,过去"车轮上的腐败"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与此同时,"车轮上的懒政"却又在一些地方悄然滋生。不久前,根据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在湖南、河南、山西  相似文献   

13.
行政     
《人民政坛》2015,(2):4-5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所取消的车辆首场拍卖会举行据新华网1月25日报道,当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所取消的车辆首场拍卖会在北京中拓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行,首批106辆公车全部拍出,没有一辆流拍,总成交660.9万元,溢价71.17%。处置公务用车所得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中央国库。首批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取消的车辆拍卖共涉及300余辆公车,分三次进行拍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峰表示,此次中央公车拍卖的最大亮点就是尽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视点     
正中纪委:公款送月饼将点名曝光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月10日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对各地区各部门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每周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上半年公车拍卖成交额增加5亿元根据商务部全国拍卖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政府委托机动车拍卖共成交1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亿元,增幅79.4%。据了解,这5亿元基本上是各地公车改革带来的公车拍卖的成交额。  相似文献   

15.
新闻眼     
《创造》2013,(3):82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被安排到省政府去讲课,由于叶青未开车而是骑的自行车,警卫将其拦在大门外。叶青称,一般领导来开会都是司机把车停在门口,领导开完会直接坐车离开。微评:叶青致力于公车改革,安步当车,难能可贵但对某些官员来说,公车已成其身份、地位的载体。而门卫以公车论人,也正因公车配备与官衔的相关度。要推行车改,先应革掉"排场意识",让更多官员能骑自行车、乘公交出行。  相似文献   

16.
刘远举 《创造》2014,(8):80-80
正审视公车改革的成败,还应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角度去审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全国范围内公车改革全面启动。按照此次的改革方案,我国将取消、拍卖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以及一般公务用车。与之对应的是"补贴"政策,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并适当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一些地方正在推行所谓“公车改革”,其大体做法是,取消为领导干部配备的专用公车,按干部职级高低发放不同数额的交通补贴。此种做法似有被广泛肯定之势,溢美之词频见报端。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干部集团的话语霸权和自我评价,借用“公车改革”名义而给自己加薪而已。公车消费无法理依据目前,公车消费已成大患,不改,财力、民力均无法支撑。但是。究竟怎么改才合理合法。才有法理依据,这是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目前的所谓“公车改革”,其实质是纳税人出钱赎买党政官员的公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30日是河南各地各部门完成公车改革的大限。1月4日的《开封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开封市纪委对全市公车封存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报道。开封市纪委检查发现,开封市公安局等4家单位,未在期限内按照要求完成公车封存。按照中央公车改革部署,在2014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  相似文献   

19.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4,(32):10-15
从1994年开始,中国的公车改革走过漫漫20年,直到今年7月中办、国办发布全面推进的指导意见和改革方案,终于进入倒计时。改革之难,在于破旧立新中必然有利就有弊,利益调整必然引起质疑和争议,但相对于其他改革,公车改革最大的障碍,还是部分党政干部头脑中的特权思想,把公车配备看作是权力的标志和图腾。  相似文献   

20.
据《新京报》报道,6月24日,温州公车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首批215辆公车顺利拍卖成交,成交价总计1059.48万元。4月12日,温州市就曾下发《关于温州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温州市属106家行政单位、207家事业单位的1300多辆公车进行拍卖处置。这也意味着温州市管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都不再配备公车。其实早在1993年,我国就开始尝试公车改革试点。当年,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率先开始取消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改发交通补贴。车改当年,沙田镇的交通费用节约率就达到54%。据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