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 《党史纵览》2006,(10):27-28
《红星》报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红军长征后,在敌人前堵后截的险恶环境里,《红星》报仍坚持不定期出版,手刻蜡纸油印,先后由邓小平、陆定一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长期从事党和军队的政治工作,在新闻宣传思想和办报实践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建树和创造。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主编的《红星》报,不仅对指导和促进革命斗争、加强我党我军的政治建设起了重大作用,而且在我党我军的报刊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红星》报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唯一的一张报纸。它由红军总政治部创办,1932年12月11日创刊于“红都”瑞金。1933年8月至遵义会议结束,邓小平主编《红星》报。以后在他领导下,又出版了10多期,直至停刊。 《红星》报基本概况。《红星》报从创刊到停刊,共出版120多期。其中,从创刊到1933年5月邓小平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共出版35期;1933年5月至遵义会议结束,共出版75期;遵义会议结束后至1935年8月3日停刊,又出版了10多期。《红星》报为4开,一般为4版,初为5日一刊,铅字排版。由于办报条件限制,实为不定期刊,最短两日一期,最长半月一期。有时铅印,有时油印。长征途中均为油印。邓小平于1933年8月任主编后,先后开  相似文献   

3.
作为长征中党中央事实上的机关报,《红星》报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长征中《红星》报及时传达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大力推进“争取夷民的工作”,推动改正民族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突出强调加强民族工作以创造川陕甘苏区,严厉批评侵犯少数民族利益的行为,正确指导、大力推进了长征中中央红军民族工作的开展,为中央红军最终取得伟大长征的光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深入考察长征中我们党如何有效推进民族工作的开展,对于今后进一步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无疑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机关报,它于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当时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份重要报纸,在遵义会议以前是由邓小平同志任主编,遵义会议以后是由陆定一同志负责编辑。该报为四开铅印报纸,用当地生产的毛边纸印刷,不定期Ⅲ版,最短两天出一期,最长半月出一期(长征途中)。一般每期出四版,遇特殊情况一期出八版,有时还出《号外》或《红星时刊》,在江西苏区发行量达17300份。  相似文献   

5.
正长征途中,在随时承受战斗、疾病、饥饿、严寒等人类生存极限的同时,红军将士也主动记录自己亲历的这一伟大事件。《红星》报对长征的原始反映《红星》报作为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在长征途中的惟一报纸,从1934年10月20日至1935年8月,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记载了许多关于长征的重大历史事实,是研究红军长征的重要史  相似文献   

6.
正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壮举,是20世纪的伟大传奇。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首部全面报道红军长征的著作,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斯诺预言:"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80年来,不少外国学者怀着浓厚兴趣研究长征,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例如,日本学者冈本隆三分别于1965年、1969年出版《长征——中国革命锻炼的记录》和《中国革命长征史》,英国专家迪克·威尔逊1971年出版《一九三五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14,(22):F0002-F0002
正日前,作为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和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由福建省红星艺术团精心编排的"红星·红军·红旗"主题文艺晚会分别在福州大戏院和福建省委党校大礼堂演出。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朱清、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陈雄、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逄立左分别出席观看演出活动并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革军委创办发行的最早军报是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发行的《红星》报。《红星》报出版发行期间,充分发挥军报服务于红军建设的作用,对红军的重要军事作战、思想政治建设、部队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政治指导、舆论引导、宣传报道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5日下午,由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老干部局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艰难历程不朽丰碑"文艺晚会在省委老干部局"金秋剧场"隆重举行。省政协原主席游德馨出席观看演出。由福建省红星艺术团演出的专题文艺晚会,以独唱、合唱、舞蹈、朗诵、小话剧等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给全场观众献上了《红军阿哥你慢慢走》、《长征》、《血染湘江》、《夜半三更哟!》、《福建英  相似文献   

10.
2020年,中建四局一公司西南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南分公司)从突出和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出发点,提出"红星五道光"创新活动,即"教育活动"红光学习队、"青年志愿"蓝光服务队、"家园卫士"黄光安全队、"智慧工匠"绿光生产队、"攻坚克难"橙光突击队.  相似文献   

11.
“向前向前向前……”随着这雄壮高亢、震撼天穹的旋律,银幕上推出一颗光芒四射的红星。这旋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红星是广大观众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标志。长期以来,这颗八一军徽一直闪耀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军人和在军营中生活过的人,对这颗红星更是怀有特  相似文献   

12.
作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份献礼,《闪闪的红星——河南省健在的115位老红军影像集》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面对这本沉甸甸的影像集,自组织开展慰问采访拍摄健在老红军活动以来,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辛苦操劳顿时化为乌有,荡漾在心中的只有无比的欣慰和自豪。我们仿佛不是在采拍照片,而是在描绘一个个光辉的灵魂;我们也不是在编辑影像,而是在谱写一首首慷慨激昂的史诗。  相似文献   

13.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中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德国的冯·法根豪森在第五次"围剿"时是不是蒋介石的首席顾问,是否参与了第五次"围剿"中施行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的策划;红军进入贵州时是否有"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红军进逼昆明时蒋介石与其夫人是否乘火车逃往印度支那;红军通过的贵州、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是否为"苗族和掸族";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勇士有多少位;红军沿大渡河进军时是否有两支队伍夹江同行的情况;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是多少;是否有所谓"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及众多勇士横渡大渡河时都曾遭失败"的史实;红军渡金沙江的渡口是否叫"皎平渡";红军过雪山时攀越的一处荒凉山岗是不是叫"炮铜岗";中央红军北上时,留下的是否是朱德和李先念;红军过草地时,一个萝卜"够十五个人吃"的说法是否准确,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勘误过程,可以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若干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用亲切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和奋斗历程.他采访了许多革命者,在他们身上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巨大而独特的精神力量,并将这种力量喻为耀眼的红星,断言中国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红星汇聚了中国共产党的忠贞信仰,汇聚了中国革命的磅礴伟力,汇聚了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坚强意志,以燎原之势,从大西北照向全中国,从战火纷飞迈向和平年代,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古老的陇原大地,在红星照耀下,于黑暗中迎来光明,于沉睡中觉醒,汲取了革命精神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矢志不渝、奋勇前进,继续传承着不朽的革命精神,续写着更加辉煌的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我军最早的革命奖章——一等红星奖章。它由赤金做成,发行地是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刚刚遭受过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这次始于1932年7月至1933年3月前后达9个月的"围剿",在周恩来、朱德等领导  相似文献   

16.
胡为雄 《党的文献》2017,(1):112-118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中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德国的冯·法根豪森在第五次"围剿"时是不是蒋介石的首席顾问,是否参与了第五次"围剿"中施行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的策划;红军进入贵州时是否有"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红军进逼昆明时蒋介石与其夫人是否乘火车逃往印度支那;红军通过的贵州、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是否为"苗族和掸族";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勇士有多少位;红军沿大渡河进军时是否有两支队伍夹江同行的情况;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是多少;是否有所谓"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及众多勇士横渡大渡河时都曾遭失败"的史实;红军渡金沙江的渡口是否叫"皎平渡";红军过雪山时攀越的一处荒凉山岗是不是叫"炮铜岗";中央红军北上时,留下的是否是朱德和李先念;红军过草地时,一个萝卜"够十五个人吃"的说法是否准确,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勘误过程,可以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若干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7.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10,(11):43-45
红星闪闪耀三湘。在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在创建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在各路红军长征的伟大战略转移中,湖南共产党人也写下了绚丽夺目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8.
<正>8月18日上午,在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医院门诊楼前,红星二场妇联举办了"全国妇联‘母亲健康快车’援助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受赠仪式"。作为"母亲健康快车"项目执行单位——红星二场医院,肖爱卓院长承诺:将严格按照《"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的传奇,也是出版的传奇。1936年6月,斯诺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进入陕甘宁边区,他带着对红军和革命政权的许多疑问,想要"揭秘"所谓"赤匪"的真相。他是第一个在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事实吹散了斯诺心中的疑团,真相征服了这位执着的记者,他为英美报纸写了一系列的通讯报道,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不少报刊曾披露过英国人勃沙特在中国的传奇经历。早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勃沙特曾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离开红军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纪实作品———《红军长征秘闻录》(原名《神灵之手》)。1936年11月,这部作品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通译《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勃沙特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寻找勃沙特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