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曹爱敏 《工友》2012,(9):38-3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社区化的进程正逐步加快,企业下岗失业、退休工人和以农村进城务工的小手工业者为代表的劳动者大量涌入社区。社区已成为各种群体的聚集地,也是矛盾问题多发地。作为社会的基层单元,社区的和谐稳定,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当前,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群体的聚焦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类矛盾问题的敏感地带。社区的和谐稳定,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工会工作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全新课题。特别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施的今天。创新工作思路,正确把握社区工会工作的定位.大力加强社区工会的建设.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社区发展与社会资本构建之间有着内在的依存与制约关系。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迅速,但社区社会资本却明显存在缺失,主要表现为社区居民之间信任度低、社区制度规范不健全、社区关系网络缺乏等。重建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必须从培育社区中的社团组织、健全和完善社区的制度规范体系、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度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新型劳动关系的实质包秦在《吉林工运》2005年第5期撰文提出,新型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资矛盾自我平衡机制。所谓新型劳动关系,是指一种体制、一种机制,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资矛盾在配置过程中自我平衡、自我修复的社会通行规则。包括有序的劳动就业机制、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安全的劳动保障机制、灵敏的矛盾预警机制、平等的协商谈判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强力的裁决执行机制等。其核心是平等的协商谈判机制,目标在于建立起劳资矛盾自我平衡的社会惯例,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始终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状态。工会在建立协调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组织网络、信任和规范是其重要表征,它们能够通过协调行动提高社会效率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社会资本存量的多寡与分布均衡与否,直接影响着社区发展的绩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存在着社会资本呈现存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社会资本的重建是促进社区发展的理想路径选择。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社区发展主要在于加快社区制度建设、社区组织(包括志愿性团体)建设和社区文化培育和发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在新 《重庆工运》2006,(11):40-4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日益复杂。加之我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心必然向社区转移,社区为此将承接很多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的工作。当前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职工群众的聚焦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类矛盾问题的敏感带。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团体,因此抓好社区工会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工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面对这一新的课题,黔江区总工会根据实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的社区治理.而和谐的社区治理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利益的协调、矛盾的化解、服务的提供、环境的维护、就业途径的拓宽等方面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政府应当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引导与培育非营利组织,使其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方协商机制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国际劳工组织倡导并积极推行的制度安排。三方协商机制的缘起是市场化进程中凸显的劳资矛盾,三方协商机制在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劳动关系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变革,意味着我国的劳动关系管理模式正从政府主导走向政府与社会伙伴的社会对话与合作治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三方协商机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社团组织具有积极力量.而支持与扶持积极、健康的社团组织,并极力促进这些社团组织的壮大与发展,对目前我国政府在社区教育投入不多的现实条件下,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社会事业.调研表明,在街道的社区教育活动中,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社团组织在地区的社区教育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扬州市总工会通过抓基层、打基础、搭平台、增活力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基层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工作,紧紧依靠基层工会做好维权维稳工作,让基层工会成为维权维稳的第一战场,担当基层动态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第一监督人”,预防矛盾、化解矛盾、杜绝矛盾,把矛盾控制在厂区内部,做到劳资矛盾不溢出企业,杜绝连锁反应和放大效应,形成了工会组织有序、有效维权的良好工作机制和局面。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涉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当前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应认真研究把握现阶段劳动关系的基本矛盾,查找不和谐的因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政策、法治支撑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完善工会维权机制,现实而前瞻地服务于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因其涉及经济、社会、法律等多个层面,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的企业与工会两方博弈,中国具有显著的三方博弈特征,政府在劳资冲突中应当起着主导作用。浙江温岭新河镇羊毛衫行业的实践也证明,在建立缓解劳资冲突的协商机制过程中,政府参与至关重要,政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保证了工资协商机制的顺利运转,为缓解劳资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工会工作主要是依托社区平台,协同党政联动,在服务社区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重视发挥城市社区工会的职能作用,对于推进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建设、促进社区居民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促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社区工会工作应当融入社区全局,协同党政联动,依托社区平台,体现工会职能,建立完善群众化民主化的社区工会工作组织和工作机制.上级工会要切实加强对城市社区工会工作的重视、指导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必然.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终身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坚持大众化、社会化、可持续化,要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完善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15.
Ewan Gibbs 《Labor History》2016,57(4):439-462
Contemporary scholarship has shifted focus from a ‘labour history’ focused on industrial movements to a more comprehensive ‘working-class history’, encompassing the broader social parameters of protest with community and industrial struggles unified in material interest and consciousness. This article locates the poll tax non-payment campaign of 1988–1990 on Clydeside, a major expression of working-class mobilisation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demise of Margaret Thatcher’s premiership, within this international historiography.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with twelve activists who represented all the major political trends from the non-payment campaign. The anti-poll tax movement was embedded in traditions of community mobilisation shaped by a moral economy of housing and amenities, which had root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era ‘Red Clydeside’ struggles, and developed through the post-Second World War predominance of public sector housing.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how activists constructed narratives of their own resistance in the anti-poll tax movement within a powerful cultural circuit, where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past mobilisations and the consciousness associated with the moral economy of housing and amenities informe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and political activity. The campaign was not politically mono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political groups involved in the non-payment campaign are analysed showing that the need of composure (of memories) led to contrasting interpretations of Red Clydeside. These were influenced by geograph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traditional working-class areas with strong tenants’ organisations and the peripheral estates where such organisation was weaker. The impact of deindustrialisation and the welfare policies of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created a popular resentment in these areas. This strengthened moral economy opposition to the poll tax, whilst the traditions of community mobilisation provided effective means of harnessing this through non-payment and direct action against sheriff officers.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bour and community formation in order to think through how, where, and when diasporic solidarities are imagined or refused. I draw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among Jamaican women contracted for seasonal work in US hotels to situate diasporic calls and responses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contexts and a changing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I show how global geopolitical shifts not only shape the processes of identity forma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but also condition the perpetuation of notions of nationalized racial hierarchies and ideologies of progress. I also show that hotel workers' notions of ‘America’ and their commitment to the ‘American Dream’ shapes their subjectivities as migrant workers/consumers and, in their assessment, differentiates them from African-Americans, particularly those most immediately affected by Hurricane Katrina. In doing so, I demonstrate that one of the ideological hegemonies of diaspora is the idea that an individual's capacity to affect their own social mobility and that of their social network always outstrips the ‘locals’ in diasporic elsewheres.  相似文献   

17.
工会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议题。在中央确定了“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指导思想之后,通过何种途径扩大消费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工会作为劳动力市场化条件下企业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的实现主体,将为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落实“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深度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群体是社会工作重要的服务对象,农民工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农民工婚恋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研究认为,农民工婚恋问题与企业社会工作关系密切,企业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民工婚恋问题方面存在先天优势。研究建议,企业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应该通过企业、社区场域,并依托工会和党建资源,不断完善社会工作模式,实现以企业社会工作路径解决农民工婚恋问题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紧张.作为调整劳动关系,尤其是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工会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完善的办法,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