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昭通的文化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至今在很多农村地区还保存着较传统的民族习俗传统。祭祀仪式活动中言传身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们有祈求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期待,回到现实,这是活人的精神体现,也是生存的精神食物支撑;同时此仪式活动也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一份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2.
贵州苗族刺绣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苗族女性"用针做笔、用线当墨、用布做纸"这种特殊方式书写的苗族史书,反映了族群文化认同下的苗族女性文化,承载着苗族女性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也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与源泉。文化全球化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使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受到较大威胁。作为民族文化的建构者、传承者与"守护神"编辑工作者应该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职业使命,在我国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的环节中,主动发挥好净化优化作用、引导促进作用、弘扬创新作用,为维护祖国的文化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仪式范围广阔,包含国家仪式、民族庆典、民间狂欢等各种类别的仪式.作为国家意义上的仪式,从史前的巫术集会,发展为封建时代的展现皇权的祭祀等活动,至当代国家仪式已演进成为一种媒介和政治传播事件.国家仪式是以国家为行动和行为单位,运用象征性的语言、人员、活动、组织方式,在确定的时间、空间、场合中,以物质形式创造一种国家性的表征事件.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乌拉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乌拉街满族镇,是清朝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所在地。西临松花江,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包括27个行政村,总人口7.1万人,其中满族人口占三分之二。在满族人口中,汉军旗人后裔占了很大的比重,仍保留传承着萨满祭祀的传统文化,被称为"陈汉军旗香文化"。吉林乌拉陈汉军旗香是我国萨满祭祀的一种独特形态,是满族萨满祭祀和汉族祭祀形态的融合。由于长期与满族共同生活,在满族传统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傩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傩文化“概述   武陵山区位于渝、黔、湘、鄂四省市交界,该地区世代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心理、风情习俗、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交流,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傩“文化.“傩“(Nuó),据<玉篇>解:傩,惊驱疫疠之鬼.取<辞海>第2条注释:“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从其发展过程看,先有傩,后有傩舞,最后是傩戏.……  相似文献   

7.
雷山鼓藏节     
鼓藏节亦称祭鼓节,是雷山苗族每隔13年祭祀本支祖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中原部落战事,苗族先民溃败迁至雷山县,各宗支为纪念先辈,祭祀祖宗演变成吃鼓藏习俗。吃鼓藏13年一次,各族支系过节的年份有异,日子也不同。解放前,吃鼓藏耍杀牛。解放后,党和政府带领农民发展生产,牛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于是以猪替牛。鼓藏节活动以芦笙铜鼓会为主,在节前三年,便开始跳铜鼓芦笙舞,第一年是“起鼓”,跳5天;第二年是“立鼓”,跳7天;第三年是“藏鼓”,跳9天。  相似文献   

8.
风俗习惯作为各民族文化最直接的呈现者,在民族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婚俗、成人礼等,而年节习俗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笔者将以恩施小茅坡营苗族村寨为例,分析年俗在民族认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族贾理",被称为苗族的《百科全书》,它蕴藏丰富的哲学、法律、教育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思想及其很高的文学价值。本文仅从研究"苗族贾理"社会管理思想的意义及价值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婚俗是文化风俗的一部分。中西方在传统婚前习俗、婚礼服饰、婚礼仪式及婚宴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中西婚俗文化进行比较和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差异,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西方文化走进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丧葬作为人类一种临终关怀,对死者妥善殓装和安葬,以示对死者的敬重与悼念。以墓葬和随葬品为载体,以死亡观念、祖先崇拜为核心,以丧葬礼仪、祭祀习俗为事象,构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丧葬文化体系。骆越丧葬文化习俗源于史前时期,流行集体丛葬、土坑葬、二次葬和屈肢蹲式葬;周至战国出现拾骨岩洞葬。骆越丧葬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化的带有象征意义、记忆功能与观念传播作用的纪念活动,赋予这一全国性社会活动以鲜明的政治仪式内涵与意义。梳理已有关于"政治仪式"的研究成果,对"政治仪式"概念进行内涵提炼,是构建"全国性的‘五一口号’纪念活动之为政治仪式"命题的理论前提。具体分析政治仪式中政治领袖及重要领导人物的作用,以会议为主的具体纪念形式,展览和朗诵会中具有极强象征性的声音与图片等仪式要素。对"‘五一口号’纪念活动之为政治仪式"命题展开具体论证与实践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子推是中华文明史上被历代皇帝旌表、名人歌咏、百姓尊奉,同时以山、以村、以县、以庙纪念和祭祀的华夏忠孝第一人。当代学者对其生平事迹的相关研究成果斐然。从夏县裴介村文化遗址、村庄名称、文物遗迹、习俗传承、后裔族谱、迁葬故里、志书记载等方面,对"介子推故里夏县裴介村"这一观点进行考证与论述,史料丰富,依据可信。  相似文献   

14.
广西田东布努瑶"打金锣"习俗流行时间久远,文化内涵丰富,兼具驱兽、娱人、娱神等功能。布努瑶"打金锣"习俗与"打铜鼓"习俗在文化内涵上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苗族女性服饰文化伴随着苗族历史的发展而变迁.它在保存自己的文化并影响其他民族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苗族至今仍充满生机活力、绚丽多姿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伴随经济全球化加剧,"二次元"文化开始以各种姿态进入大众视野.作为一种亚文化类型,"二次元"文化正以"濡化"的形式作用于青少年群体,立足于青少年"二次元"文化的生态现实,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省思"二次元"文化的内生因子,探究"二次元"文化的样态,提出优化培育的三维路径,期待与主流文化的融通与旨归.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华裔美国文学之母"的著名小说家黄玉雪的代表作<华女阿五>被认为是华裔美国文学的开山作之一.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玉雪如何利用美国社会给予妇女的机会,通过个人奋斗,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学业并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个典型的实现"美国梦"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归属美国主流文化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对中国文化的疏离.  相似文献   

18.
"猫奴"现象作为现代青年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文化现象之一,其背后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联,由"猫奴"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是青年的亚文化的仪式抵抗,青年自我价值的有效追寻及动物权利主义思潮的现代异化。要积极调和青年人的社会心态、组织丰富阳光的社会活动、辨析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及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践行。最终能够达到合理导向下的"猫奴"现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因而也是社会人类学、文化学、文化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发展轨迹和演进模式。裕固族的文化仪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目的在于描述裕固族剃头仪式,找寻其文化仪式的深层蕴涵,并试图通过文化仪式对裕固族文化的独特性做出尝试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贵州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致使农村妇女尤其是大龄妇女教育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当前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迫切需要文化扶贫。文化扶贫就是要扶观念、扶习俗、扶权益、扶情感、扶健康,同时文化扶贫需要加大成人教育力度、实现"以工代教"、努力利用新媒体拓宽教育渠道、抓典型搞帮扶、加强农村妇女组织建设等扶贫措施势在必行。农村妇女文化脱贫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抵制早婚早育,提高就业和迅速致富等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