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7,(10):38-38
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  相似文献   

2.
《工友》2009,(6):40-41
这是一场双方都颇具心计的较量,单位为防止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合同到期前表态“不续答”;而劳动者很聪明地利用医疗期延长合同期限,欲顺理成章地签下无固定期限合同。  相似文献   

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争议由来已久.对其理解主要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限是不固定的,可以随时解除,一是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不能解除的.误解的来源之一在于法律规定本身语焉不详.为避免歧义应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正名,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是具体的终止年限不确定,而终止条件是确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  相似文献   

4.
胡昌平 《工友》2008,(12):45-46
去年底,在一次到基层单位讲解劳动合同法的间歇,一个女青年悄悄地过来问我:“我是劳务派遣工,在单位工作快满十年了,到时候可不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呢?”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诉了她:劳动合同法只是规定劳务派遣公司要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二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至于是否适用订立无固定期限的规定,该法并没有明确。刹那间,我看到她的表情流露出深深委曲和失望。  相似文献   

5.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做了详细的规定,很多用人单位也与本单位的职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职工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是存在这样和那样的认识误区。为了帮助职工全面了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笔者针对职工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认识误区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期让广大职工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以劳务派遣方式使用编制外人员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劳动合同用工中,劳 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引发的法律后果的逻辑解读应为:如果劳动者的 连续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则新用人单位负有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义务;如果劳动者的连续工作年限 不满十年,其意义仅在于新用人单位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时,是否应当合并计算劳动者在原用 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劳务派遣用工中,用工单位的性质不应视为是属于被派遣劳动者的“新用人单位”,而通 过界定“逆向劳务派遣”或适用实质雇主判断规则,寻求用工单位承担实际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的裁判思路, 应当审慎。劳务派遣用工中,劳动者是否享有要求劳务派遣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亟待立法明确。  相似文献   

7.
[案情]1999年11月,信贷员李某与C银行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约定为无固定期限。2001年,李某提出辞职,C银行要求其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违约金,李某拒绝,理由是:他与支行签订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并未明确服务年限,C银行不能要求违约赔偿。为此,C银行提起仲裁。仲裁庭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形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李某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不能免除。[评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合同双方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法》第20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试用期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劳动合同的解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3,(24):32-32
二次续签无固定期合同是应该的 问:于某是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入职两年,已先后两次和快递公司签过、续签过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最近快递公司表示要和他续约,工资待遇有提升,可续约的时间只是一年。于某对续期并不满意,提出要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这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0.
电子劳动合同有利于方便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便利 开展电子政务服务,但也存在技术门槛和技术风险以及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研究认为,电子劳动 合同的成立应以内容“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为载体”以及“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为要件。电子劳动合 同与书面劳动合同二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以及劳动者的行为采用电子化形 式,只要符合特定形式要求也具有法律效力。由于主要由用人单位控制电子劳动合同的发起和订立过程,合同 订立过程中的风险和举证责任也应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研究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电子劳动合同 规则,处理好便利和安全的关系,同时完善相关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确立劳动关系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与漏洞,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提防"陷阱",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稳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10,(2):44-45
《工友》编辑部: 我公司于2002年聘用了2名司机,用工合同明确约定了工资标准,但没有约定合同期限。近期,公司全员续签劳动合同时,聘用人员称用工合同仍在有效期内,只能变更。如确须续签,原合同没有约定合同期限应视为无固定期限,续订合同就应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要求补齐与其他同工种员工工资的差额,实行同工同酬。请问:1.是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3.
百合 《工友》2011,(3):30-30
在不少人眼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铁饭碗”、“终身制”,对于喜用劳动者黄金年龄期的用人单位而言,唯恐避之不及。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全国各地的“辞职门”事件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许多劳动者要么被辞退,要么被迫辞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做了重大改变,引起许多争议,有必要对其进行法律探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符合社会法理念,在强制续签、解雇保护、违约责任等制度设计上应区别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在相关法条的可操作性方面仍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11,(3):30-31
在不少人眼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铁饭碗"、"终身制",对于喜用劳动者黄金年龄期的用人单位而言,唯恐避之不及。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全国各地的"辞职门"事件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许多劳动者要么被辞退,要么被迫辞职。只因《劳动合同法》中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刺痛了用人单位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新法不仅扩大了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而且将签不签的决定权基本上交给了劳动者。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16.
柳城   《工友》2008,(7):49-49
《工友》编辑部: 我是潜江市某工贸公司的职工,1957年12月出生,1975年11月参加工作。2002年1月8日,企业改制,与我办理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支付了经济补偿金。同日又返聘我上岗,并重新订立了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每年续签一次),一直续签到2007年底。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实施条例》的第十九条将分散在《劳动合同法》中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包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内的各种劳动合同的14种情形作了归纳,以集中表达的方式更加明确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铁饭碗”,而是“瓷饭碗”。  相似文献   

18.
工友 《工友》2009,(9):44-44
《工友》编辑部: 我单位一名员工,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来,该员工在单位因工负伤,最终被评为10级伤残。后该员工因个人原因导致意外交通事故受伤,胳膊骨折,治疗一年,现医疗期已满,但医疗未终结,仍在治疗。请问:我单位能否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9.
“双倍工资罚”罚期止于何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友》2009,(8):34-36
2008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我们简称其为“双倍工资罚”)该条款用意明显,即督促用人单位用工应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将遭受“双倍工资罚”。“罚”并非目的,只是为了给单位敲个钟、提个醒,引导其行为合乎规范。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该条款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制定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渡时期,实行于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再加之劳动力市场的严重供大于求的现状和劳动力市场组织作用的欠缺,劳动合同期限制度本身的缺陷在实践申显现了出来,造成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严重。因此,应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成熟立法经验重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严格限制定期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对定期劳动合同的期限和续订次数进行限制,完善劳动合同解雇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