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是一个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历程,其最核心的问题是由谁来领导、走什么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不懈地带领人民探索奋斗,一次次在历史紧要关头将中国领上正确道路,当之无愧地成为民族复兴伟业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一鸦片战争战败,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致力于民族复兴的起  相似文献   

2.
编者寄语     
《瞭望》1990,(23)
历史是一部教科书。回首150年前的鸦片战争,回首那中华大地任人宰割、中华民族倍受欺凌的历史,我们一方面感到内心的痛楚,但同时也会从中获得极大的教益。 150年来,中国人民经历了两种开放。一种是丧权辱国的“门户开放”。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蚕食中国,要求清朝改变“闭关政策”,实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日益贫弱和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文明的伟大复兴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中国文明伟大复兴要解决两个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前一个任务归结为反帝反封建,后一个任务归结为实现现代化。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文明复兴的主题因而也构成了近代以来我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艾华 《瞭望》1989,(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已经40年了。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长达100多年,中国人民深受丧权辱国之苦。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独立,使中华民族作为平等的一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外交也展开了光辉的新篇章。 40年来,中国外交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经历了从创建,到发展壮大的过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3)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刻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经历了百年沉浮的中华民族在鸦片战争中开始睁眼看世界,饱受列强凌辱的中华民族开始了自己的"中国梦",我们渴望强国,渴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一代又一代领导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着我们去追逐"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从本月一日起,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一个 半世纪以来所蒙受的耻辱 众所周知,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是英国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强占的。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强行占领香港岛,次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上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口岸,香港岛自此割让给英国,中华民族自此蒙受民族耻辱。以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签订为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继续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既是历史的继承,更是现实的需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显现出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表象。今大的爱国主义应与社会主义是同一面旗帜。社会主义制度是绝大多数炎黄子孙的选择。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150年的苦难…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0,(35)
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凌,经受的苦难、耻辱之多,大概算得是世界之最了。这一类的国耻记念日今年就有三个逢十,那就是鸦片战争150周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30周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90周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铭记这一段深重的民族苦难,使其成为教育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7)
自近代以来,特别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从未像今日这般繁荣富强,这应当归功于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和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艰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四个自信"。而"四个自信"正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研究,提出加强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具体路径,旨在让当代高校大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通过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解决和完成这两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这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既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可抄。于是,中国人民开始了对于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苦心而执着的探索。在欢庆建国50周年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思考,伟大的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1.
李侃 《瞭望》1990,(23)
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今年整整150年了。中国人之所以永远不会忘记这次战争,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是因为这次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帷幕,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发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苦难、百年斗争也从此开始。如今,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神州大地,在全世界面前巍然挺立,正在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继续奋进。此时此刻,抚今追昔,不能不回头看一看,认真想一想;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外有强敌侵略、内有封建压迫,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中,在危机深重、水深火热中,走过了一条何等漫长又何等曲折,何等艰苦又何等英勇,怎样失败又怎样胜利的道路。 鸦片战争的惨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相似文献   

12.
享受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理想.充分人权的获得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人类还处在封建时代的时候,由于等级特权制度的限制,人民享受到的人权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自鸦片战争,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人民就更加无人权可言.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彻底结束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历史.经过四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四年,我国的人权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人民作为国家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政治权利;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文化、社会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各项权利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保护.(这些成果的详细情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1年11月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中有详细的列举.  相似文献   

13.
<正>寻找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现代化之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是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以下简称中国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在一次次选择、一次次比较中,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和民族复兴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一条中国式的  相似文献   

14.
迎接中华民族真正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840年鸦片战争到 21世纪中叶的约两百年时间里,中华民族担负着两重历史任务:中华民族用了前一百多年的时间浴血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取得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本权利,成功地完成了第一重任务;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华民族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并将在新世纪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可谓任重而道远。可以预见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民族复兴的目标,已指日可待。20世纪的最后一缕霞光将…  相似文献   

15.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艰难曲折,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不惧风雨、不畏艰辛,劈波斩浪、勇毅前行,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积累经验孕育启示,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激励当代青年跑好实现中国梦这场历史接力赛。  相似文献   

16.
正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最终都抱憾终天。近代以来,在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最伟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  相似文献   

17.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中国日益贫穷落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满清政府日益腐败,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残酷,整个中华民族都日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摆脱外来侵略,革除腐败政治,使人民脱离苦难,使国家独立富强,中国的先进分子曾不断地、千辛万苦地、甚至  相似文献   

18.
正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对后人来说是一部奋进史。这期间的历史让人深思、发人深省,因为这其中既有悲惨的经历也有顽强不屈的抗争。研究中国近代史得益于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奋进史,得益于不断推进历史演变的图强史,得益于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奋斗史。通过对中国近代史有关内容的研究,能使人不忘历史、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时刻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不断奋进。  相似文献   

19.
一部台湾历史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开发和建设这个宝岛的历史,又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反对外国侵略的血迹斑斑的历史。研究台湾历史,用历史事实驳斥谎言,教育人民,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这是中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戴逸在前不久召开的台湾史学术研讨会上致开幕辞中讲的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9,(51)
承载着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澳门终于脱离殖民统治,归燕还巢。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振兴的又一里程碑,是继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方针的又一伟大胜利。在这举国欢腾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更加盼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全面实现百年宿愿———“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历经兴衰更替而繁衍不息,一直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了国土被侵占,人民遭屠杀,民族面临灭绝的重大危机。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压倒,一批批的志士仁人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