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宗建 《党史文苑》2012,(16):59-6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丰富、发展和创新了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它在理论渊源上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文化”概念的使用频率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缺位,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关于文化的思考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为基础,对文化的含义、本质、特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讨,形成了极其丰富和深邃的文化思想,对我们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文化观是在同经济政治等社会现实的联系中,也就是在唯物史观的视阈中展开论述的,这是马克思的文化观区别于其他文化观的根本实质。马克思的文化观同时又是以人类解放为旨归的理论,这是马克思文化观的唯物史观实质在改造世界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其文化观的应然维度。回溯马克思的文化观并探讨其实质,对于当今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广泛吸收总结全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思想理论。恩格斯在全面继承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丰富并发展了文化思想的内涵。首先,恩格斯区分了“文化”与“文明”概念;其次,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在重视经济基础“归根结底”作用的同时强调所有因素的辩证作用,并突出人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最后,恩格斯具体讨论了自由与文化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论述文化的阶级属性。恩格斯对马克思文化思想的丰富发展对于我国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在他们的著作中很少使用“文化”概念,也没有对文化概念进行界定,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都蕴含了其文化视阈,其文化研究的视阈始终没有离开人类的经济生活与人类的精神生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视阈具有关注个体的人、关注社会的人、关注人的未来等基本特点.其文化视阈启示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使之带动和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抵制低俗文化;努力使人们精神更加健康、快乐、向上;吸取优秀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妇女理论的基础上,使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并将其运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当前,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和实现社会主义一致性的观点,拓宽妇女解放的路径,揭示男权制文化历史和心理对妇女解放的不良影响,从而进一步推动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基础上创立唯物史观的,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新历史观的关键环节。与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解放看作现实的历史活动不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在其唯心史观的视角下把人的解放看作思想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也超越了包括青年黑格尔派在内的之前所有哲学家对人的理解,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视角下阐述了人的解放的根本动力、主体力量、基本途径和最终实现,完成了人的解放思想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8.
近代工业文明造成人的生存危机及全球化向文化层面的深入发展表明,传统的文化观已经陷入困境,现实呼唤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现象学视域的文化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基础,到人的生存实践中考察人的本性,文化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展现的可能性结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发展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全面发展思想、协调发展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些思想直接孕育和启发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则全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思想的拓展和延伸,两者是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永生 《理论学刊》2007,3(2):15-16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各自所处时代的中国具体实践出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致力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并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新、旧世纪之交,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虽然三代领导核心文化观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一、指导思想的一致性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著作。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真正共同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立足社会现实发展状况,从“现实的人”、物质生产发展状况、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情况三个方面确立了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前提和线索。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和“虚幻的共同体”进行历史分析,并对“真正的共同体”进行理论建构,从而描绘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真正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探索,指引当代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为构建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要论述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文化观主要表现为:现实的人是文化发展的主体和客观前提,劳动实践是文化发展的中介和手段,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支撑和现实基础,以民族性为基础的拓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必然趋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问题研究历久而弥新,它是伴随着人们对不公正现象的认识和对合理的、善的追求活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利益协调、社会制度、经济活动、社会秩序和生态发展等多维度、全方位地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的价值,对于坚持公正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促进社会公正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与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形式,这种马克思文化理论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基础,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视角出发,考察了当代教育公平缺失的文化表征,分析了教育公平缺失的文化机理,探究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恩格斯晚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我们能够从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发展与创新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7.
社会协调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人的发展是社会协调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最高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必备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展并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协调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8.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来的设想,社会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然而东方国家率先出现了革命形势。面对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固守自己原有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认识到东方社会有可能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揭示了世界上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并存的历史必然性,这种探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次新的巨大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实践来修正和发展理论的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源头活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9.
《北京支部生活》2013,(16):8-10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要论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作了充分肯定。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