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拥堵、事故高发频发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加强交通安全秩序管理,走一条城市道路交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新路,是我们绕不开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肇庆城市道路交通为例,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研究借鉴,以数字政府、信息共享为依托,提出优化组织管理架构、构建高水平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创新交通治理理论、强化交通信用和法制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智能交通治理新体系,为化解中小城市交通治理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套牌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由于治理套牌车辆法律适用上存在的立法缺陷和空白,致使套牌车违法活动猖獗。生产、销售、使用,无论是其中哪一个环节均足以对交通执法环境乃至公共道路交通安全、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威胁——严厉打击套牌车交通违法行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潘荣坤 《政法学刊》2009,26(2):114-118
交通协管员作为一种对交通警察管理公共交通事务的辅助力量,在当前国内现实的车路矛盾、人路矛盾、人车矛盾凸显的情况下,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治理理论视野下,尤其是在公共治理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角度探析交通协管员,把国内交通协管员的实践看作是一种公共治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较为典型的实践形式,提出交通协管员发展的多元化发展,综合化发展,法治化发展和组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北省阜平县把公路"三乱"治理工作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目前,该县已成为省级公路"三乱"综合治理试点县。阜平县成立公路综合治理办公室,挂靠在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公路"三乱"、超载超限源头治理和联合执法协调组织工作。从交通、林业、畜牧、养路工区等单位选调及税务、质监等部门派入220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交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交通问题又给城市发展带来了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把促进交通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先领域之一,尽管国务院在2007年制定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交通运输部作为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国家可持续交通发展规划,但是城市交通的"堵局"始终无法破解,交通产生的环境问题依旧没有较大改善。2013年,国务院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促进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法制化是重要的治理之道,实现我国城市绿色公共交通的法制化势在必行。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具备政策和法律基础。在环境法学的视野中研究此问题,既有助于实现绿色交通,同时也有助于发现环境法学自身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正交通信息化建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交通控制"智能化"、交通信息"实时化"、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服务"人文化"、交通管理"智慧化"、交通指挥"扁平化"、交通资源"共享化"、交通决策"科学化"。智慧交通信息化体系架构包括场地建设、终端感知层、通信网络层、图像存储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系统层、信息发布层,以及信息安全、标准规范、运维管理三个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智能交通的核心应用,在于智能交通平台;而智能交通平台的核心,在于交通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应用。在当前的智能交通领域,基于大数据系统的交通管理和应用正在逐渐取代以前相对粗犷的交通管理模式,"治堵"、"管控"、"限行"、"精准打击"、"科学决策"、"合理配时"等等字眼正在不断地对新一代的智能交通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以"如何精准打击无真实号牌车辆"、"如何基于交通数据做交通管理行为的专项整治"、"如何利  相似文献   

8.
交通限行措施的行政法解读——以单双号限行为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交通限行措施,可以选择单双号限行这一典型性样本加以行政法维度之解读。首先,鉴于单双号限行措施的刚性色彩,在交通行政治理中应注重新型行政手段的柔性引导,刚柔并济。其次,在单双号限行背后的"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结构中,公共利益代表者基于个人利益主体的利益让渡而给予补偿,这其中的利益博弈应体现比例原则之精神。最后,单双号限行措施总体上符合形式合法的底线要求,其后续的"政策补丁"体现了对实质合法的追求和合法性的补强。  相似文献   

9.
正宇视作为坚持在智能交通行业的创新产品研发、核心技术积累和人性执法探索。每一款产品直面市场前,都会经历轮番测试考验,最终成就对于品质的不断追求。截止目前,宇视已可靠交付330个智能交通项目,积极探索创新改善城市交通治理方式,以扎实的实践经验提升城市效率,保障出行和安全。天目商用100天:实战炼成最强车辆识别率2018年8月,宇视科技(uniview)的"天目"智能交通抓拍单元上市100天之际,在多地实测实现业界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行为公共管理学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公众在公共事务中的认知与行为,并呼吁探讨影响微观个体认知与行为的外在制度干预。然而,鲜有研究区分不同的政策工具对微观个体带来的形塑效应。因此,研究以北京市治理"违章过马路"为例,基于理论文献与治理实践,识别出信息沟通型政策工具:"劝诫"和禁止与指令型政策工具:"曝光"两类政策工具;在验证公众合规意愿的认知因素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对公众交通合规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两类政策工具均能对公众的合规意愿发挥影响,信息沟通型工具对公众合规意愿的提升效果更为强烈且稳健。这意味着在交通治理领域,对公众事前进行宣传沟通和说明,比事后曝光更能抑制负面情绪的生成,进而降低公众合规的心理成本,促进深层次公众合规意愿的形成。研究通过对比两类政策工具的交通合规意愿形塑效果,从理论上揭示了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作为外在的制度刺激对微观个体认知的影响机理及其背后的情绪机制,为从行为公共管理学的视角下理解微观个体认知的外在制度刺激与触发机制提供了实证证据;从实践上揭示了信息沟通型工具相较于禁止与指令型工具有更强的公众合规意愿提升效果,为决策者通过政策设计实现精细化的公共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广东智能交通产业是中国智能交通市场的一支劲旅,不但亿元级企业数量庞大,还形成独一无二的"双城效应"(深圳、广州)。从规模看,广东智能交通产业约占全国智能交通19.2%的市场份额,堪称中国智能交通第一市场。在2015年中国智能交通亿元阵营中(按2015年营业收入),广东企业占35席,"亿元级"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已经形成"京津圈"、"珠三角圈"、"长三角圈"三大商圈。从产业格局看,目前我国智能交通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江  相似文献   

12.
治理超限运输是保障交通公路部门公路桥梁质量的有力措施,因此及时预防和治理超限运输行为,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超限运输屡禁不止的原因入手,探讨有效治理超限运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雯 《江淮法治》2014,(8):25-25
正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地出现的汽车限购令,已成为政府为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做出的"良"策。那么限购令真能治理好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么?北京汽车限购令实施半年后,北京市交通委网站发起的交通缓堵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调查对象认为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没有得到缓解;2013年上海车展时期,中国每千人乘用车拥有量仅为37辆,德国达到525辆,美国、日本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互联网+"的能量不断释放,将交通行业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互联网+交通"时代。"互联网+交通"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并将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培育出一批"互联网+交通"巨头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能量不断释放,并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态秩序,其中对交通行业的影响最为深远。"互联网+"将交通行业带入一个全新时代——"互联网+交通"时代。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为推进"互联网+交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于2016年7月发布了《推进"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包含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治理目标等治理各个要素的现代化。治理主体现代化就是要培养治理主体具有独立性、正义感、宽容性的公共精神,形成多元参与、和衷共济的格局,确保主体"最小公倍数";治理方式现代化就是要形成法治、德治互济的局面,筑牢社会"最大公约数";治理目标的现代化,就是要凝心聚力、同舟共济建构国家"最大认同量"。  相似文献   

16.
沈岿 《财经法学》2020,(1):3-12
"数据治理"起源于企业对其生成和获得的数据进行提高其质量、促进其有效利用的治理。之后,"数据治理"指向基于数据应用的公共治理。政府可以利用数据提升治理水平,企业、社会组织等也可以利用数据参与公共治理。制定规则是数据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对数据治理"和"用数据治理"的普遍存在,以及组织之间可能需要的在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17.
正除了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方面的改革以外,停车行业的互联网信息化转型升级,也是治理大中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国家鼓励"互联网+"以及部分城市出台相关停车政策的背景下,在不少车主有车难停、停车场收费管理落后状况急需解决的情况下,融合物联网、互联网、电子支付、智能交通于一体的智能停车应用的出现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公安机关治理道路交通问题的一种制度性尝试,交通协管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从新公共行政理论及现代警务改革理论的视角分析,交通协管员的存在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面对交通协管员队伍存在的许多问题与不足,政府应通过制定<交通协管员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行政法规、规章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区治理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面临着"碎片化"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的"碎片化"和治理过程的"碎片化"。治理主体"碎片化"分化为内部"碎片化"和外部"碎片化",治理过程"碎片化"表现为整体过程"碎片化"和具体过程"碎片化"。导致社区治理"碎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多元治理主体的错位及协动不足。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中,可以参考日本的社区协动治理机制,明确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完善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协动治理机制,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100%的副省级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49%的县级城市已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累计参与的地市级城市数量达到300余个。其中,智慧交通已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进而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促进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交通"大脑"作为智慧交通的核心部分,也是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本文将从交通系统复杂性、传统交通指挥平台与交通"大脑"差异、交通"大脑"对公共安全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