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案件言语识别是运用语言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通过对作案人语言特点的分析,判断作案人的身份特征和活动区域,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方向的一门侦查技术。案件的书面语言,一般都会反映出书写人的方言特征和用字遣词的习惯,这对于判断作案人所在地区以及有关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言语识别在侦查破案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确定侦查的方向和范围即所谓“定向”;另一方面是确定作案人的有关特征即所谓“画像”。1定向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的依据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些案件,如写反动标语、反动传单、反动信件、诬陷信、恐吓…  相似文献   

2.
现场心理分析是犯罪现场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分析现场心理有助于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对进一步开展侦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场心理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特点,确定侦查范围;分析研究心理痕迹共性,串并案件;分析现场心理,判断作案人对现场的熟悉程度;分析反常现象,识别伪装。  相似文献   

3.
伪装历来是犯罪分子作案时常用的反侦查手段,侦查与反侦查、伪装与识别贯穿于刑事侦查工作的始终。犯罪分子伪装作案的目的在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以便逃避法律的惩罚,其伪装行为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众多障碍。刑事侦查部门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识另ll作案人的各种伪装行为,揭露其真实面目是侦查破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一起简单又复杂的诈骗案魏公这起案件说来并不离奇复杂,但由于办案有关部门定性意见分歧,使案件在侦查报捕阶段,有过一段艰难曲折的经历。案情作案人王建国,男,年27岁,系河南许昌市魏都区五郎庙农民。1992年11月15日,与许昌县河街乡供销社八一路经营部岳...  相似文献   

5.
摹仿笔迹是作案人仿照他人笔迹写成的字。是犯罪主体为达到目的,模仿他人书写习惯及其个体特征进行材料制作。在诈骗、杀人、经济等案件中,它是作案人惯用的伎俩。但只要识别检材是用模仿方法伪装的字,一般是能检验并作出结论的,相反,如识别不出检材有模仿伪装,就会做出错误的结论。如经练习模仿的字迹,要比用其它方法模仿字迹,在书写上要自然一些,若不仔细寻找细小特征和综合分析,就不容易识别。本文就检材字迹有无模仿迹象进行讨论,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对现场物证痕迹的勘查.动态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有助于侦查人员明确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弥补现场物质痕迹的不足.同时能够对案件中的物质痕迹起到实质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引中的作用,进而促使侦查人员加深理解案情,客观地把握整个犯罪过程。  相似文献   

7.
并案侦查中的初案是指系列案件中的作案人在该串系列案件的初始阶段或初始阶段之前所作的案件。由于初案作案人缺少犯罪经验、心理紧张、缺乏反侦查技能 ,因此初案对于系列案件的侦破价值较大。初案由于认定时间较长、破坏性较小等因素 ,其侦破难度也较大。在并案侦查中 ,要注重深挖和并尽所有初案。  相似文献   

8.
运用言语识别技术对案件言语材料分析辨认,并结合案件物证和案情,刻划作案人形象,从而规定侦查目标和范围,这是侦破言语文字类案件的基本手段。作为作案方式和犯罪证据遗留的案件语料,负载了作案人的主客观信息,这些信息是分析推断案件言语主体社会属性、身心状态的根据。作案人的信息通过案件言语特征反映。言语特征  相似文献   

9.
同一个或同一伙犯罪分子所作的性质相同的案件称为狭义系列犯罪案件。狭义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具有常态人格特征 ,其犯罪心理常形成思维定势 ,其行为特征表现出稳定性、规律性。对作案目标、作案地点、作案手段和作案时间的选择是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行为特征的重要指标。在侦查系列犯罪案件时 ,要对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的各个行为特征(指标)及其他犯罪信息进行综合研究 ,采取并案侦查、注意外来人口犯罪特点、巡逻守候、如实立案、专案侦查和刑侦协作等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个人言语风格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风格具有三个基本属性:特殊性、稳定性、反映性。侦查技术人员依法对有关案件言语材料的言语风格进行识别,可以分析出制作人个人特征,确定案件言语材料与嫌疑人的关系,从而为侦查工作提供方向和线索,为认定作案人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1.
煽动性案件大大下降,但侦查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必须正视物证查定、人头查找、情况见底、群众配合以及技术、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在煽动性案件侦查工作的具体操作中,要认真解决好案情分析和排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重视案情分析,分析表面化、主观化,抓不住特殊性,知识水平不高以及盲从等,是案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排查工作则存在仓促上阵、方法不当途径少、抓不住关键线索、不实不深不细、缺乏耐心和韧劲以及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起看似普通的杀人案,由于作案人精心设置了各种伪装,案情也因此变得扑朔迷离。重庆市警方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工作,抽丝剥茧,最终解开了作案人精心编织的死亡连环套。  相似文献   

13.
并案侦查是对付流窜性、跨区域性、职业性和暴力性犯罪的有效手段,是打击惯犯、累犯和流窜作案的一种强有力的侦查措施。通过对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手段、作案工具、痕迹、物证、犯罪语言、案件性质、作案人数、作案人体貌特征、侵犯客体等条件并案,实现侦查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侦查信息的动态沟通。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罪犯作案的连续性、犯罪特征的稳定性和犯罪行为的习惯性,最大限度地将原本分散于个案的犯罪痕迹和物证等犯罪信息集中起来,使现有证据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互支撑,改变单独侦查、各自为战的侦查格局。并案侦查有利于查明案件真相,提高诉讼效率,加快破案步伐,准确打击犯罪,实现侦查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侦查煽动性案件,应把案情分析摆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多途径多视角将案件中一切可利用的信息发掘出来,抓住特殊信息和关键特征,积极求取多方意见,慎重斟酌,调整思路,在侦查中逐步深化与完善对案件的认识。排查工作应精心设计,严密部署,快稳兼顾,注重实效,慎选重点,狠抓关键线索,强调精兵作战,保证实、深、细,并依靠群众,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原理采撷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案件中,行为人故意临时用左手做伪装书写,以掩盖自身真实的书写笔迹。左手伪装笔迹与右手正常笔迹之间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可以通过比较检验对书写人进行同一认定。由于个体生理特性以及书写运动机理,书写人的左手字往往能够反映其右手书写活动中的某些书写动力定型,为鉴定左手伪装笔迹提供了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检技术在侦破匿名敲诈案件中有六个方面的作用:从笔迹和言语反映出的特征来划定侦查范围,查证相关线索;及时获取人像资料,固定嫌疑人体貌特征;对案件涉及的文件物证及时查证,为案件侦破的侦查措施、手段的取舍提供依据;固定、提取声纹资料;细致的笔迹检验,甑别嫌疑,最终认定作案人;运用文检技术进行的串并案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在公安部禁毒局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安徽、云南、广东、河南、湖北、湖南六省警方密切配合,破获了一起我国首例利用麻黄草直接提取麻黄素,进而制造加工冰毒的特大案件,该案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安徽省发现的最大的一起制贩冰毒案件。分析该案的主要特点,总结该案侦破的成功经验,反思该案反映出的问题,为公安机关以后侦破类似案件和改进禁毒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龚明 《人大建设》2003,(8):40-40
2003年4月,鲁山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在审查一起普通的盗窃案件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查微析疑,顺藤摸瓜,对该案一名犯罪嫌疑人以抢劫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成功地实施了追诉。  相似文献   

19.
对一起典型的利用伪基站的电信诈骗案件侦查过程进行分析,详细论述了相关侦查技术应用方法,最后对此类案件的打击难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跨区域流窜盗窃案件高危研判,指侦查机关针对当前流窜犯罪案件的特点,为突破侦查僵局而采用的以地域特征为基础,以特定地区的人群实施犯罪所表现出来的特别作案方式为依据的研判方法。这种以作案人地籍为中心内容的高危研判方法,包括典型分析、特征比对、锁定摸排三个步骤。该方法有利于打破侦查僵局,为跨库查询提供支撑,有助于克服现行侦查体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