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为,尤其是对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作出了崭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第一次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为,尤其是对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提出了崭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正自控力是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凯利·麦格尼格尔著的《自控力(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心理学课程)》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作为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3)
正没有限制的增长等于抢劫,没有界限的发展是一种破坏,科技发展带来的全球性危机揭示了人类来自久远时代的心灵创伤和罪恶感。这是曾任意大利心理分析学会主席、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主席及道德委员会主席的意大利当代著名心理分析家鲁格·肇嘉(Luigi Zoja)在他的名作《发展与罪恶:关于发展的心理学及其限制》中的观点。被誉为"人类心理学家"的鲁格·肇嘉已出版包括《父性》、《偏执狂:  相似文献   

5.
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来解释和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H·埃里克森所倡导的“人格渐成理论”中,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及防止同一性扩散即“同一性危机”,既是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课题,也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深味过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人,知道希望之于人生的意义。《做人的权利——马斯洛传》一书的作者在谈到马斯洛时这样写道:“正是由于有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分享。”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如获至宝。早在上大学时就知道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却未深及他的真知灼见——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可以说,这是他对光辉的人性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理论历来关注犯罪研究,它对犯罪行为的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方面。心理学家倾向于对犯罪行为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本文回顾了近30年以来国外心理学关于影响犯罪因素的一些主要研究,其中涉及到传统的智力因素、人格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辈群体、情境因素、动机因素和决策因素等。因为智力、人格、家庭、学校和情境等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传统因素,所以。本文着重地介绍了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动机因素和决策因素。并还进一步提出,个体的犯罪行为不仅受到犯罪倾向与犯罪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体在犯罪机遇前的理性选择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恢复性司法与青少年心理恢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恢复性司法是在司法中促进当事人双方的调解,寻求当事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新整合。恢复性司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假设、关注的焦点、目标和根基。恢复性司法对英国青少年的实践发展较快。在对青少年的恢复性司法中,心理学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排除不适合参与调解者、促进恢复性司法中调解的效果和心理学家作为恢复性司法中调解的协调人。  相似文献   

9.
李敖 《法制博览》2009,(24):11-11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演讲完之后,他问在场有多少人打算原谅自己的敌人,大约有一半人举起了手。显然,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于是他旁征博引,又讲了20分钟,然后再次提问。这回,有80%的听众举手愿意原谅他们的敌人。心理学家仍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200岁的冥寿,达尔文的"进化论",摇撼了西方教廷的基础,影响后世。21世纪,是文化版块冲突的世纪,也是西方基督教文明权威受到空前挑战的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21)
作者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她所从事的工作与心理学无关,但确实是我所认识的人里面接近自己潜意识最近的一位,她甚至能从自己的梦里清晰预见生活的场景。我们并不是心理学家,但心理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真实面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更真实的自己,并如同作者文末所说,从自己的梦境中更明白生命的意义。这是我们刊发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3)
正我选择华人最热爱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纵观其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及其人生脉络,能清晰地发现:作家的心灵固然决定着他的创作,而那些被创作出来并赋予了蓬勃生命的作品,同样会反过来对人的心灵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脚本的主角,而心理学家相信,这个脚本,亦即无意识中的人生计划雏形,早在我们生命最早期便已写就,如果没有特定因素的影响,它会推动着我们走向预定的结局。因此,心理学分析文学作品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与国际政治相互融合产生了国际政治心理学这一独立的交叉性学科,政治心理学理论成为研究国际政治现象的路径之一。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心理学有了新发展,中国的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经验开始受到重视。由于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那么,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如何?如何评价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如何看待此研究的未来发展?本刊特约记者王海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心理学和国际安全与中国外交,著有《政治心理学》《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等。  相似文献   

14.
有心理学家作过统计.说的话90%以上是废话的人,他就有快乐。低过50%废话的人,快乐感便不足。  相似文献   

15.
伯恩施坦在1880-1895年间的思想变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恩施坦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著名理论家和实践活动家。他在1880—1895年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此期间,他于1881—1890年间担任《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在担任《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后期到1895年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了新认识。对于这些新认识,今天我们应当给予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阿德勒论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虽然他没有专门写过一本青少年犯罪的书,但他在很多著作中都论述到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他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由强烈的自卑感及不正确的补偿引起的。有些青少年由于身体缺陷等原因,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以及他们没有合作之道的训练,因此,就以打架、偷盗等不正确的方式来补偿,慢慢走上犯罪的道路。阿德勒在他的著作中也论述了预防和矫治措施。他认为,惩罚是无效的,只有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才是有效的预防和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在欧洲——一个革命家的诞生》是他所著《周恩来传》一书中的一章,它从历史心理学角度,以精神分析方法探讨了周恩来同志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得到林代昭老师的具体指导与校正。  相似文献   

18.
哲学与政治     
阿兰·巴迪乌(Alain Badiou,1937—),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受过数学和心理学的训练,关注哲学、政治及现实问题,是巴黎高师哲学教授,并任当代法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模式的观念》、《矛盾理论》、《主体理论》、《哲学宣言》等。在这篇文章中,巴迪乌教授从独特的角度探讨了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对政治的关注被概括为“公正”。这个词是哲学的,是有条件的,受政治的制约。而哲学用以指出政治的可能真理的“公正”,其实是所有平等政治国家和社会所包含的不稳定内容的哲学名字,国家与公正无关,它对公正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0)
正因此自我装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决定了一个人在世界面前的档次。换句话说,他用什么东西武装自我,他就是什么档次。前两天去拜访一个学者。我们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交换了各自对社会人心的看法,达成了些共识。一顿闲扯后,他说了一个现象,说在他穷尽了"政治学"的观察角度后,请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接手,再延伸一下。  相似文献   

20.
石勇 《南风窗》2013,(20):42-44
今天的中国政治、社会结构,可以给年轻人受挫的世俗化理想,以及更年长一些的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想象以一个什么样的出口呢?一个人要彻底弄死他的自我的话,是绝对不可能的—理想也是如此。但在今天,说到"理想",已然是一种社会隐痛了。这正暗示了某种秘密:"理想"在今天的命运,大概就是无数年轻人—无论他是大学生、白领、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公务员—以及这个社会的命运,反之亦然。被压抑到内心深处的"理想",它所指向的现实,还有未来,似乎隐含着某种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