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递新知的接力赛 财富论坛对于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世所公认的。但是,如果它不是在中国开讲,我们就很难跨越语言的障碍去聆听巨匠大师的声音;如果它设有对演讲者以分钟计的时间限制,我们就可以充分地与之进行思想的碰撞:如果它不是定期制而是巡回制的,那么它就不再是“精英峰会”而是“平民俱乐部”。当然,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都无法与之相媲美。但是,如果以弥补它的缺憾论,巡回讲坛无疑是中国律师一个成功的创举。 一场接力赛是有终点的,而巡回讲坛没有,它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继2002年佛山、广州、太原、昆明、天津之后,3月22日至23日,“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在春天的重庆开始2003年的征程。 天气是加深记忆的重要因素。3月22日,重庆春雨绵绵。然而,料峭的春寒挡不住重庆律师们求知的热望。当首场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成思研究员于8时45分走进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大礼堂  相似文献   

2.
起始于广东佛山、广州;后至山西太原,又辗转云南昆明;继而回师天津,并再入腹地重庆;“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于2003年7月26日再次兵分两路,移师福州、厦门。此时,对于历时一年又半载的“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其意义不再只是走过多少地方,赢得多少掌声,换取多少名气。因为从起初策划到首次开讲,从开讲赢得业内好评,从律师听讲到法官、检察官旁听,从业内邀请到法律人的呼声,“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已经悄无声息地从开创业内培训新方式演变成了一场改变法律共同体学习途径的革命。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参与了“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福州、厦门站的…  相似文献   

3.
马波 《中国律师》2005,(5):31-31
初春3月的蓉城,还有些春寒料峭。但12日、13日的西南交大学生礼堂内却是一片春意盎然。如同春天每年都要降临大地一样,被誉为中国律师界“同一首歌”的“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2005年的首场巡讲在这里如期举行。来自成都和四川各地市州县的千余名律师,怀着愉悦的心情,聆听了贺卫方、张卫平、陈卫东、陈桂明四位法学家的精彩演讲。“三卫两桂”的讲坛阵容,特别的排列组合由《中国律师》杂志社策划发起的“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已经历时三年,先后在广州、佛山、太原、天津、昆明、福州、厦门、大连、长沙、南京举行了十多场,这次成都站是第十二…  相似文献   

4.
秋实 《中国律师》2005,(6):34-35
法律界的“同一首歌”——“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已经走过了三载春秋。从广州、佛山到太原、昆明、天津、重庆、福州、厦门、长沙、南京、成都、青岛,都留下了“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的声音和足迹。数以万计的律师与法学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江平、郑成思、梁慧星、王利明、贺卫方、周振想、陈卫东、张卫平、王卫国、陈瑞华、汪建成、田文昌、顾永忠……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次智慧的碰撞这是一次知识的传播这是一次理念的交流这是一次探索的跋涉法律界的“同一首歌”———“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已经走过了三载春秋。从广州、佛山到太原、昆明、天津、重庆、福州、厦门、长沙、南京、成都、青岛,都留下了“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的声音和足迹。数以万计的律师与法学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江平、郑成思、梁慧星、王利明、贺卫方、周振想、陈卫东、张卫平、王卫国、陈瑞华、汪建成、田文昌、顾永忠……这些享有盛名的法学家一次次出现在讲台上,与律师讲授他们最关心的法学热点问题、法律难点问题,办案焦…  相似文献   

6.
文心 《中国律师》2005,(3):30-31
对于一部电影或是一场演唱会而言,明星是票房的保证;而对于“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来说,到场的教授们则是凝聚人气的号召。大师的神奇之处莫过于有能力把常人难以设想的高谈阔论转化为名言妙语;让人茅塞顿开,津津乐道。从2002年开始,被誉为“律师界的同一首歌”的巡回讲坛走过了广州、佛山、太原、昆明、重庆、大连、福州、厦门、天津、长沙,于2005年1月8日至9日来到金陵故都———南京。走过十一个城市之后,我们看到已有江平、王利明、郑成思、梁慧星、贺卫方、张卫平、陈瑞华、赵旭东、陈卫东、汪建成、王卫国、张明楷、田文昌、顾永忠等2…  相似文献   

7.
我们怎样做律师?——也谈“我们为什么做律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过去的2004年,有些往事将随风而去,有些往事却并不如烟。并不如烟的往事自然给我们留下了记忆的证明:从年初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律师工作的重要批示,到年末全国律师协会在全国行业协会成就汇报展览会上的精彩亮相;从被誉为律师界的“同一首歌”的“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继走过广州、佛山、昆明、太原、天津、重庆、福州、厦门之后的第九站落地长沙到“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在美丽的古城合肥成功举办;从第15届亚洲律师协会会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到第3届全球主要城市律师协会会长峰会在上海聚首;从司法部领导提出地方律师协会领导全部由…  相似文献   

8.
严冬里的一把火———“巡讲”奏毕年终乐章受到央视节目的启发,由《中国律师》策划发起、起意于“心连心”、脱胎于“同一首歌”的“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第一讲于2002年4月20至21日在佛山、广州两地同时开讲并获得巨大成功。11月29日至12月1日、12月7至8日第二讲、第三讲先后在太原、昆明顺利举行,12月14日至15日,第四讲在天津市举行,700名律师报名参加,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贺卫方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卫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卫东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赵…  相似文献   

9.
燕子 《中国律师》2002,(6):35-37
央视有两档节目收视率极高、反响声极佳:“心连心”慰问团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让生活穷苦的百姓感受到了春天的希望;“同一首歌”演出组远赴海峡两岸、港澳地区,让离乡多年的游子沐浴到秋日的温馨。受央视节目的启发,起意于“心连心”、脱胎于“同一首歌”的“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于2002年4月20—21日在广东开讲。此次讲坛的举办得到了全国律协、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律协、广州市律协、佛山市司法局、佛山市律协等律师管理部门的支持,并得到了全国律协领导和地方司法厅、局和地方律协领导的关心。佛山市律协、广东省律协一向…  相似文献   

10.
2002年l2月14、15日,《中国律师》“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在天津宾馆举行。笔者作为一名律师,有幸参加了这次“讲坛”。课后收获颇丰,不吐不快。遂不揣浅陋,东施效颦,做古词五首,以记其事。  相似文献   

11.
此次“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于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太原湖滨会堂举行,是继2002年4月在广州开讲之后的第二站,参加讲坛的律师住满了湖滨会堂附近的7个宾馆,盛况空前。山西省司法厅梁淑云副厅长在开幕致辞中介绍说,“全省11个市地和省直所的律师除了极少数确实有事请假之外,全部参加了本次培训,人数将近2500名。这样的规模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前所未有的,在外省市律师培训也是少有的,是我省2000年律师大会1100余人的二倍还多。”看到这样盛大的场面,讲课的专家也激动不已。他们说,中国律师现在…  相似文献   

12.
陆静 《中国律师》2005,(5):29-30
讲坛之乐这是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这是一个不敢奢望的美梦……从最初与《中国律师》刘桂明总编讨论在成都开办讲坛的可能性,到得到成都市律师协会首肯,将讲坛纳入2005年度的培训计划,再到印发讲坛资料,通知省内各律师事务所、法院、高校……一觉醒来,居然美梦成真,我们竟可以借“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这一号称“法律界的同一首歌”的盛会在成都举办的良机,以协办单位的名义和来自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的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学院教师和学生们一起,亲身体会陈桂明、陈卫东、张卫平、贺卫方这四位国内顶尖法学家的学识与气度。两天的法律界同…  相似文献   

13.
张峰 《中国律师》2005,(3):32-33
2005年初南京的冬天有点冷,阴风怒号,日星隐耀。但是,置身于江苏高院的审判大厅里,却使人感觉到与现实气候反差巨大的温暖。因为这里是由江苏省律师协会、《中国律师》杂志社主办的“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南京站)的主会场。讲坛的举办时间是2005年元月8-9日;主讲人和讲坛题目是:北大法学院教授陈瑞华所主讲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改革和完善”、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所主讲的“律师职业与宪政制度”、人大法学院教授王利明所主讲的“我国物权法的起草与制定”。讲坛的人气鼎沸,我作为这些有幸参加的成员之一,先不管此次讲坛题目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2月7日~8日,“《中国律师》‘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暨云南律师培训讲座”在春城昆明举行,由云南省律师协会秘书长王官华主持。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郭华武致开幕辞。此次讲坛邀请的皆是法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德高望重、72岁高龄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的出席更是让与会的、占该省律师总数1/2的1200余名云南律师激动不已。在会上,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明楷细致地讲述了《刑法适用中的异常现象》;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激昂地演绎了《法治社会的建构》;国内、国外著名法学专家江平先生激越地《就当前…  相似文献   

15.
《天津律师》2002,(6):55-55
享誉中国律师界的《中国律师》“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12月14日-15日莅临津门。此次论坛由《中国律师》杂志社和市律师协会联合举办。是市律师协会为天津广大律师精心组织的一次培训活动。邀请了素有“法学六大卫”之称的“三卫”----专门研究法理学、比较法学、中国司法制度、法院制度的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卫方;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证据领域颇有造诣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  相似文献   

16.
7月1日,是一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日子,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2007年7月1日,不仅是党的86岁生日.也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光荣时刻。这一天,普天同庆,万众欢腾,各行各业都在用各式各样喜庆的形式祝贺。在江苏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采取了一种独具特色、别开生面的形式迎接7月1日。这家律师事务所是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95年1月,其间经历了南京三维律师事务所、南京新业律师事务所、南京金阳光律师事务所的合并.以及其他两所部分律师团队的加入和重组。12年的励精图治,12年的风雨兼程,圣典律师事务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内部治理结构科学、专业化分工合理、规范化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现有执业律师、律师助理近100名。在"服务、合作、创造价值"的圣典精神感召下,成功实现了"专业化、团队化、法律服务产品化"的又一次跨越。这种独树一帜的形式叫做"金陵法律讲坛"。这是一个叩响法治之门的讲坛,以"探究法律精髓、追寻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畅叙法治感言"为宗旨;以扩大律师与法学研究机构、法律共同体及社会各界广泛交流为使命;以推动法治进步、服务社会公益为己任;以国内知名法学大家为主角的公益性法学讲坛。2007年7月1日.首届金陵法治讲坛在南京水秀苑大酒店开坛演讲,首届讲坛以企业为视角,内容包括《证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中国”命题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最新理论命题,亦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还是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最新的问题域之一。法治重庆建设必须接受“法治中国”语境的“规训”,并贡献出重庆关于“法治”的“地方性知识”。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国家主导型区域法治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新的“理论试验田”。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91,(7)
“法律制度”与“法治”是法学中最常见的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术语。如何科学地理解这两个术语所反映的意义并正确地使用它们,对法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法律制度“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制”在我国古已有之。我国的法学著作和文献对“法律制度”的意义有几种不同的解释:第一,专指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规范总和,是具体的、小的  相似文献   

19.
“飞镖公司案”第一次引起轰动是在2004年4月至6月间。总部在深圳的深圳市飞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其在广州、佛山、福州、厦门、重庆、成都等地的近10个分公司同时被各地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各地经营场所的大批飞镖机被扣押,当时媒体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一片喊打声,广东频道在其网上称该公司广州分公司作为传销“钉子户”被执法部门查处!  相似文献   

20.
如今,以监督公车私用而闻名全国的“广州区伯”更有名了. 2015年3月29日,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公安分局证实,有一名广州籍区姓男子因嫖娼于26日被长沙警方抓获并处以行政拘留5日.这名区姓男子就是微博认证信息为“广州草根明星”、“广州公车私用监督达人”的广州人区少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