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城市灾害进行了分类,总结其危害性,并分析了城市灾害的致灾机制;阐述了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程序"四阶段"的关系及内涵;从城市灾害的预防和准备、灾害响应、灾后恢复与评价三方面对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加强防灾意识、灾害监测与预警、制定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是做好城市灾害预防与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城市灾害的响应工作应成立应急机构和指挥中心、启动应急预案、按照一定程序处理灾害,并及时认真对应急管理进行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城市灾害应急救援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国内外灾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我国应急救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国提高城市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的管理对策,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目前城市灾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消防部队面临的实施救援任务形势,分析了现行的城市消防保障体系中的不合理成分,强调了建设合理地市级消防战勤保障体系的意义,以建设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经济合理的消防保障体系为重点,对消防战勤保障大队进行了准确定位、设计了城市应急管理后勤体系的保障功能,综合消防战勤保障大队与城市应急管理后勤体系的功能与特点,提出了地市级消防战勤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自2012年北京“7·21”暴雨事件发生以来,全国多次发生由强降雨而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给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本文从城市内涝灾害的成因入手,反思了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即通过建立极端天气监测诊断预测系统和人群分布预警系统,坚持用正确的原则和标准指导城市建设,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惩罚力度,编制并定期演练城市内涝应急预案,加强各种专业救援团队队伍建设,提升对密集人群的疏散和管理能力,建立并完善城市内涝灾害保险制度等,不断提高城市内涝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游城市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长江之滨,光彩夺目。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十三五"规划中先后明确的全国18个重点开发地区和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并列,强调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覆盖。随后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切实提高城镇化质量。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引领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  相似文献   

7.
作为城市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应急文化是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相互作用在人们意识形态和活动规律方面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城市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辨析安全文化、灾害文化和应急文化的内涵,基于沙因文化层次理论,解析城市应急文化结构,分析城市应急文化与应急系统中其它要素的关系,明确其功能;对比分析国内外城市应急文化培育的重点,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及事件演化不同阶段的城市应急文化培育的关键因素,以及潜在假设层、外显价值观层和符号层制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司少先 《刑警与科技》2007,(9A):123-126
城市安全事故、灾害、突发重大事件多发和危害增加对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各类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在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应急响应辅助决策方面不可或缺。本文综述了目前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在城市应急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上的基本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公共突发事件的类型和性质,进而分析了这些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通过对城市数字模型和城市监控网可行性的探讨,提出了基于二者的突发事件确认方案。该方案作为城市中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前期的信息确认之用。通过城市数字模型和城市监控网的结合,使得突发公共事件确认更加及时准确。而准确的确认,不仅减少了误报,而且使得真正的突发事件得以第一时间的响应,应急处理措施得以快速的制定与执行。开展及时的救援不仅第一时间挽回损失,而且还可以尽量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面临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形势日益严重,建立合理有效的应急管理系统,有效应对各类城市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对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利用GIS技术研究建立城市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对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库的设计以及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主要作用等进行了详细探讨。利用本系统可以进行数据收集,分层显示与专题查询,城市突发性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实时灾情评价、动态模拟,应急管理与资源配置,应急信息发布以及统计、报表和专题制图。系统立足于实际应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都市应急疏散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如近日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工业事故以及潜在的恐怖袭击等严重威胁都市人民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性事件,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安全地进行大规模紧急疏散高密集人群。实施科学的应急救灾策略,是减少灾害(事故)后果严重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时变动态流的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最短疏散时间为目标函数,同时对疏散路径、疏散目的地以及疏散开始时间进行优化。并以此优化模型为基础,初步建立了基于GIS的大规模应急疏散系统。该系统可以模拟优化各种灾害条件下最优应急疏散策略,为政府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和城市防灾规划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系统可用于城市应急规划设计和实时应急管理指挥。  相似文献   

12.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经济中心迅速向城市集中,高层建筑栉比鳞次。高层建筑因楼层高,疏散救援困难,一旦发生事故灾害,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近年来,发生在高层建筑的灾害灾难大大增加。面对灾害的突发性及复杂程度,面对因灾情导致现场环境极度破坏,救援人员无法深入灾害现场展开救援等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通过科技手段防灾救灾,完成人力所不能及的任务,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防灾体系,使高层建筑安全有保证,发生灾害时,救援及时有效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应急防灾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收缩城市作为一种全球性、地方性、复杂性、多维性的现象,逐渐引起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基于此,论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9座地级市为例,从经济、人口、空间地理、行政4个维度出发,通过2008-2017年各城市统计面板数据、灯光遥感数据DMSP/OLS的采集,初步建立了由44项潜在反映收缩城市特征的指标组成的识别体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无监督学习中的K均值聚类算法与定量方法中的因子分析等方法划分了城市类别,并通过定性分析初步探究了其中收缩城市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根据论文最终构建的收缩城市综合识别体系对所研究城市的考察,肇庆、江门、惠州属于"人口流失型收缩城市",具有低城市扩张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第二、三产业就业水平等特点。此外,(1)深圳、(2)广州、(3)珠海、中山、东莞和佛山,分别被划分为(1)"全面型扩张城市"、(2)"空间稳定型扩张城市"和(3)"稳定型城市"。而自然条件局限、地区政策引导缺位、区域内基础设施不配套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是该地区收缩城市出现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科技是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从国际视野审视发达国家的灾害应急管理,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认真思考和总结发达国家灾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经验,将有助于中国灾害应急管理科技保障平台的构建与完善。文章针对我国应急管理科技保障现状,特别提出了当前及今后大的战略思路和工作重点:首先,要为完善灾害应急管理提供科学认知;其次,要为提高完善应急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第三,要为提高完善灾害应急管理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技术的支持;第四,要建立健全共享信息的灾害应急管理科研体制。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竞争与冲突,是中国城镇化和都市化发展所面临的新型城市治理问题。城市家养动物的自由行动,也面临着城市空间的竞争与冲突,是一个特殊而有趣的问题。随着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宠物与人的关系属性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借鉴美国地方法令对城市家养动物的政府规制、放松规制,研究其城市动物的许可、疫病控制、动物分类、动物拴缚控制、行动自由区域的划分、脱拴狗公园的设立和运作机制等经验,有益于丰富对中国城市家养动物政府规制的反思,提升动物福利,促进城市动物行动自由,保障社区安全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问题】基于尺度跃迁理论,地方政区是空间和权力尺度关系的耦合,地方政区治理要实现"空间—权力"动态匹配。基于此,地方政区实现"空间—权力"尺度匹配的空间治理模式有何表现?导致治理模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的发展导向对地方政区空间治理提出何种新的要求?【方法】以珠三角地方政区为例,通过尺度跃迁理论对地方政区空间治理模式进行剖析。首先,以"空间—权力"两个尺度要素的关系,构建出尺度跃迁理论与治理实践之间的逻辑联系。接着,通过分析珠三角地方政区治理案例,总结在"空间—权力"配置之下不同的尺度跃迁路径及其中的差异原因。【发现】地方政区空间治理行为中的行政区划调整和行政制度创新分别代表"空间—权力"配置差异下的刚性与弹性两种尺度跃迁模式。模式选择与城市的发展路径,及其所处的城镇化阶段和区域格局息息相关。在新时期下,地方政区空间治理的实践方向逐渐发生转变,这体现了治理思维从刚性"空间管治"向弹性"制度设计"的深化。【结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珠三角地方政区空间治理行为应朝着尺度的整合、尺度的共享以及权力尺度的规划转化这三个方面进行变革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区域公共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也对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城镇化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过程,过去几十年,传统城镇化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片面强调经济活动、人口地理、土地的城镇化,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偏重数量和速度而忽略了质量和效益;有失公平缺乏包容,农民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组织机制,响应计划,指挥体系与技术措施等内容。概括了国内外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指出现阶段城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可遵循的模式。从系统结构.运行机制.功能组成等方面,对基于统一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平台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建立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和组织结构。提出要进一步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应急管理及救援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充分发挥现有的技术优势并结合我国城市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该系统的结构和组织实施方案。为解决城市应急管理和救援行动的实际需要提供参考。 由于原文篇幅较长。本刊从本期开始连载。敬请垂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背最 中国正处在城镇化浪潮中,政府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20.
正城镇化建设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目标,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城镇化建设并不是纸上谈兵,更需要落实到具体举措中去。支撑城镇化建设的是大量人员、资金、资源的集中,这种趋势带动了社会快速发展,但也会给城镇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管理压力,如何解决有效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安全管控问题,例如食品安全监管、车辆交通行为管理、城市停车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