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勇 《理论月刊》2012,(4):13-16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共同浴血奋斗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红色文化形成的源头和基础,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产物和结晶;红色文化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诉求和有效载体.在当下,弘扬红色文化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共同的根本目的,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国社会变革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就是要我们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传国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孕育而成的红色文化,是当前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组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党领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意义上,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世界优秀文化,创造的红色精神和红色资源的总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红色记忆与红色精神、远大理想与现实奋斗,这三者是构成红色文化叙事结构的核心元素。新时代需要发挥红色文化叙事的导向、凝聚和传承作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精神指引,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守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民族独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等不同时期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机关后备力量的主阵地,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针,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独有的文化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共产党肩负使命的力量之源。永葆初心本色,就是要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  相似文献   

7.
闫红波 《传承》2014,(2):44-4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集中体现,具有自身生长的历史时空和独特的精神品格。针对海南省定安县对红色文化漠视和对革命遗迹保护不力的情况,对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开发现状,可为当地红色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群众》2020,(19)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江苏是红色资源大省,红色资源分布广泛,内容涉及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和历史缩影。充分挖掘利用这座精神富矿,运用红色文化开展党性教育,可以让广大党员触摸历史、感悟历史,增强党性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提高党性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2)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发展最艰难的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优秀先进分子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了影响社会发展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德育行为具有深远影响,对当代德育课程具有指导作用,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2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这是保证共和国行稳致远、永不变色的关键。共和国颜色的"红"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建了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及其进行的事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其二,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观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其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民主自由。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试论红色廉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宏 《党建研究》2011,(10):45-47
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孕育、产生、发展的具有廉政内涵的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战争年代凝聚了人心,提高了革命队伍的战斗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仍然发挥着强大凝聚功能.对科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建琼  张征 《创造》2019,(6):43-4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等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红色革命精神。作为中共云南省一大会址的芷村查尼皮地处偏远山村,有着辉煌的历史,而今却面临脱贫攻坚的难题。笔者认为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来推进查尼皮脱贫攻坚是一条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21)
正一个个红色地标,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执政党。我国每一个红色地标都见证了中国革命曲折历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舍生忘死、赴汤蹈火的伟大牺牲、伟大贡献。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4.
余义文  肖榕 《传承》2013,(11):68-70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道德以及现阶段的德育教育均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大学生出现了道德失范等现象。红色文化可以从顺应潮流指引德育大方向,结合实际扩大德育教育范围,重视实践丰富德育教育途径等方面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内政治文化是在一定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与发展的,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发挥着规范、引领和导向作用。红色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活水。认真汲取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刻阐释和准确把握以革命理想、忠诚担当、牺牲精神、红色基因为核心的红色文化精髓,对于促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建秀 《前沿》2012,(12):150-151
红色文化是我国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道路上创造出来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具有时代性、教育性、艺术性与民族性等特点。由于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因此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新时期红色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及其实施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研究,让红色文化能够真正实现思想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肖榕 《传承》2013,(13)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道德以及现阶段的德育教育均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大学生出现了道德失范等现象。红色文化可以从顺应潮流指引德育大方向,结合实际扩大德育教育范围,重视实践丰富德育教育途径等方面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奋斗史,是青年人文素养培养的"活教材"。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和奋斗故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进一步提升当代青年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粟超 《重庆行政》2021,(6):98-1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1]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数量巨大、特色鲜明,是巴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国的红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增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红色文化的传播力,能激活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发挥红色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巴蜀文化影响力号召力,全面提升巴蜀两地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东北地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东北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资源。本文在对东北地区显性、隐性红色文化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当前东北地区红色文化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阐释东北地区红色文化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刻价值意蕴;指出两者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效措施,以期达到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