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9年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并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中国古语有云:"变则通,通则久。"民心相通是最深入、最长久、最基础的互联互通,对于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特别是破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赤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2.
<正>正是一年春好时,八方宾朋来相聚。2019年4月25日,雨后初晴的北京蓝天澄碧,纤云不染,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在庄严大气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民心相通分论坛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2场分论坛之一,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7家单位协办,来自五大洲61个国家的130多名外宾出席了分论坛。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本次分论坛以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交流在过去几年蓬勃发展,为推动政策沟通、增进民心相通、促进务实合作发挥了独特作用,日益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自成立以来围绕智库交流工作进行努力探索,在开展政策研究、传播合作理念、助力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4月25日尊敬的莫桑比克总统纽西阁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这春和景明、万物生辉的美好季节,很高兴同大家相聚北京,共同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以及各协办单位,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倡议6年来,我们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得到有关各方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迄今已有125个国家和29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上,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很早就已经开始了相互交往,通过易货贸易交换丝绸、陶瓷、黄金、象牙等货物。当时这些交换都是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下进行的,实际上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此外,莫中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在1858年前后,就曾有一批中国人(大约30人)到达了莫桑比克北部的莫桑比克岛并在那里生存繁衍至今。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的主题——"共促民心相通共话民生合作共创美好生活",不但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新型全球化方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民心相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与其他旧的全球化方案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不是推动制度变革建设一个好的政府,而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交流和累积共识是"一带一路"的治理之道,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朋友圈"建设的强大动力。在理论上,社会网络运作模式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理论框架,有着强大的理论潜力和治理效能。在实践上,人文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应按照区域合作架构的紧密程度,建立由联通度、熟识度、参与度、治理度和认同度五个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以此系统测量民心相通建设的总体进展和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7.
经过5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完成总体布局,民心相通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奠定了基础。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民心相通建设的"关键基础"作用更加凸显,但同时也面临个别区域重视程度不足、建设意愿不够、建设手段有限等问题和客观困难的制约。民心相通建设要挖掘后发优势和潜力,使自身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增长点和新亮点,同时也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重点处理好几组关系。  相似文献   

8.
民心相通继承和贯通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开放与合作的必然选择。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民心相通以其"人民为主体"的理论特质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民心相通具有和平理论的属性,是以缔造国家间持久和平为导向的重要理论创新。推动世界各国摒弃冷战思维、超越零和博弈、实现和平共处与互利共赢的关键在于凝聚民心与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全球治理政策是否可以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其决定因素就是民心相通。确立民心相通这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原则,有助于打通多领域、多层次外交的内在联系,为多种外交形式的实践提供政策指导,并使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共有来自61个国家的政党、政府、国际机构、社会组织、媒体、智库、企业负责人和普通民众代表等共230余人出席会议。在中联部部长宋涛发表主旨演讲和嘉宾致辞结束后,中联部副部长王亚军主持分组发言环节,这一环节共有18位与会中外代表分两组围绕民心相通如何更好助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如何在推动民心相通建设中发挥作用展开讨论。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0.
民心相通是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而人文互通是民心相通的应有之义。"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推进5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互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人员往来增多,项目、平台、机制建设成效显著。不过,目前"一带一路"人文互通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展望未来,进一步加强人文互通应注意统筹区域均衡,深化国别研究,有意识地构建人类共有价值观和融通中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加深世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商业产业与文化融合的方式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打造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和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作为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澳门有独特历史,以多元文化共存为特色。旅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澳门主动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化人文交流,助力民心相通,全力打造旅游休闲中心,使澳门成为民心相通的纽带和沿线各国人民真诚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央政府支持澳门特别行政区加快打造旅游休闲中心,把"一带一路"建设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打造旅游教育培  相似文献   

12.
<正>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的主办方——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在各方热切期待和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今天上午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过去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在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明确了下一阶段合作的方向和领域。一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5月14日,来自五洲四海,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中外嘉宾,迎着初夏的朝霞赶赴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吸引他们齐聚一堂的正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对三年多来倡议的实践成果做一个总结,对未来实施做进一步规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高峰论坛六大平行主题会议之一,以"共建民心之桥,共促繁荣发展"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14.
周边是中国从地区大国向世界大国真正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新时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周边外交思想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精华,继承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领导人外交思想,有利于改善中国在周边国家的形象、构建新型周边国际关系和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在积极运筹中争取周边战略主动,全面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周边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周边外交的实践布局。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5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党作为国家内外政策的源头,作为民意和舆论的引导者、塑造者,尤其需要发挥特殊优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充分发挥政党的政策沟通"定盘星"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已经成为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28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61个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委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路线图正式出台,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经济贸易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和重点。评估"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政治、安全、经济和道德法律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如何从观念、机制和政策等方面进行应对与治理是较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组织对外开展民生合作和国际公益活动,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要服务好社会组织"走出去",必须进一步提升中国外交的统筹协调能力。通过政府对社会组织相关活动的政治引领、在多边外交中与社会组织的立体配合、加强对社会组织海外活动的本地支撑等,社会组织的国际活动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开启了中国对中亚外交的新时期,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进入黄金时期。中国的中亚外交与中亚国家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高度契合,因应了中亚区域治理的迫切需求,对中俄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协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未来中国的中亚外交仍面临良好机遇,但也不应低估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积极推进与中亚国家关系转型升级,努力把中亚打造成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样板。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为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在推动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与清华大学4月27日在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第28届万寿论坛。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意大利前总理马西莫·达莱马,尼泊尔共产党中央书记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