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1月16日,海南省水务厅、应急厅、气象局在海口联合举行"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新闻发布会,指出将推动海南防灾减灾信息实时化向智能化发展,推广"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到乡镇基层,并加大平台的公众服务力度。"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整合共享了36个厅局涉灾信息数据,是多级多部门业务协同、全省上下联动、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平台。该平台的视频会商、水  相似文献   

2.
地方传真     
<正>甘肃省:出台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近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甘政办发[2017]46号)。《规划》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分析了"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强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新要求,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有力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  相似文献   

3.
防灾是关键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综合减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国际减灾十年"也曾经提出过"防灾优于救助"的理念。如果我们把减灾分成防灾、抗灾、救灾三个部分的话,防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之所以如此,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理念,为我们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编制之前,我国共出台了三部防灾减灾规划。从"减灾规划"到"综合减灾规划"再到"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三部规划的名称经历了沿革与转变。在一定时期内,这三部规划从战略高度上对国家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指导了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这三部防灾减灾规划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更好地理解各部规划的内在联系与内容上的沿革。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以来,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江西省民政厅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作为实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三个转变"的重要抓手,科学谋划,健全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打造基层综合减灾工作的江西品牌。2011年,江西省部署开展了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2016年,大胆创新,先试先行,率先开展了全省综合减灾示范镇(街道)和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目前,全省共创建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甘肃省坚持应急救灾和常态减灾相结合,围绕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条主线,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成功应对陇南"8·7"暴洪泥石流灾害,扎实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围绕政策创制,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甘肃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将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安徽省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优势,始终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按照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要求,着力从健全机制、创新举措、注重实效等方面下功夫,在严把质量关口的同时,鼓励多方参与,努力做到六个"转变",不断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引向深入,全面提升基层社区减灾能力和水平。提高认识站位,由"单一管理"向"综合社会治理"转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  相似文献   

10.
<正>多少年的风雨兼程,终让2016年成为防灾减灾新的里程碑!"一个国情""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四个力"……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关切与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与部署,都体现在这一系列关键词中——201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自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28日赴河北唐山市考察时发表的讲话掷地有声。他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3,(11):60
在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统一安排部署,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积极拓展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为了宣传纪念日主题"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邀请杨澜、陈鲁豫、鲁健、杨丹、黄奕等防灾减灾宣传大使,拍摄"5·12"全国防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5月12日,我们将迎来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在历年来的防灾减灾救灾实践中,尊重科学和依靠法治缺一不可,成为做好减灾救灾工作的有效保障。"科学减灾"要求我们一要养成科学思维,二要普及科学知识,三要应用科学技术;"依法应对"要求我们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二要依法依规减灾救灾,三要强调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提高全社会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统筹部署、纵深推进、全面发力,积极推动我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一年来,体制机制改革工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皖政办秘〔2016〕242号)。《规划》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全省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主要成就,认真分析"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  相似文献   

15.
刘树生 《中国民政》2014,(6):48-48,50
<正>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十二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坚持"预防为主、防救并重"的思路,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具有沙市特色的"三个三"社区减灾工作模式,成功创建了11个市级、7个省级、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借鉴。一、健全三支队伍依托社会力量抓减灾一是以社区居民楼栋为单位,依托"一长三员"队伍抓减灾。沙市区在开展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是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的省区,每年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改革意见》)出台后,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发挥减灾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救灾主体责任、统筹综合减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关口前移努力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础我们紧紧围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总  相似文献   

17.
正知识与技术一样,在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2019年12月,第三届防灾减灾知识服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进展、"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防灾减灾实践和大数据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等进行了探讨,进一步促进了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作为今年国家"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5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重要会议     
《中国民政》2014,(6):4-4
<正>第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今年5月12日是第六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作为"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5月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深入研究联合国《2015年后减灾框架(HFA2)》,探讨全面深化改革与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民政部副部长、国家减灾委秘书长姜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