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搬迁后,不仅能靠开诊所赚钱,而且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爬到陡坡上干农活,起早贪黑才能得个温饱。"谈到移民搬迁,思南县张家寨镇街道居民何王峰连声赞好。之前,何王峰一直在张家寨镇塘坝村居住,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出门就爬坡,用水要走很远的路"。如今,一家人搬到"移民街"上住,"用水用电、交通出行等各方面都方便多了"。  相似文献   

2.
张恒 《当代贵州》2017,(45):16-17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对标中央要求,贵州始终围绕脱贫抓搬迁,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3.
《江淮》2006,(10)
2004年2月,徐勇从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被选派到涡阳县城东镇刘寨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5年2月,刘寨村与刘旮旯村实行并村,徐勇担任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旮旯村有3500多人,4400亩耕地,以前村集体收入是空白,曾多次发生群众集体上访,干群关系紧张。徐勇通过调研走访,很快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目标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期以来,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肩重托、敢担当,守着艰苦不叫苦,带领群众炸石造田、种植金银花,挑战石旮旯的英雄壮举,彰显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3月9日,是个周末,一批身着白大褂的解放军医务工作者走进银川市兴庆区良田镇和顺新村,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医疗扶贫济困"为主题的义诊活动,为当地村民做现场免费检查诊疗。银川市兴庆区良田镇的和顺新村是自治区生态移民新村,200多户农民群众是春节前刚刚从南部山区彭阳县搬迁到这里的。  相似文献   

6.
李坤 《当代贵州》2012,(17):30-31
凤冈县曾经无事不办酒,"吃酒"成风。"限酒令"纠歪风,树新风,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酒席多到变了味"很难想象,凤冈县曾经的酒席多到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程度。记者带着几分好奇,进行了实地走访。"去年,我光是‘吃酒’就送出去了8000多元。一年酒席不断,没钱了就卖粮食,卖完粮食就借钱,欠的债过年的时候卖了一头肥猪才还清。"谈及"吃酒",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初的铜仁地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十二盘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和光棍村。山高水浅石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这是当时村里流传的民谣,也是当地环境恶劣、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威宁自治县牛棚镇发洪村居住着汉、回、布依、彝等多个民族,在那里曾流传“山高坡陡石旮旯,红苕洋芋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婆娘生娃娃”的民谣,足见其自然条件之恶劣。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有一个带领村民共同富裕,圆了村民小康之梦的回  相似文献   

9.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的工作目标,惠水县移民搬迁干部努力让群众"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陈哥,你家不是停电,是空开跳了,推上去就行。""我不懂这个玩意,只有找你啦。"1月4日上午9点,何安艳和记者刚碰面不久手机就响了。电话那头是住在惠水经开区明田安置点53岁的居民陈正智,他家停电了。还没来得及接受采访,何安艳便赶往陈正智家中。  相似文献   

10.
早在民进党上台之初,台湾各地就开始了清除蒋介石铜像的活动。高雄地区经过几年搬迁,绝大多数蒋氏铜像和雕像已被当局以各种名义扳倒或炸掉了。由于台湾当局搬迁蒋介石雕像和铜像的指令是在全岛范围内进行,所以废弃的蒋氏铜像越来越多,最后只好把来自全岛各地的蒋介石铜像都集中到桃园县一座公园里去。  相似文献   

11.
2017年元旦,家里人聚得格外齐,就连在外地工作的二叔和姑姑都回来了。父亲提议,趁此机会拍一张"全家福","正好把原来那张换掉,都快40年了"。父亲说的那张"全家福",打我记事起就一直挂在客厅的墙上。随着我们家几次搬迁,它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位置,如今都有些泛黄了。"确实该重拍一张了,现在咱们家添人进口,孩子们也都长大了。"  相似文献   

12.
大关村属罗甸县云干乡,坐落在麻山腹地怪石林立的重重石山之中,缺水缺土,属石漠化很严重的喀斯特山区.被认为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区域”。全村260多户、10OO多人口,散居在60多条山沟里。12年以前,全村仅有零星分散的48亩薄田、1081亩老干地也分散在180多个陡峭的石旮旯里。人们长年在一条条石缝里撒上几粒包谷种籽,辛苦一年,只够半年糊口,人均吃粮仅13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到50元。1984年,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何元亮召集党员开会:既然我们守着这片土地,就不能陪着乡亲们守这份苦。苦熬不如若干!劈石抠上也要砌出梯田。不信干…  相似文献   

13.
搬迁带来新生活"搬到新村后,我们住上了新房子,心里甭提多高兴!"望谟县桑郎镇百花河移民新村的苗族村民杨胜辉高兴地说。杨胜辉一家,以前是望谟县昂武乡高潮村的贫困户,住的是茅草房,冬天寒冷雨天漏水。不仅如此,房子还"挂"在半山腰上,存在严重地质隐患。今年,杨胜辉一家搬进63多平方米的新家后,不仅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屋后还留有建猪圈的空地,门前一条宽阔的公路,通向312省道。  相似文献   

14.
学会舍弃     
《学习导报》2011,(4):47-47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块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块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块最精美的就够了。"  相似文献   

15.
学会舍弃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块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块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块最精美的就够了。"  相似文献   

16.
正五月,从灵武市区出发,车子行驶30多公里就到了郝家桥镇泾灵村。泾灵村的居民是2012年从泾源县六盘山镇的花果、板沟等村整村搬迁过来的,6年来,记者曾三次采访泾灵村,每一次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移民们生活的变化令人欣喜。勤劳致富泾灵村人原居住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出去打工往来出行困难,村子离乡镇有15公里,出门没有交通工具,打工者常常徒步8公里到有公路的地方才能搭上车。现在搬迁到泾灵村,走出  相似文献   

17.
“亮子,你去通知月子,下午村民会上你俩抓阄吧。”旮旯村妇女主任连洁显很无奈地对本村侄子肖亮子说。亮子“嗯”了一声,就一颠一颠地通知张月子去了。旮旯村属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地带,偏僻闭塞,山大沟深,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水资源极其贫乏,且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最近妇联实施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着力解决北部山区的人畜饮水问题。旮旯村被分配了投资新建两口母亲水窖的名额。但村上20来户人家,给谁好呢?  相似文献   

18.
论大关精神     
贵州省罗甸县麻山腹地的大关村,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是一个被认为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区域。1984年以前,全村人均年口粮仅130公斤,年纯收入人均不到50元。大关人没有向困难低头,在党支部书记何元亮的带领下,奋起向贫困宣战,12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劈石造田,在乱石磷峋的石旮旯中建成高标准稻田918亩,实现人均基本农田0.8亩,其中80%是旱涝保收田,从而基本摆脱了贫困,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很好地总结大关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黔中文脉     
吴之俊 《当代贵州》2012,(21):30-31
安顺四境不与外省接壤,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这方山多林木、土宜五谷的大地上活动。聚族而居的先民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体验苦乐,郁积感受,善造奇境,善讲故事,创造过大量"备人鬼之态,兼真幻之长"解释人类的起源、演绎历史事件的本土文化,从"好巫鬼,多禁忌,畲山为田,无蚕桑,颇尚学问,少威仪,多怯懦,寡蓄产,较诸郡为贫"的记载里,不难证明,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先民们这些"精魅亦通世故,神魔皆有人情,聊托物以幻化,寄至情以奇想"的文化事象,大都被历史的长河湮没了,目前所能看到的多半是明、清两代的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20.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牵扯面大,工作难度大。近年,国家建设项目中涉及到永胜县8个乡镇126个村民小组3万多名群众的搬迁安置。如何让移民群众搬得出、住得下、富起来?永胜县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探索。该县县委书记张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就不讲了,你们还是去听一听我们的机关干部怎么说,乡镇、村组干部怎么说,群众怎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