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奇凡 《当代贵州》2013,(19):42-43
铜仁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铜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部署,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  相似文献   

2.
顾明杰 《当代贵州》2008,(17):34-35
作为旅游资源富集的铜仁地区,要促进文化旅游实现历史性新跨越,关键是要形成旅游特色品牌,把“梵天净土、桃源铜仁”这篇文章做深做透。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9,(12):1-1
为强力推介“梵天净土 桃源铜仁”文化旅游形象品牌,丰富钢仁地区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加大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梵净山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吸引国内外游客来铜仁地区观光旅游,促进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娴  蒋兴勇 《当代贵州》2012,(28):32-3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缺乏内涵,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市场活力。按照国发2号文件的要求,致力于“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务院文件第一次以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来定位一个省的文化与旅游发展,这既为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平台,也为贵州文化旅游发展创造独特市场品牌,营造了良好环境。当前,“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时代要求。贵州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已成为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5.
根据太原市委的战略部署,小店地区将会建设成为太原、山西乃至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汾东新区。传承晋阳文化脉络,发展现代汾东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促进,为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太原市将把汾东打造成为以城市文化为核心,引领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文化四位一体的现代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的体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助推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发展文化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铜仁加快文化建设步伐,就是要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精品,以文化凝聚发展力量,以文化提升群众幸福感,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发展硬实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文化,最高层次的旅游境界,是在对山水的欣赏、风光的感受之上,对景点的文化精髓的深刻体会。贵州是全国战略布局中的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目前,我省正在抓紧编制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规划,着力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具有丰富独特旅游文化资源的铜仁如何乘势而上,实现文化旅游业的率先突破、后发赶超,本刊记者采访了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庆丰。  相似文献   

8.
胡伯俊 《新湘评论》2009,(12):17-18
近年来,我们站在富民强省的高度,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用国际化的视野、世界眼光谋划文化发展,像抓旅游一样抓文化建设,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张家界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2008年,全市文化经营单位达到1800多家,从业人员23000多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文化产业已成为张家界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胡伯俊 《学习导报》2009,(12):17-18
近年来,我们站在富民强省的高度,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用国际化的视野、世界眼光谋划文化发展,像抓旅游一样抓文化建设,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张家界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2008年,全市文化经营单位达到1800多家,从业人员23000多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文化产业已成为张家界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把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作为贵州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文件指出,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一战略定位,正如栗战书书记所说,"为贵州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铜仁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分布与发展现状,响亮提出打造“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预示着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已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下一个十年定将迎来骄人的鼎盛与繁荣。  相似文献   

12.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9):20-21
依托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生态资源,铜仁市确立“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规划建立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欲识铜仁近,奇山满眼生。”这是清代大儒郑珍沿锦江大峡谷乘舟进入铜仁境内后的咏叹。关于铜仁,贾平凹《说铜仁》这样解读:“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铜仁市将旅游业作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产业,以梵净山景区为龙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提出的政策依据国发〔201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贵州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即将贵州打造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意见》明确了"梵天净土"这个品牌,也确立了梵净山景区的旅游定位。因此,如何建设梵天净土文化旅游创新区,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必须思考的问题。进入旅游"质量时代",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已成为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梵净山与乌江是贵州两大文化圣地,有着富饶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山一水的孪生文化,传承、演绎和丰富着贵州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化个性的差异性上,这对孪生文化又彰显出各自的文化魅力。在文化发展的殊途同归上,以梵净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思考乌江思南旅游文化的发展,透视旅游文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6,(4)
正去年以来,甘肃省平凉市委、市政府把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挖掘崆峒山、西王母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强化融合理念,实现资源共享,统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互动互补、互促互利,使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开发资源潜力。平凉市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以崆峒山道教、西王母远古、古成纪寻根、皇甫谧医学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有首批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等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视野下的铜仁文化旅游形态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旅游产业结构日臻完善,正在从过去单一的观光型向度假型、休闲型、商务型多元、立体转变。现实有证,铜仁的发展,注定要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里找到支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正>但凡到过铜仁的中外游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是你一生不可不去的地方。随着铜仁旷世奇秀的天然美景走出深闺、走向世界,悠久灿烂、绚丽多彩的铜仁民族文化也正走出大山、走出国门,受到海内外人士瞩目。2014年,铜仁市按照"文化旅游宣传年"的工作部署,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挖掘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了一批以"印象梵净山"为主题的民族歌舞乐节目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戏剧作品。这些文化节目不仅频频亮相上  相似文献   

18.
付松  刘文 《当代贵州》2012,(14):10-11
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民族文化土壤,黔东南州正在成为一片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的沃土。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把贵州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黔东南如何抓住机遇,着力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李飞跃。文化建设亮点纷呈《当代贵州》:李州长您好,近年来,黔东南州在文化产业工程、文  相似文献   

19.
周涛 《先锋队》2012,(10):41
武乡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奠定一定的基础。今年2月18日、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和省委书记袁纯清亲临武乡调研,并就文化与旅游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对武乡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武乡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陈坚 《当代贵州》2012,(21):10-11
当前,安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国发2号文件把一些事关安顺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实施,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成的大事将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对安顺实现提速发展、赶超跨越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黔党发15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加快安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进入了全面启动、深入实施的新阶段,把安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把安顺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定位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的政策机遇,发挥安顺生态环境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安顺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提速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