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晨 《法制与社会》2011,(16):26-27
毕业季又近,“后毕业时代”的话题也再度进入公众视野。走出校园,求职难、租房贵、生存压力大等成为每个年轻人必经的人生考验。相关调查显示,57.21%的“后毕业时代”被调查者感到有一定压力,26.12%有很大压力;其中,59.95%的被调查者靠自己找到了工作,31.84%的人通过亲戚或朋友介绍找到工作;61.19%的人认为,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另据调查,94%的“后毕业群体”曾产生过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2.
如果杨仁旺愿意,2004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时,他完全可以顺利在京落户,按部就班地评职称、买车、买房,为孩子落好北京户口,成为家乡人羡慕的“北京人”. 后来,他再次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回到北京的中学任教.不在乎户口的“后遗症”正在这个年轻人身上逐渐显现:买车,买房,送孩子上学,都因没有北京户口波折重重.  相似文献   

3.
“知青作家”对于他们“革”中的“知青”身份有着强烈认同,而对作为“知青”前身的“红卫兵”身份却着意回避,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在刻意“剥离”其历史身份中的“革命”内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历史反思的巨大局限,这一状况,与意识形态,历史转型以及他们的个人生命周期和身份认同历史均有重大关联。“知青作家”只有“正视”并且深刻反思其早期的“革命”身份,才能为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份形象和话语体系的重建确立一个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为圆当官梦,教授去“扶贫” 黄保勤.1950年出生,1969年初中毕业后通过当兵走出农村,曾先后在总后汽车24团服役,西安政治学院学习。后在总后汽车管理学院、北京军区后勤干部学院任教员。  相似文献   

5.
一个很有东北特色的名字,一个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男子汉——屈长春,1957年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毕业于吉林省政法干校。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和那些历经磨难的前辈相比他是个幸运儿——没有经历足以使人毁掉一生的政治运动。可是;他却清楚地知道中国律师曾有过二十年夭折的悲怆历史;他清楚地看到过那些鄙视律师的偏见;他清楚地知道地处东北偏远地区的家乡人对法律的陌生;他也清楚地看到过当事人冤屈的一张张苍白无助的脸。于是,他在众多的职业中坚定地选择了律师这个“不幸”的职业。这个喝松花江水长大的男子汉…  相似文献   

6.
程久军,岚皋人,1983年毕业于汉中师范学院,在岚皋中学任教至今,先后任过教研组长、教务主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校长。在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高度敬业精神,终于使他成为誉满大巴山的教育专家。自他于2002年担任校长后,岚皋中学便获得省级“文明校园”称号,市级“高中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在20多年中,他获得的殊荣无数,如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模范共产党员,岚皋县“十佳科技人物”等等。  相似文献   

7.
全球每天有17亿消费者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该产品平均每秒钟能售出1.94万瓶.但它却在罗马尼亚遭到冷遇:该同40%的年轻人在一个月内没有购买该产品.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2017年5月前后,可口可乐公司经过多轮头脑风暴后,抛出了一份精彩创意一音乐节瓶.罗马尼亚的年轻人钟情于音乐节,可口可乐公司在包装上融入音乐节元素:在瓶身上设计出8款可以撕下来的“腕带”,并通过公司为了活动而特制的一款APP进行扫描条码,获悉中奖信息.中奖的幸运儿可以凭借这条腕带出入罗马尼亚各大音乐节,没有中奖的消费者可将腕带作为个人装饰品使用.  相似文献   

8.
盗金库竟为“爱”我叫陈智丽,今年45岁,入狱前是岳阳市农业银行云溪支行文桥分理处业务主任。高中毕业后,当“知青”下过乡,返城后招工进了银行,当过会计,被评过先进,入过党,当过“长”。我这样一个被领导信任、群众看好的金融工作者,却因一时鬼迷心窍,利用职务之便,伙同情夫共  相似文献   

9.
《归来》,《归国》,《一代天骄》,《氢弹之母》等等──知青们向我讲述我写的故事──1973年正月初出狱后我回到大围山区,回到生产队,回到我那座东倒西歪的土砖屋内。周围的一切没有什么变化。那是一个停滞的时代,除“阶级斗争”的由头和手法不断翻新外,其他东西原封不动。女知青急剧减少,都嫁人去了,男知青却还“残留”着一些。他们纷纷来看我,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示对我的关心和同情,送给我木炭、木柴、蜂蜜、大枣、食油和钱。知青组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具被某些社员搬走了,我得一件件讨回来。他们一般都还通情达理。三年牢狱生…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行政处罚的对象、内容与种类杨解君杨解君原名张泽想,男,1963年12月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考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1984年转入新恢复成立的中南政法学院。198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考取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1.
1976年从山西农大毕业的王银泉自愿回到生他养他的贫困地区──忻州地区。20几年间无论是在学校任教、还是在公安部门任办公室主任、在中共五台县任纪检委书记、在忻州地区任司法局副局长,他始终信奉“我任这个职,就要尽这个责,这工资是人民给的,不能白吃人民的饭”这一诺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造了一个个影响省区乃至全国的工作业绩:省公安厅授予其三等功奖章;因倡导减轻农民负担公证工作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进行专题报道;率先提出并亲自组织实施干部学法用法“合法证”管理制度以及在全区开设中小学法制课,在全省…  相似文献   

12.
再忆西柏坡     
西柏坡偎依在滹沱河北岸,前临柏坡湖,碧波悠悠,水光潋滟;后靠柏坡岭,满山青翠,松涛阵阵,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个山水相依的小山村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我也算是一个幸运儿,  相似文献   

13.
日前,北京市顺义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以“办证”为名骗取学生钱财的诈骗案。被告人周某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黑龙江、北京等多所大学任教,2000年被评为教授。其在北京某学院任教期间,谎称有朋友能够办理“普通话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记者上岗证”“人力资源技师证”“涉外秘书证”等证书,各类证书明码标,  相似文献   

14.
喻中 《政法论坛》2014,(3):162-171
科斯(Ronald Harry Coase,1910-2013)生于英国。1932年自伦敦经济学院毕业后,科斯曾先后任教于邓迪经济学校、利物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1964年,科斯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同时出任《法律经济学杂志》的主编——这是他特别看重的一个职务。①1991年,科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是: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在我大学即将毕业时,我参加了律师资格考试。虽然已接受了几年的法律正规教育,然而成为~名职业律师,对于我来说并非一个最佳的选择。那个时候,一直有一个观点影响着我的决定,我总认为律师行业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并不能创造真正的效益,相反地却是在制造社会成本。我总认为,年轻人应该到企业去,那才是真正能创造效益,制造社会财富的地方。只有在企业中,创新精神和管理经验才能变成冥正的社会利润。也就是抱着这种矛盾的心情,我参加了1993年举行的律师资格考试,权当作几年来寒窗苦读的一个总结,没料到,这一次考试却决定…  相似文献   

16.
金海 《警界科海》2004,(1):19-21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你们把我枪毙了我也没意见,可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上可真的有蛊呀。”梁祥胜——这个出身于教师之家、村里文化程度最高(中专毕业)的年轻人,却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深陷于对“蛊”的莫名恐惧之中而残杀了两位老妪,一手炮制了“放蛊闹剧”的现代翻版。当办案人员对他进行审讯时,他仍旧执迷不悟,满口胡言……  相似文献   

17.
灵魂的堕落     
芸芸众生,有的在灵魂的升华中走向生命的辉煌,有的在灵魂堕落后成为罪恶的化身。官为民表,师为学表。邱训琪,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按理说,他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党员群众的楷模,这是党和人民对他的要求。翻开他的成长史,也确有过辉煌。60年代末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他就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从一个县的办公室秘书做起,担任过乡党委副书记和南通市委党校副校长,后来又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源开放城市之一的南通市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站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令人遗憾的是,邱训琪却在54岁的时候“列车出轨”──1996年…  相似文献   

18.
吕维 《法制与经济》2003,(10):54-57
2003年5月,11年前的一桩“奸淫幼女”案终于被证实为冤案错案,作案真凶另有其人。冤案内情水落石出的同时,一位当年该案惟一知情人、其时只有14岁的清纯少女高莉峰也在当地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因为她不仅在被错判的年轻人出狱后,勇敢地与之结婚,她还用自己8年来写给那位年轻人的200多封情书的爱情,为自己的丈夫伸冤,终于还丈夫一个清白之身…… 2003年8月10日,记者专程来到吉林省永吉县采访了高莉峰。面对这位善良女性,面对这一桩冤案的曲折而真实的感人故事,也禁不住一次次动容……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政府法制》2010,(15):39-39
在韩国,公务员这一职业可以算是一个“金饭碗”,不但拥有良好的薪金待遇,还享受着各类名目繁多的福利津贴和休假制度。而且,如果能“安全”退休,还可以拿到一笔数量可观的退休金。正因为如此,在韩国,公务员已成为三成年轻人的职业梦想。  相似文献   

20.
论跨国公司责任的法律依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跨国公司责任的法律依据余劲松余劲松男,1953年生,湖北黄冈人。1982年1月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武汉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89~199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作学术研究。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