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国会6月28日通过了《腐败防止法》,防腐法从提案到通过共历经5年时间。本届国会中朝野两党围绕防腐法中是否加入“特检制”条款展开了激烈辩论,最终执政党的提案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该法案将从明年1月起生效。  相似文献   

2.
张光政 《新湘评论》2010,(18):13-13
早在2003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腐败与恐怖主义、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一样,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全球性威胁"。腐败缘自贪欲,其本质是为了满足贪欲而公权私用。反腐败,就是要让公权的运用放到阳光下面,实行权力运行透明化。本刊特推出一些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最新动态,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出台,为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法律机制,成为各国打击腐败犯罪的重要法律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公约》的主要内容,其次着重分析《公约》对国内法律制度的发展和突破,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建议,包括:确立预防与打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国内法对腐败问题的法律规定;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有民谣:四等公民手术刀拉开肚子要红包十年后民谣有:特等公民白大袍个个回扣装满包医疗卫生腐败在整个社会行业腐败现象中的地位骤然上升,直接受害的广大百姓深恶痛绝,怨声强烈。医疗腐败不仅在中国的行业腐败中表现突出,而且已成为肆虐全球的毒瘤。不久前,世界著名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发表《2006年全球反腐败年度报告》,将医疗卫生腐败问题确定为本年度全球腐败报告的主题,各国掀起反医疗腐败行动。今年以来,我国政府也把医疗卫生作为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斗争的重点领域和首要行业。医疗:腐败惊人“透明国际”《2006年全球反腐败年度…  相似文献   

5.
韩国是一个传统的人情社会,重视血缘、地缘、学缘和职缘等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这种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对商业交易规则产生了很大影响,贿赂被视为见怪不怪的正常行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陆续出台了反腐相关法律,建立了一系列反腐机构,通过不断推出包括治理商业贿赂在内的各种反腐败措施,逐渐形成了全民打击商业贿赂、防治腐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是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制度反腐包括以制度反对腐败、防止腐败两个方面,其本身包含着以法律、规章等表示的制度条款,也包含保障这些条款得以落实的组织体系即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借鉴     
《先锋队》2013,(24):9
韩国:公务员接受财物吃请将无条件受罚去年,前韩国国民权益委员长金英兰首次起草了《禁止不正当请托及公职人员利害冲突防止法》(简称为《金英兰法》),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对公务员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今年7月3日,在韩国国务总理郑烘原主持的国务会议上,原则上通过了《金英兰法》。根据修改后的法律,受到刑罚或罚款处理的公务员,很有可能受到罢免或解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为防止和克服权力腐败,我们党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艰辛努力:教育反腐——加强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惩戒反腐——严厉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大案要案;制度反腐——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党内和社会的权力监督。党内反腐败斗争实践表明,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必不可少,但仅有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相结合还不足以遏制腐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极为重要。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涉及许多问题,本文试从完善监督机制方面作些粗浅探讨。江泽民同志在分析腐败问题现状时曾严肃指出:“腐败…  相似文献   

9.
虽然包括《党内监督条例》在内的各种法规制度在执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传统的腐败问题相比,当今的腐败问题逐渐显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呈现出愈来愈科技化、复杂化、迅速化、隐蔽化和牵涉面愈来愈广、涉案数额愈来愈大等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腐败分子会利用各国法律规定之差异,采取"竞合法律"的做法,创造众多的违法犯罪的机会。新型腐败方式与严重的程度促使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反腐败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韩国政府把根除腐败作为振兴国家经济、恢复社会信任的基石,采取了一系列预防腐败措施,关口前移、抓早抓小,为从根源上清除腐败毒瘤积累了宝贵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全面进行预防腐败立法。韩国政府形成了以《腐败防止法》为主体,包括《公职人员伦理法》《公益举报人保护法》《公共机关信息公  相似文献   

11.
借鉴     
《先锋队》2011,(12):60
乌克兰立法打击礼品卡贿赂等隐形腐败在乌克兰,随着电子化消费手段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礼品卡、购物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就像"储蓄卡穿上礼品外衣,隐去了现金的赤裸",成为一种不易察觉的隐形行贿手段。因此,治理礼品卡腐败也成为乌克兰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2011年4月7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新的《反腐败法》,它与1995年的反腐法和2009年6月通过但最终流产未能实施的《反腐败法》有着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反腐败斗争在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同时,所面临的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的实践经验证明法治反腐是我国腐败治理的必然选择。当前在依法治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应健全反腐立法,增强惩处腐败实效,强化权力监督与制约,加强反腐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反腐败标本兼治,以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13.
腐败,无论物质性的毁坏变质,还是政治思想的沉沦嬗变,抑或道德伦理的背叛,皆是从事物原本纯洁的状态中发生的蜕变、堕落。惩治社会腐败必须查堵源头,立足于防范;防止腐败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道德防线。 一、洞察腐败滋生蔓延的思想道德根源 腐败是诸多因子铸成的怪胎,其中既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既有政治和经济的背景,又有思想和道德的根源。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借鉴和利…  相似文献   

14.
腐败成本直接影响到腐败的动机和行为。我国腐败成本较低,深化反腐败斗争必须加大对腐败者的刑事惩罚力度,不断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提高腐败的法律成本、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和名誉成本。  相似文献   

15.
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不能从概念出发,先提出腐败的定义,然后再去反腐败。但是,在反腐败斗争已经开展多年并且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载入党的正式文献之后,回答“什么是腐败”的问题,便提上了理论研究的日程。明确“腐败”这个概念,也就是要明确我们所要反对的对象究竟是什么,这对于正确判定反腐败的政策和策略是完全必要的。一制定腐败概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这里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危害社会、阻碍经济发展的大患,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腐败现象还在蔓延,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采取根本性的措施加以治理。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是消除腐败的根本措施和途径。一、依法治国,用法律的强制力消除腐败腐败是剥削阶级思想的产物,是一种世界现象。在我国,腐败指的是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不正当行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腐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只是一股浊流,但它却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17.
刘兰 《廉政瞭望》2023,(4):18-20
<正>在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之下,一些贪腐手段发生变化,各种隐形变异、曲线敛财、翻新升级的隐性腐败层出不穷。惩治“隐性腐败”,已经成为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坚决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反腐败工作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找准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是反腐败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在少数领导干部中存在着的表现各异的腐败心态,是导致领导干部走向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原因。注重领导干部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心理层面上找到解决腐败心态存在的办法,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自觉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对于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同时也是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的20年。但腐败现象何以没有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而减少,甚至还有某种发展?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现就几种错误的理论观点作些分析评论。“生产力落后产生腐败”论。这种观点认为,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落后,物质财富少,因而“对‘物’的追求成为腐败产生的客观上的动因”。把生产力水平低当成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今后将“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正式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党委票决制的概念。2011年1月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又明确重申了党委决策票决制的要求。票决制实行以来,在推动党内民主、防止个人说了算、预防腐败细菌滋生上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