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评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柯元  杨和明 《求实》2012,(10):85-87
在反贫困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实施了反贫困战略即救济式扶贫战略、以体制变革为主导推动农村反贫困战略和开发式扶贫战略,这几种反贫困战略在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存在得与失。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对今后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进行展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目前存在的两千多万贫困人口中,一些家庭的贫困已经陷入代际传递怪圈。因此,需要在反贫困战略上作出适当调整。“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防止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新目标,是中国反贫困战略调整中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3.
建国60年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演进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的演进呈现出内在规律性,以此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单一性、救济式扶贫阶段","区域性、救济式扶贫阶段","全国性、经济开发式扶贫阶段","参与性、综合开发式扶贫阶段","多元性、可持续发展式扶贫阶段".中国农村反贫困的主要经验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基本保障"、"四个奋斗目标"的"多位一体化"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4.
反贫困系列工程的实施是中国政府具有世界意义的制度创新。在反贫困中出现的博弈现象又导致贫困陷阱效应。为在本世纪末消除绝对贫困,还必须从反贫困战略的调整、反贫困制度的创新与反贫困政策的完善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消除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中国政府大规模扶贫成功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从温饱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的转变,成为世界反贫困领域的翘楚。我国扶贫目标也从解决温饱到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发展问题,扶贫理念从救济式扶贫到资源开发式扶贫继而转入绿色生态扶贫阶段。我国农村扶贫经历了体制改革带动型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和制度化扶贫等阶段。扶贫战备从开发式扶贫向绿色生态扶贫转变。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认为贫困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他分析了造成我国贫困落后的原因,指出社会主义是反贫困的.循着这条思路,他对反贫困的道路选择、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进行了阐述,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比较系统的反贫困思想.反贫困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对于指导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扶贫开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反贫困的基本特点及完善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特色反贫困的基本特点是政府主导、开发扶贫、改革开放、社会参与、国际合作,中国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发挥市场作用不够、人力资本投资不够、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不够、对反贫困质量重视不够等问题.完善我国反贫困政策,必须促进政府主导反贫困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贫困人口脱贫积极性,加快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探索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形式,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政府与NGO反贫困互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无产阶级的贫困现象、本质和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做了科学、完整的阐释。习近平反贫困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内核、精髓的基础上构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包括话语系统、目标动力系统、内容和实践系统的反贫困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进行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斗争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反贫困思想。虽然有些反贫困思想还不够成熟、完善,但对于当代的反贫困工作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反贫困思想的梳理性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这个梦想只有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视野下,才真正得以实现。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并以"七个坚持"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释。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摆脱贫困奋斗目标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脱贫攻坚领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刘娟 《探索》2012,(3):110-114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农村扶贫开发的标准、对象、目标、战略任务进行了全新谋划升级,也对我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从对象识别、资金投入、项目选择、监管评价等层面,系统分析了农村贫困治理机制的现存缺陷,并首次提出其根源在于政府扶贫机构主导下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有待优化,应该构建"农村合作式反贫困治理结构"及其运作机制。进而系统阐述了农村合作式反贫困治理结构的涵义、构成要素和功能优势,分析了创新农村贫困治理机制的对策路径,以有效应对新挑战,开创农村扶贫开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和谐发展进程中的城市反贫困思路与重点内容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公平+能力”的反贫困战略的逻辑思路,从区域经济增长、人力资源开发与发展能力培养、劳动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扶贫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思考了构建城市反贫困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丁咚 《学习月刊》2013,(9):44-45
在精心筹划的第一次对外访问行程中,作为中国现行外交战略的主要决策者,习近平总书记含蓄而强烈地表明了其对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3月22日起,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这与2003年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后第一次访问选择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如出一辙,都有为一、中国外交呈现出微妙转型的明显迹象  相似文献   

14.
《理论建设》2021,37(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扶贫"是制胜法宝、"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共享发展"是根本路径、"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纳入到逻辑框架中,彰显了其核心要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5.
王磊 《党建文汇》2021,(1):43-43
中国与世界关系进入新阶段后面对的机遇和挑战1.中国在新阶段面临的机遇第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机遇。当今的世界各方面都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现行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身也在调整对国际体系的部署,主导力量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变化,这使得中国有机会作为重要成员在未来的世界格局规划中获得更多的新的战略机遇,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全球治理规则体系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秦蕾  朱冬香 《前线》2023,(11):53-55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贫困问题,是对中国反贫困实践各方面、各环节规律的全面系统总结,具有科学性品格;指导中国反贫困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具有实践性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融入脱贫全过程,具有人民性品格;突破了单一模式的贫困治理局限,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创新性品格。  相似文献   

17.
林丽萍 《理论建设》2023,(1):105-112
恩格斯反贫困思想作为现代反贫困事业重要的理论资源,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文本研究中一个亟待展开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恩格斯反贫困思想的重要范畴、贫困之实、贫困之源、贫困之解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挖掘和现实分析,但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对某些点进行探讨,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专门对恩格斯反贫困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探究,不仅是全面系统研究恩格斯反贫困思想的助力,还是推进当代中国反贫困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上世纪80年代初,中共对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首次明确提出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战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调整,对开创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问题也是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界在研究中国外交战略发展史、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时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目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本次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蕴藏着极其深刻的反贫困理念,它对我国转型期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脱贫攻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扶贫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为世界贫困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从"以人为本"的扶贫核心、"精准扶贫"的扶贫路径、"全面小康"的扶贫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扶贫理念等四个层面,探析新时代中国特色脱贫攻坚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对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反贫困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共对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首次明确提出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战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调整.对开创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问题也是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界在研究中国外交战略发展史、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时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目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本次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历史过程的研究尚欠系统:二是对本次战略调整的历史意义认识还有待于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