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奇岚  姚松鑫 《台声》2004,(7):48-50
对张曼娟的访问被安排在她此行下榻的上海某宾馆客房里,摄影师忙着布光,化妆师忙着化妆,而一旁的我则认真地听她谈爱情。 谈起爱情,她该算九段的高手,每一种问题几乎都思考过,所以才会有那几十本“谈情说爱”的书。 可是她单身,在台湾她又被归类于“三高”女性:学历、身材和年龄都“高”的女性。“我单身,因为我选择单身。”她说。说的时候,神态并非是在捍卫某种  相似文献   

2.
幸福到永远     
爱情是所有人心中的美好愿景。古今中外,人们在生活中都饱含着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幸福的含义很多,时代不同,地域、种族、文化不同,性别及年龄不同,地位与财富差异等,使得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追求幸福的目标和对幸福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唯独把美好的爱情作为幸福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曾钊新著文认为,性爱、理想、责任,是组成爱情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担负着爱情系统中的不同功能。性爱,是爱情结合的自然前提或生理基础。男女双方都有性爱的要求,才能有可能发生相爱的递送或传导,但它不是唯一因素,性爱不能代替爱情。因为爱情毕竟是社  相似文献   

4.
爱情路     
一切感情都可以引向爱情,引向恋情,一切感情、仇恨,同情、冷漠、仰慕、友谊、畏惧——甚至蔑视。真的,一切感情……只除了一样,感恩。 感恩——这是债务人人都偿还自已的债务可爱情却不是钱币。  相似文献   

5.
100年前,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大海中的冰山,爱情在灾难中结束;100年后,革命路上的威勒夫妇撞上了婚姻里的冰山,还是没能绕过去,爱情在绝望中停止。《革命之路》让美梦成真,却让童话变成现实。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幸福毕竟不是生活的惟一方向……  相似文献   

6.
“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笔谈四篇)——人生与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生命不是简单的一维现象,而是一个多向度延伸着、不断变动着的三维现象。正如现在已经公认的,人的年龄可以有三个: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心理年龄一样,每一个人也都有三重性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7.
中学时代,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少男少女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他们对一切事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未来的东西都充满各种各样的遐想。但是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常常偏于片面,在事情的处理上又往往过于武断,缺少冷静的头脑与全面的考虑。早恋就属其中的一种,它对于中学生是有害而无利的。中学生还不到谈恋爱的年龄,处理爱情的各种条件都不成熟。爱情需要事业、理想的一致,道德、审美的和谐,性格、气质、爱好的相投等等。他们对爱情没有深刻的理解,也可以说对爱情的认识是很盲目、很肤浅的。只是由于生理上的发育和心理上的神秘感和朦胧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信仰     
(一) 人的生命不是简单的一维现象,而是一个多向度延伸着、不断变动着的三维现象.正如现在已经公认的,人的年龄可以有三个: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心理年龄一样,每一个人也都有三重性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人有自然生命,也就是物质生理存在.人作为大自然的一种生灵,从生到死,饮食生息,三灾八难,五痨七伤,大概都有相同的情况,跟动物也差不太多.这是人的有形生命.  相似文献   

9.
树文 《两岸关系》2002,(5):32-33
许多相亲相爱的人恨不得一天到晚粘在一起,在爱情的城堡里忘却春夏与秋冬,呼吸着彼此的呼吸,感受着彼此的感受。然而,这种亲密无间的爱情常常让人在幸福之余感到“有点累,有点烦”,爱情的苹果已不能长久地诱惑你麻木的舌头,于是台湾便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对交往中的情侣而言,彼此对于承诺的认知相比起其他任何可能影响爱情的因素,都更具逆转结局的效应。美国《爱情的游戏规则》一书作者契瑞·卡特史考特说:"承诺对男人来说不是容易或困难的是非题,而是心理时钟的问题,当大脑中不断放射出想要安定下来的磁波,若刚好此时碰到对的人,承诺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不同阶段,会经历不同的爱情,可能最终它成为伤痛,但每段经历都是真实的,都有过你的倾情付出。当他不是你的“第一次”,你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你们的爱情?可曾有过恐惧和犹疑?现实中的两性关系与声势日高的女权主义真的是两种背离——你可以不去在意,但你敢用自己的婚姻,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做赌注吗?  相似文献   

12.
脆弱的爱情     
满大街上都在声嘶力竭地传唱着爱情的流行歌曲;满电视里都在轮番上演着爱情的肥皂剧;满书摊堆里都在推销着爱情的流行小说;电影更是不甘落后,先是《廊桥遗梦》,后有《泰坦尼克号》,演的同样是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在这二十世纪末尾的几年,爱情像是咖啡伴侣一样,  相似文献   

13.
现在,文艺界就当前爱情题材的文艺作品存在哪些问题、文艺作品应如何正确描写爱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是很必要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作家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同时,如果作家注意向优秀的民间文学学习和借鉴,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傣族民间叙事长诗的爱情描写,就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能在如何正确描写爱情这个问题上给我们一些启示。傣族民间叙事长诗都普遍写到了爱情,而且写得相当出色。它既给人一定的思想教育,又给人新颖的美感享受。《召树屯》中所描写的召树屯与喃婼娜的爱情,是那么生动感人,却又有深刻的蕴意。《线秀》的主题就是歌颂爱情和友谊,却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关系。《松帕敏与嘎西娜》表达了历史上傣族人民对贤明君王的追求,却把松帕敏与嘎西娜忠贞的爱情融入其间。《娥并与桑洛》写的是爱情悲剧,却意在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  相似文献   

14.
看电影仿佛照镜子。以为自己是旁观者,散场时才发现满目都是自己的喜怒……《图雅的婚事》导演:王全安主演:余男影片有友情有亲情有爱情,但绝不是廉价的浪漫或虚妄的超现实,而是真真切切的凡人之情。  相似文献   

15.
温暖的地铁     
那年,他和她,因爱情留在了北京。如果不是她,他可以回家乡做一个公务员;如果不是他,她可以回老家做一名中学教师,但为了爱情,他们留了下来。4年恋爱不是说放手就能放手的,他们没有选择劳燕分飞,而是选择了为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一棵花树     
爱情不是花,而是花树。 常有人易感伤逝去的爱情。也曾流行过一种观念——爱情随着婚姻走进了围城,犹如被葬的落花一样湮埋了,这种观念只能使人真的走入爱情的围城。因为他们只给自己选择了一条道路——一条铺满败花的路。甚而有人怨天尤人地怪罪命运不公让自己过早地失去了爱情,这样一边自掘爱情的坟墓一边感叹生活在婚姻围城中的苦闷,这是真正不幸的婚姻生活。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梦想,对爱情、对事业、对人生的梦想。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梦想也会不同。现在的我,所有的甜美的梦想,所有的盼望和憧憬,都在我创作的文学作品里得以圆满,得以超越。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青春的脚步,爱情会悄悄地降临到青年人身边.随着性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欲望与追求,自然会在高校青年学生的内心萌发.高校青年学生年龄一般在17岁-23岁、24岁之间,正处于"异性接近期"向"恋爱期"的过渡时期,恋爱问题已成为青年学生谈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笔谈四篇)——人生与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人的生命不是简单的一维现象,而是一个多向度延伸着、不断变动着的三维现象。正如现在已经公认的,人的年龄可以有三个: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心理年龄一样,每一个人也都有三重性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人有自然生命,也就是物质生理存在。人作为大自然的一种生灵,从生到死,饮食生息,三灾八难,五痨七伤,大概都有相同的情况,跟动物也差不太多。这是人的有形生命。  人有社会生命,也就是人的社会存在——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存在。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体现出来:每担当一个角色,就有一重社会生命。所以就有…  相似文献   

20.
何谓色情?色情与爱情都离不开性,那么爱情之性和色情之性又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爱情和色情的分野事实上也就是如何鉴定色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