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阈下,结合当代中国转型发展实践,提出新时代贫困概念的三重内涵:人的自然性存在产生物质需要,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使人陷入生存困境,进而导致"物质贫困";人的社会性存在产生交往需要,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使人陷入关系困境,进而导致"交往贫困";人的意识性存在产生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使人陷入思想困境,进而导致"精神贫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仅要摆脱"物质贫困",更要在此基础上关注和解决人们的"交往贫困"和"精神贫困",唯此,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与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并轨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不断增大。在重视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应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注意满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在精神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职责,高校德育在正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基础上应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压力。  相似文献   

3.
《奋斗》2020,(10)
正贫困老人如何脱贫?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其复杂性在于——同样是达到脱贫目的,是追求物质上完成任务,还是实现物质上和精神上双赢。脱贫攻坚取得决定胜利、进入收官之年,剩余贫困人口中的老年人占比高,这是一种必然的工作形势变化,也是实现全面胜利必须面对的困难挑战。贫困老人群体,普遍年事已高又多患疾病或残疾。毋庸置疑,社会兜底保障是帮助贫困老人群体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只是简单的"一兜了之",而忽略家庭子女本身的义务责  相似文献   

4.
黄英君  苗英振  蒋径舟 《探索》2011,(5):154-158
本文以社会资本投资为研究视角对我国政府反贫困政策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并基于贫困的二重性(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认为,物质资本投资主导的政策体系只能缓解物质贫困,人力资本投资主导的政策体系能够预防物质贫困和缓解精神贫困,预防和解决精神贫困需要社会资本投资主导的政策体系;并通过我国政府反贫困政策的历史变迁来验证这一分析,发现: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在我国政府反贫困政策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资本投资缺失是未能有效解决精神贫困和实现预防贫困的主要原因;进而对我国政府反贫困政策进行反思,并提出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政府反贫困政策创新的路径,即建立社会资本投资主导的社会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困难群体有时也被称为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贫困群体或弱势群体等,实质上都是指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自身条件等外部或内部原因使他们在政治上无权,缺乏社会支持,经济上贫困,文化心理方面自我价值不被认同也难以实现,自信心不足,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的总称。我国理论界对此作了各种不同的阐释,目前为止尚存在着分歧,笔者赞成困难群体这一说法,原因有三:其一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新时期的困难群体不再是改革开放以前意义上的单纯的贫困人群。当然,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困难,也必然会出现困难群…  相似文献   

6.
杨立红 《共产党人》2005,(21):40-41
近几年来,宁夏女工组织从关注遭受家庭暴力的女职工、贫困和单亲妇女职工、上不起大学的贫困学生及困难企业的托幼园所、贫困重大疾病女职工等急需要帮助的困难女工群体和困难企业托幼园所入手,致力于社会利益调整,向困难女职工群体和困难企业托幼园所倾斜,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农村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留守群体的致贫机制及扶贫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同时,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变,政府反贫困政策也发生了重要转变。但乡村良性治理的缺失对新时期扶贫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贫困群体不仅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存量低,而且也缺乏形成社会资本的条件,因此难以符合外部资本的投资获利预期,从而遭遇发展的排斥;并且,在治理劣化的条件下,任何外部主体进入乡村面对原子化的留守个体时,都面临着巨大的交易成本,因此无论是依靠市场还是政府来进行扶贫开发都面临着困境。在此背景下,通过推动农户组织建设,改善乡村治理,以重建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从而有效降低政府扶贫的交易费用,并使贫困人群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黑龙江省城市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的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客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有选择性的社会行为.当前,我省针对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的凸现,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妨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概念、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构建对弱势群体的以物质生活关怀、精神文化关怀和人文关怀为内容的社会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10.
特困、贫困职工一直是企业关怀、照顾的对象。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是一样的:物质方面的严重短缺。所以我们的扶贫帮困往往以物质帮扶为主要手段。不过,笔者认为,仅仅给予物质上的帮扶是不够的,还应该大力加强精神上的帮扶。精神上的扶贫帮困比物质上的扶贫帮困难度更大。在贫困家庭中,有些人虽然物质方面贫穷,却始终怀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刻在想办法找脱贫的路子。对这部分人的帮困扶贫工作自然要好做得多。然而也有另外一部分贫困人员,他们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主要的是精神极度贫乏,表现在:安于现状,过一天…  相似文献   

11.
构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新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富良 《求实》2002,(10):52-54
弱势群体的凸现 ,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还妨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探讨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概念、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提出构建对弱势群体的、以物质生活关怀、精神文化关怀和人文关怀为内容的社会关怀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度重视激励关怀帮扶是中共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立这一新机制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性和理论意义。体现的是以党员为主体的党内制度运作要求,其理论基础是党内关怀思想。建立健全这一机制的基本原则包括: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关爱党员与关爱群众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需要特别重视弱势党员群体的帮扶,必须注重具体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救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彰显人道主义、保障受教育权和教育公平实现的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扶贫先扶志,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贫困界定与发展性资助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们总是追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在社会发展中,物质动力是精神动力的基础,精神动力则是物质动力的升华。只有使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之间保持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关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困难群体的贫困问题是一个关系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杭州市三个农村和一个社区的入户式调查,在对大规模问卷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困难群体的贫困主要以相对贫困为主、“夹心层”准贫困现象突出、叠加贫困问题严重且贫困的地区差异显著。因此,应当推进和完善目前的社会救助政策,加强对相对贫困的关注,落实分类救助思想,构建多内容、多层次的救助体系,缩小贫困的地区差异,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人文”是相对于体现自然现象的“天文”而言的,本义是要按照人伦常理的为人之道去充盈心灵、修身养性,在超验追求的精神生活中实现人生的某种意义和价值。人文之修为不能没有物质条件的支撑,“人文关怀”必然地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的关怀。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内含着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个体关怀与类群关怀等不同层面。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人文关怀的目标诉求与着力重点也不相同。在稳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当代中国,作为人文关怀之重要方面的思想关怀,应该着重关注个体的思想困惑和精神痛苦,解惑去苦、丰富生命的意义应该是当下思想层面之人文关怀的诉求指向。  相似文献   

17.
纪峰 《共产党人》2005,(23):38-39
为扶贫济困,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缩短城乡差距,2003年6月,河口区联合各方力量,针对困难群体和突发事件,建立了新型的、快速反应的社会救助机构——“阳光190”社会救助中心。“阳光”象征“温暖”,代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全社会的爱心;“190”寓意“一要就救,一救就灵”。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是人们容易混淆的两个社会学概念。其中社会保障是国家或政府通过立法的手段,保障社会贫困群体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安全性制度模式;而社会支持,是指社会网络通过一种物质或精神化的手段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进行无偿性支持的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模式,这两种行为模式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合理运用,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贫困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贫困生由于经济和生活等条件较差,容易产生自我意识相对迷失、个体心理容易失衡、人际交往面临困境等问题。高校应该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双方面扶持,加强精神扶持力度。为此,要从政策关怀、心理关怀、人文关怀、自我关怀等四个方面努力构建贫困生精神关怀助困体系。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21,(3)
贫困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个"持续—波动"的连续谱系。伴随着贫困状态在平缓与波动之间的循环演变,贫困治理也在以社会救助为主体的常规性治理和以反贫困运动为主体的突击性治理之间不断转化。基于"对象—需求—目标—体系—机制"的贫困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和贫困治理的系统开展,中国贫困对象及其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换,贫困对象从绝对贫困群体向相对贫困群体扩展,贫困对象的需求则从基本生存需求向多维发展需求延伸。随着贫困治理背景的全方位转换,社会救助作为"后扶贫开发"时代贫困治理的主要措施,也需要实现制度转型:确立保障生存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定位;在补齐社会救助制度短板的基础上,构建保障生存型和促进发展型救助制度体系,并加强二者的联动;在对象识别、分类救助、管理协调和业务经办等方面改进和创新社会救助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