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复习的基本要求(一)总校下发的《中国宪法讲义》及授课磁带是期末总复习的依据;同时还要参考校刊《学习与辅导》中有关宪法方面的文章和统编教材《宪法学》中关于中国宪法部分的内容。(二)学习中国宪法必须结合我国现行宪法的具体条文,这是学习中国宪法课的一个特点。学员最好把1982年宪法中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条文记熟,这就要求学员在学习时要把新宪法和我国以前颁布的几部宪法加以对照,从中发现1982年宪法的优点和一些具有创建性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宪法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优点,吸收了当时制宪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又大大地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内容。在50年代,1954年宪法对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起了促进和保证作用;在80年代,新宪法对实现党的十二大提  相似文献   

3.
最近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宪法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优点,吸收了当时制宪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又大大地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内容。在50年代,1954年宪法对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起了促进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新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新宪法能否付诸实施,这是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本文谈谈我国宪法的实施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1982年宪法进行追根溯源,询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就会回到1954年。毫无疑问,1954年宪法是1982年宪法最重要的渊源。研究1982年宪法,不能绕过1954年宪法。不理解1954年宪法,也就不能真正理解1982宪法。近年来,人们经常提到斯大林对中国1954年宪法的影响。敷位代表性学者均认为...  相似文献   

6.
论新宪法实施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12月颁布施行的新宪法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是新时期定国安邦的总章程.因此,这部宪法一颁布,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呼和拥护.新宪法内容的现实性和科学性,是新宪法能够贯彻实施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一前提条件,那么宪法的实施问题就无从谈起.在去年宪法修改草案的全民讨论过程中,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宪法修改草案过程中,以至于在新宪法正式通过以后,不少人都对新宪法能否真正贯彻实  相似文献   

7.
宪法30年     
1982年12月4日,一部新宪法的诞生,成为中华民族命运转折的标志性事件。三十年来,1982年新宪法伴随着时代风雨不断成长,促成了公共权力和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转型,滋养了民主、法治、人权等国家价值观和社会观念的日益崛起,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沧桑巨变。但不容回避的是,如何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尊严,仍是困扰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宪法的道路也是国家的道路,宪法的命  相似文献   

8.
一宪法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而宪法实施成功与否,取决于宪法监督的力度,为了保障宪法的实施,世界各国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了多种保障监督措施,从而构成了一个国家完整的宪法监督制度。这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违宪审查制度。它是宪法监督制度的核心。能否设立一种权威的、可操作的违宪审查制度是改革宪法监督体制的关键所在。虽然从1954年宪法开始就确立了我国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模式,1982年宪法以及《全国人大组织法》对此作了确认并逐步完善。“从宪法条文的层面上理解新宪法重视宪法的保障机制,比54宪法的…  相似文献   

9.
任進 《中国法律》2012,(3):5-8,64,66
我国当前的国家机构是在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根据1982年宪法建立起来的。从30年来国家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出的启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宪法原理为指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依法推进国家机构改革,我国国家机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在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在1954年宪法中,在1956年的八大文件中,都把我国政权称为人民民主专政。最近,它又为党的十二大文件所确认,并且载入了新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了。这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宪法学四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宪法经历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40年的发展历程,与此相适应,我国宪法学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现在,除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普法之外,宪法学的教学和研究有很大发展,表现在门类增加很多,内容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宪法制定实践的分析,总结出宪法制定的基本规律。对比中国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认为中国1954年宪法的制定实际上遵循了正常的制宪模式,具有正当性。原因是,笔者认为1954年宪法事实上承认了根据《共同纲领》制定的1953年《选举法》的合宪性,进而承认了根据1953年《选举法》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合宪性,然后将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纳入现行宪政体制。  相似文献   

13.
《法学杂志》1986年第1期《此“风”当止》一文中,谈到《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一规定见于1954年宪法第七十八条和1979年法院组织法第四条。由于这一提法不够确切和严密,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和分岐。好象审判独立,就可以不受任何组织的监督和领导了,显然有违于立法的原意。因此,1982年新宪法颁布后在《人民法院组织法》中作相应的修改。将原来的“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修改为:“人民法院依照法津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不仅与原来的提法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14.
一月回眸     
修宪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及1982年共制定并颁布过四次。1988年和1993年两次对1982年宪法作过修改。此次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再次提交建议,根据国情和发展需要对现行宪法作重要修改。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修改的宪法会是更适合中国国情更能满足国家改革开放发展需要的大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经历了四个里程碑以《论人民民主专政》和1954年宪法为代表是第一个里程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82年宪法为代表树立了第二个里程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1999年、2001年宪法修正案为代表树立了第三个里程碑;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是第四个里程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新宪法通过了,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心情万分激动。高兴的原因,不仅在于我们庄严地行使了讨论宪法修改草案的权利,还在于我们国家又有了一部合乎国情、顺乎民意的好宪法。解放前,在党的领导下,革命人民前赴后继,追求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1954年中国人民制定了第一部自己的宪法。这是一部很好的宪法,巩固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取得的胜利成果,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但是,在以后的一些时候,在某些方面宪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十年动乱中,宪法公然遭到野蛮的践踏,法制精神荡然无存,人民已经得到的权利丧失贻尽。所以,当新宪法通过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感到,最珍贵  相似文献   

17.
(一)新宪法有关审计的规定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我国30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它比过去几部宪法有了新的发展,有些条文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规定,有些条文是以前的宪法所没有的,是新增加的。特别令人兴奋的是,新宪法增加了关于审计制度的规定。第91条说:“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宪法已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新宪法是建国以来的第四部宪法,也是最好的一部宪法。这一点是今年4月26日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并提交全民讨论以来大家所一致公认的。我国第一部宪法(不算建国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应该说是一部很好的宪法,但是它制定于二十八年以前,那时正处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同志当时就说1954年的宪法起码可用二十年。因此尽管它是很好的一部  相似文献   

19.
1982年,制定并通过了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宪法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1982年,在总结1975年、1978年两部宪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并通过了一部比较完备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法。 此后,在1988年和1993年的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分别通过了两个宪法修正的议案。  相似文献   

20.
彭真同志在新宪法颁布一周年之际所发表的《进一步实施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的重要讲话,总结了宪法实施一年来的丰富经验,阐明了进一步实施宪法的若干根本问题,是我们进一步宣传、实施宪法的指针,因此,要认真学习,联系实际,深刻领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