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肖阳 《学理论》2012,(14):15-16
"治下的和平"是和平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本质上就是霸权和平,历史曾经出现的多种"治下和平"的说法,但是最后都毫无例外地衰落或终结,当今维持国际体系将不是一国而是多国,国际社会也不存在一个压倒性的国家实体,国际公共产品由各国共同提供,国际制度的出现将有效地促成各方在国际制度的协调下利益保持一致稳定,此外经济的相互依赖也使得各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际社会的和平,所谓的"治下和平"或霸权稳定并不能保障和平反而给和平会带来潜藏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了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优势地位,而维持和巩固这一优势地位即霸权地位,是美国战略文化的主旋律。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的遏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霸权稳定这一战略文化的主导之下的美国外交选择。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战略文化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仍有遏制中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孙红 《学理论》2009,(24):135-136
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了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优势地位,而维持和巩固这一优势地位即霸权地位,是美国战略文化的主旋律。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的遏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霸权稳定这一战略文化的主导之下的美国外交选择。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战略文化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仍有遏制中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力量失衡是美国图谋建立单极世界的客观原因。美国的经济霸权而非军事霸权是支撑美国强大的关键。美国在推行霸权图谋中很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了解决自身安全问题,美国改变了亲手建立的战后世界秩序和安全机制,不再按照国际法规则办事。世界的大国之间并没有改变合作基调。冷战结束后的发展问题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以扩张主义为出发点,也摒弃了霸权主义的政策逻辑,它旨在强化和平发展的"王道"思维,并把它内化为民族的自觉。中国在批判西方"国强必霸"逻辑法则的基础上,作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谋划。这一谋划并没有遮蔽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没有消弭中国的社会实践,而是表明西方国家的"霸权"崛起路径在中国不能走,唯有和平发展道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6.
众矢之的     
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众矢之的。美国由“争霸”进入“独霸”后,其霸权野心也随之膨胀。 从布什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到克林顿提出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无不突出强调美国的“世界领导权”。克林顿还把保持这种“领导权”作为美国21世纪安全战略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侵犯”了美国的“世界领导权”,就是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是不能容忍的。 其实,美国所要的“世界领导权”,实质上就是它对世界的霸权。美国认为,无论在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政治体制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他都是世界的“样板”,有“义务…  相似文献   

7.
世界格局历来是由大国所决定的。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美国一超和多强共同发展的时期,世界形势总的方向是向和平发展。尽管有人提出这是美国强势下的和平,发展是不均衡的发展。但都不能否认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临近世纪之交,美国加紧了推行霸权战略的步伐,北约东扩和战略新概念出台、打击南联盟和伊拉克,都是推行霸权战略的重要步骤。与此同时,美国抓紧为推行霸权战略制造理论依据。1998年底,美国公布了"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除了宣称在对世纪即将到来之时,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拥有领导世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仍将加强安全、促进经济繁荣和推动海外民主作为外交的三大支柱外,还特别将"领导世界的责任"与"全球一体化"联系起来。时隔不久,1999年2月,克林顿阐述了美国21世纪的外交战略构想,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要以全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借助于互联网络,文化霸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霸权问题愈发凸显出来,它们把借助互联网从事的文化霸权作为国家战略的一种重要资源,以实现对他国的控制.对网络文化霸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增强对各类网络文化的辨别力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叶小青 《行政论坛》2009,16(2):77-80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国际政治观.为此,中国与绝大多数国际组织都建立起了良性互动的态势.但不可否认,由于国际组织中存在的大国霸权、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较弱和台湾问题的敏感性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使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还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应该充分正视这一事实,采取积极参与的战略而改变其中的消极因素,从而为中国和平发展、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消除障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发展、人类进步的战略大局出发,立足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着眼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新思想。这些洋溢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成为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精彩、生动、与世界风云紧密相连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适应形势需求,把反对霸权、维护和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5,(41)
2005年8月9日,作为中国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一部分的分会场活动正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前的8月1日-3日,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六届执行局会议在蓬莱召开。大会专题考察了蓬莱市连续5届承办中国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的有关工作情况,一致认为“和平颂”活动为世界打开了一扇呼唤和平的窗口,搭建了一个促进国际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人类追求和平、进步的历  相似文献   

1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在对外工作中就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一、和平与发展仍是  时代的主题    冷战的结束 ,国际形势出现总体缓和、总体稳定、总体和平的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 ,国际安全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 ,世界和平力量继续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主要表现在 :1 多极化继续发展。进入 2 1世纪以来 ,美国在世界上的全面优势地位比苏联解体后更为突出 ,但多极化仍在发展。一个重要的现象是 ,大国关系深刻调整 ,大国之间形成了既相…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话语权就是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1])国际机制是国际体系的制度化结构,包括国际组织、国际协议、国际准则以及国际惯例等。美国学者克拉斯纳在1983年把它定义为"国际行为体在国际关系的某个特定领域中所遵循的一整套或明示、或暗含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2])。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机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经济有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争取实现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首先将面临着美国单极霸权以及这一霸权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两大趋势的严重外部制约;其次,在地缘政治、民族心理和制度需求等方面又存在着深刻的三重困境。面对着这些国际国内的问题和挑战,中国需要制定和实施有限、自制的外交战略政策,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建良性互动的国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16.
美国战略目标跨越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就职演说中阐述了其第二任期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纲领。这个新纲领只字不提"反恐",而是特别突出地强调在全世界传播自由、推行民主对美国利益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全世界结束暴政的最终目标。这表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不仅从实践上而且从理论上实现了从"反恐"到"结束暴政"的跨越。 而这种跨越的实质,是美国垄  相似文献   

17.
吴才 《瞭望》1986,(36)
中国在历史上饱受战争灾难,因此倍加珍惜和平生活。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因此努力争取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中国热爱和平,需要和平,和平是中国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把实现真正裁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提出了一系列裁军建议和主张,采取了切实的裁军行动,为世界裁军作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18.
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同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的美好愿望,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人们对于世界经济失衡的重新定义,以及对于世界社会与环境赤字偿还的新认识。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未来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可以概括为:世界经济盘整向上,并进入全面调整时期,全球经济的竞合是主流,而经贸摩擦将成为常态。中国应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治理结构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1)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就已经是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从世界经济第一强国到霸权全面建立,经历了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自身内部完成多方面的深刻转变,也有效地利用了国际环境。探讨美国的大国成长之路,对回答中国如何崛起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