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2021,(4):125-129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内容、主要路径和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历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这个主题的逻辑主线就是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源于现代化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中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两个历史性任务,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未来三十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关键的三十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十年,一定要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逻辑,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工作着重点不动摇,任何背离现代化逻辑和现代化着重点的路线方针政策都会影响乃至中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都会延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一于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实现中国梦的实践逻辑。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历程是开启新征程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开启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开启新征程的发展思想,这对我们党实现新时代的伟大使命和伟大梦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使中华民族重新以强大的地位和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抉择。这三次关键抉择充分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主导的、使理论力求成为现实和现实力求趋向理论、最终实现理论与现实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立精神品格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维度把握其生成。在理论逻辑维度,其导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政党学说的科学运用,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重要原则;在文化逻辑维度,其植根于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演进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结构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在历史逻辑维度,其传承于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历程和七十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在现实逻辑维度,其立足于百年大党持续书写中华民族恢宏史诗的内在要求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是我们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仰义方  陈沛珊 《理论导刊》2020,(3):39-43,50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新中国70年以来,我们党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断引领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向前推进,探索出一系列成功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党引领民族复兴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系统推进,增强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能力,从而使党更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6.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政党治理,是中国取得各项奇迹的一个重要密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求知》202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创造的新的历史辉煌。新时代伟大成就源于历史、根植现在、通向未来,既继承和发展了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2021,(4):18-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又再次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由此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目标,社会主义是方向,是道路,是内容。不搞社会主义、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其现实的和具体的战略形态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通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而全面推进的。读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核心价值和建构逻辑,才能更加自觉和有效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集中汇聚了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革命性变革和时代性进步,集中展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总体性布局和战略性导向,必将科学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帮助中国人民有效应对当今世界复杂变局进而创造第二个百年辉煌。文章从“坚守一种初心”“统筹两个大局”“把握三种逻辑”“推进四大创新”等多种视角,在历史与时代、中国与世界、理论与实践等多维统一中探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揭示其核心价值和建构逻辑,彰显其比较优势,领会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思想智慧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彰显了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初心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彰显了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过去的五年中,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加,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  相似文献   

11.
党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也就有着新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就是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顺利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完成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关键在党自身。党要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必然会面临重大挑战、承担重大风险、面对重大阻力、应对重大矛盾,这就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要顺利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2.
董颋婷 《学理论》2013,(10):28-2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分析,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并构建一整套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长治久安、且具有自检与防御机制及其能力的开放性的社会、政治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过系统深刻的理论论述,而且率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历史大势、聚焦人民关切、赓续百年辉煌,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踔厉奋发、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担当历史重任、自觉承载历史使命、善于凝聚历史共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时代主题、最主要的时代任务、最重大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5.
党的百年历史是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史,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的百年演进史。全面考察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内在逻辑,必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起点开始,围绕着中国人民如何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心议题,呈现出从追梦、筑梦到圆梦的基本历史向度,其演进的内在逻辑要素包括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其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因,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精神动力,创新能力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物质力量。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演进的历史逻辑充分表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是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之需而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中华大地上完成从一穷二白、一盘散沙局面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百年赶考路上描绘出优异答卷。百年优异答卷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第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这是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规律总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为此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就是矢志不渝实现自身使命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道路,开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社会革命,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灿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做出了三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发展放在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高度阐释文化的地位、价值,彰显了对文化战略思考的高瞻远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还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思想,即让文化自信在社会进步中充分发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是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