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目标思路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的核心在于寻求城市圈经济与金融支持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的实践路径,应该包括培育货币市场,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业和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鼓励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分层次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制度;发挥区域金融主力军作用,全面提供信贷、结算、智力支持和财富管理服务;打造城市圈金融中心,推动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抓住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机遇,至关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刻内涵,把握国家的战略意图,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与特点入手,把握武汉城市圈进入发展型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可持续的外向性发展与内生性发展相结合(复合型)战略模式,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融合及产业布局一体化,是城市圈联动发展、实现共赢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武汉市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实际,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双赢多赢、错位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中介参与、政府推动”的合作思路,推动企业参与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合协作,提升了经济辐射与集聚能级,促进了城市圈产业融合和布局一体化。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参与城市圈产业融合的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商业赛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面收集数据资料和访问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武汉城市圈马彩市场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剖析了武汉商业赛马发展的环境,分析了武汉城市圈赛马市场的发展机制。本文认为,武汉东西湖区东方马城的建立以及武汉城市圈马彩市场的建设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武汉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坚持两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产业发展新亮点的形成,并提出了促进商业赛马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莉 《中国发展》2009,9(6):36-41
“两型社会”发展战略的确立,既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该文从武汉城市圈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两型社会”发展战略框架,探索性地提出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三大具体战略,即绿金经济和结构调整同步发展、金融强市和科技发展深度结合以及政府管理和市场模式创新互动,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湖北省鄂州市居武汉城市圈核心层,要加快实现“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必须把人才工作作为战略牵引.大力推进人才工作理念机制、方式载体、服务环境的创新;努力实现与武汉城市圈间人才政策协调、制度衔接、服务贯通、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和谐文化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武汉城市圈的和谐文化建设是实现武汉两型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和谐文化建设。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失序、道德失范等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宝贵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创新,才能更好实现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中,城市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特大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壮大,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环节。要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武汉城市圈的率先崛起,要求对武汉城市圈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和前景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途径选择角度出发,对武汉城市圈现阶段发展特征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区利益矛盾是当前阻碍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就如何化解该矛盾的途径进行了比较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局部整合创新武汉政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路构想。  相似文献   

10.
张小燕 《世纪行》2007,(8):59-59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苗圩日前在接受全国政协组织的中央新闻采访团集中采访时透露,武汉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武汉城市圈进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探索武汉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机制。他说,武汉正在摸索打造与周边8个城市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同城通讯,城际轨道交通等方面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陈文科 《政策》2005,(8):10-11
武汉城市圈的“圈”进,应借鉴沿海发达城市圈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走弯路,以尽快实现由发展中城市圈向发达城市圈的转变,使其成为我周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城市圈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圈的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社会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在提出武汉城市圈即文化圈观点的基础上,指出在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建设中,应深入挖掘圈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武汉城市圈文化软实力,凸显武汉城市圈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3.
蒋敏华 《世纪行》2007,(11):37-38
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湖北省政当局为了实现孙中山将武汉建设成为“世界最完美都市”的宏愿,提出了建设“大武汉”的一系列规划设想,拟定了武汉区域规划,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区域规划机构”——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开创了我国区域规划研究的先河。武汉区域规划的核心要点是以武汉三镇为中心、周边大中小市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这一思路已初具现代“城市圈”或“都市圈”雏形。回顾当时提出的武汉城市圈概念。为研究当今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发展也可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两型产业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武汉城市圈设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具有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成功示范经验的重大意义。两型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两型产业为核心,而两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从这个逻辑出发,文章重点阐述了资本市场对两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当前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两型产业发展的功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德炳 《政策》2007,(10):22-24
省第九次党代会强调.“进一步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形成九市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作为处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层的鄂州,如何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中起到应有作用?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在鄂州专题调研时。明确要求鄂州“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武汉高新产业对接上。努力走在武汉城市圈最前面”。这既是省委对鄂州的殷切期望,又是省委对鄂州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黄楚平 《政策》2008,(8):26-28
咸宁是湖北南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位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两个“试验区”的连接线上,必须全力以赴承担起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重任和使命,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着力打造极具个性魅力的生态城市,加快实现咸宁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市场逐步发育起来,但由于受观念和体制等诸多因素的束缚,与其他要素市场相比,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建立合理回报机制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将有助于提高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水平及其效率。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农地流转的市场规制必须服从于区域合作协调的经济社会目标。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农地市场,实践中的农地流转呈现出复杂的面相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对农地市场失范予以解释,并基于区域经济法的视角,提出建设武汉城市圈背景下农地流转市场规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将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分三个步骤达到远期目标:到2020年,武汉市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武汉城市圈提前3—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尽早形成以武汉市  相似文献   

20.
一、梁子湖是武汉城市圈具有独特生态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 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步伐加快,梁子湖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越来越重要,在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现有生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对缓解武汉城市圈经济密集区的发展给生态带来的影响,形成城市圈基本生态框架和生态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