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曾玉兰 《世纪行》2010,(4):45-45
<正>全省有各类残疾人379.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6.64%,其中城镇残疾人106.2万,农村残疾人273.2万。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5—59岁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且需要就业的残疾人口数量为140.5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7%,已经就业的有106.64万人,其中城镇残疾人23.8万,残疾人口就业率为57.23%,比健全人口就业率低30个百分点,全省现有33.86万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需要就业。  相似文献   

2.
徐祖荣 《人权》2011,(1):31-36
按照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结果统计,杭州现有残疾人47.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6%,其中视力残疾6.484万人、听力言语残疾16.733万人、肢体残疾10.823万人、智力残疾3.049万人、精神残疾4.014万人、多重残疾6.68万人。多年来,杭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07,(8):11-1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在我国的8296万残疾人中,智力残疾554万人,精神残疾614万人,两者相加1168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4.08%。在1352万多重度残疾人中,还有430多万智力残疾人和近百万精神残疾人。除了智力、精神残疾人,其他类别中的重度残疾人有2088.6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5.18%。因此,我国的智力、精神及重度残疾人总共有3780多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45.56%,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总人口。  相似文献   

4.
《条例》是如何出台的? 问:我国目前残疾人总体状况如何?主要致残原因是什么? 答: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1987年第一次抽样调查时,全国残疾人有5164万人. 专家推测,到2050年,我国残疾人口总规模将达到1.68亿.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与1987年调查结果比较,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发生改变。经初步分析,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有:一是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即使残疾人比例按1987年的4.9%不变,依据2006年人口基数推算,2006年残疾人口数量也将达到6416万,比1987年的5164万增加1252万人。二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1987年时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8.5%,到2005年已达到11%。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增高。这次调查60岁及以上的残疾人约有4416万人,比1987年…  相似文献   

6.
《今日上海》2012,(12):67-67
上海首创的《残疾人日间照料机构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已正式实施。据介绍,目前上海约有残疾人近95万,其中精神残疾10万人,智力残疾6.5万人。除了少部分符合相关条件者进人了全托性质的养护机构外,大多数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得到社区或家庭的照料。  相似文献   

7.
徐建 《中国残疾人》2008,(11):30-31
高学历残疾人就业形势及价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等院校残疾大学生人数也逐年上升。例如有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高校共录取湖北籍残疾考生334人,比2002年增长近150%。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全国残疾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残疾人为9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残疾人为406万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5164万残疾人中,非智力和精神因素的残疾人有3953万人,占76%。这些残疾人有正常的思维能力,有丰富的情感。他们渴望社会对他们理解并提供帮助,但他们又不需要怜悯;他们有极度的自卑心理,但他们又拼命为实现与健全人"平等的价值"而拼搏。大部分残疾人就是在这种矛盾和困惑交错的心理状态中,艰难地生活着。笔者多年从事基层残疾人工作,对残疾人的心态变化作了些尝试性探索,现予笔录。一、非智力和精神因素残疾的人一般心态和心理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中国残疾人总数为8269万,其中:视力残疾人占14.86%,约1233万人。15岁以上的视力残疾人中丧失劳动能力者占37.87%,约有468万人,受自身视功能障碍和外界环境影响,绝大多数难以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特殊而困难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是人口大省,其中残疾人口539.9万,残疾人口比例在全国排第四位。其中农村残疾人有368.43万,占总残疾人总数的68.24%。由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较大,欠发达地区农村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就业率均明显偏低,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中,大部分没有工作,即使已有工作的残疾人,其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主要从事一些收入很低廉的简单劳动工作。因此,如何帮助农村残疾人就业,是当前残疾人就业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安康市24万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9万余名,实现就业8.3万人,其中城镇1.3万名、农村残疾人7万名。尽管超过九成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获得就业,但是残疾人就业过程中,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残疾人事业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方面呈拉大的趋势;大部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根据调查统计,湖南省300万残疾人中,就有90多万能够康复的残疾人得不到康复和训练,有30多万残疾人需要配置辅助器具而无法得到;约有30%的残疾儿童少年没有入学,残疾人的生活靠家庭和亲属供养的占60%以上,全省未脱贫人口中残疾  相似文献   

13.
数字提要     
★2266万据统计,在我国8296多万残疾人中,已经实现就业2266万人,其中城镇463万人、农村1803万人。★858万与30万我国目前尚有858万有劳动能力、达到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没有实现就业,而且每年还将新增残疾人劳动力3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4.
听力障碍是人类面对的主要疾病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二大残疾疾病。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区残疾人数量为152.5万人,其中听力残疾为26.7万人,占总数的17.51%。在这些听力残疾人士中,年龄小于7岁的约为4.5万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新生儿耳聋发病率,我区每年可能新增耳聋患儿约100~300人。在这些耳聋人士中,耳聋在二级以上的患者助听器很难帮其实现听力补偿。而人工耳蜗可能是其恢复听觉的唯一有效选择。一、名师出高徒,内蒙古工耳蜗植入术第一人刘勇智博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九三社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残疾人》2006,(9):22-22
一、“十五”期间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显著“十五”期间,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康复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642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超额25%完成“十五”计划,相当于“八五”、“九五”期间残疾人康复数的总和;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减少了残疾发生;残疾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193名残疾学生被高等院校录取,67.5万名残疾人受到职业教育和培训;新安排39.6万城镇残疾人就业;316.6万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城镇基本医保和新农合残疾人参保率分别达到58.6%和93.5%;800多万残疾人得到社会救助,各类托养服务机构达到2220个,53078名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享受托养服务;建成扶贫基地3157家,辐射带动137.8万残疾人脱贫;为9.84万户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  相似文献   

17.
抚顺市残联在“辽宁省促进残疾人万人就业万人培训行动”中,广辟就业渠道,创新培训模式,扎实有效地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仅2009年上半年,安置残疾人就业62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6个,投入资金5577元,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带头人52人,培训各类残疾学员1045人。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目前共有残疾人口311.8万,其中城镇残疾人口为82.95万人,占残疾人口总数的26.60%;农村残疾人口为228.85万人,占73.40%(据2006年统计数据)。残疾人是浙江省现有的各类弱势群体中“困难最多,问题最大,矛盾最突出,社会福利状况最差”的群体。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城乡之间客观存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差异,导致城乡残疾人事业也存在明显的发展步履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黑龙江农垦)有634.03万残疾人,其中农村残疾人377.05万,占残疾人口的59.47%。"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秋季组建,展开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据广东省和深圳市抽样调查结果,广东省和深圳市残疾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3.9%和3%。按我市有99万常住户口计算,全市有3万多残疾人,如按全市有300万人口(含暂住人口)计算,残疾人数远远超过此数。 从残疾人劳动能力状况看,我市18岁至59岁(符合劳动年龄阶段)的12500名残疾人中,其中有劳动能力的8800人,占7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