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专利保护制度的基本状况主要体现在申请总量、申请领域、申请主体、申请类型以及申请地区等方面。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分析以阐述农业专利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发展农业专利工作的几点建议,即提高专利意识,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改变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快培训专利队伍,充分利用专利制度提高农业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飞利浦光盘案一波三折,从2003年ITC认定飞利浦捆绑6个非必要专利的一揽子许可构成专利滥用,到2009年CAFC专案庭要求ITC查明飞利浦和索尼是否协议禁止在池外单独许可Ladagec专利,再到2010年8月CAFC的全体法官庭审判决飞利浦和索尼的协议不构成专利滥用,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通过回顾该案的历程、争议和裁判,可以看出美国专利保护力度的加强以及专利滥用原则的进一步萎缩,这对分析我国专利法与反垄断法在规制专利许可行为上的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日益加快,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也进一步释放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据统计,占我国私营企业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专利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基础上,基于私营企业专利权人的视角对当前我国专利保护的强度进行考察。数据分析显示,目前私营企业专利权人对我国专利保护的满意度有66.73分,仅仅刚达到及格水平;而私营企业专利权人在反馈意见建议时,同样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在加强专利保护的过程中,司法要充分发挥对专利保护的主导性,行政要充分发挥在专利保护中的主体性,非诉调解要充分发挥在处理专利纠纷时的主动性,私营企业专利权人则应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基于专利统计、专利文献、专利调查和政府行政管理的指标系统,但指标设计仍存在结构缺陷,突出表现为重创造、轻运用的情况,专利保护和服务指标亟待完善。社会公众不能准确把握指标内涵,对指标真实作用和决定要素缺乏准确认知。在专利指标使用方面,政府功能性评价能力强,学术运用能力弱,指标数据对专利经济学研究支持力度不足,反映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专利指标失位。提倡从政府管理和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加强基础指标的设计与利用,建立以指标分析为基础的专利经济学科全面提升专利对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
历史渊源:扶植国企为初衷 1984年我国制定《专利法》时,根据巴黎公约关于成员国有权按照本国实际情况,对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作出限制性规定的保留条款,以及考虑到许多国家均未对药品、食品和化学物质给予保护的通行做法,我国也将药品排除在专利保护范围之外。由于当时我国《专利法》不承认外国药品专利,我国企业可以自由仿制国外的专利药品,以提高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品种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专利法于 1985年 4月 1日正式施行,从开始起就显示了立足中国国情和起点高的特点。 1992年通过的专利法修正案扩大了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延长了三种专利的保护期限,使我国在专利保护水平方面基本达到了 TRIPS协议的规定。面临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 21世纪,随着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鉴于“入世”前景已经明朗,为充分发挥专利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在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17次会议于 2000年 8月 25日通过了对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正。本次修改吸收了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专利运用是专利创造、保护与管理的最终目的。理论研究应从注重专利保护转向注重专利运用。实践证明,专利投资是专利运用的最好形式,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专利权在权属、效力、价值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专利权投资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因此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指出风险的表现形式和规避措施,以保护投资收益,发挥专利投资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27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该决定主要从进一步明确专利内涵、完善专利保护、提高专利授权标准、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作了补充和完善,将使专利法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相似文献   

9.
周长玲 《政法论坛》2012,(2):188-191
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生物技术重要作用的进一步认识,有关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一直是知识产权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该争论主要是围绕生物技术专利可能引发的法律、伦理以及生物安全等展开的。本文仅针对生物技术以及生物技术专利可能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的风险预防原则为指导,论证对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专利法规以新技术为保护对象,把发明构思排除在专利客体之外。发明定义实质上是不承认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条件的构思是发明,否定了专利法授权条件。不全面保护方法发明,不能为企业降低资源消耗提供制度支撑。专利法规未保护发明构思,其技术内涵不明,导致研究发展基金投资对象错位,使发明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11.
对于故意侵权者,还可以处以罚款或数倍的赔偿,以加大对专利权的保护力度。本文指出随着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技术含量高的专利纠纷越来越多,培养一批具有技术基础与专利素质的法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假冒专利罪疑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冒专利罪保护的法益是超个人法益,因此,假冒并不存在的他人的专利,以及未获专利却谎称已获专利的行为,构成假冒专利罪;非法实施他人专利的专利侵权行为,从应然的角度讲,应纳入刑法规制的范畴,但从现行立法规定来看,无法以假冒专利罪定罪处罚;在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上假冒专利,或者还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均应数罪并罚;专利权的刑法保护以选择集中型和散在型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13.
《电子知识产权》1996,(3):17-19,22
天津市专利管理局的主要作法是:以推动优秀专利技术实施为重点,加快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加大专利执法力度,认真净化专利市场;努力开辟国内外专利市场,扩大专利技术的社会影响;积极专利技术实施的良好环境,推动专利技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立足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观乐 《知识产权》2004,14(1):14-19
目前,我国对外观设计专利所形成的保护意识基本建立在其鉴别功能上,即防止其他厂家从外观上仿制本厂的产品来误导消费者以保护本厂的权益.与此相应,在审查指南中规定的相同和相近似判断以及法院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相同和相近似判断均采用了混淆理论,即根据消费者会否造成混淆来确定可否授权或是否构成侵权.采用此判断标准,在实践中会出现许多矛盾和不合理的情况,因而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判断方法所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专利法的立法宗旨、介于版权和专利两者之间的外观设计保护以及国外外观设计保护的发展趋势,指出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决不应当类似于商标保护那样建立在其鉴别功能上,而应当将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立足点放在对外观设计创新活动的保护上.一旦以此为出发点,目前所出现的矛盾和不合理情况以及所争论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产业国际竞争的特点,专利保护在产业国际竞争的作用以及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应采取的专利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WTO法律框架内的TRIPS协议是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之一,并成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领域中的新制度。TRIPS协议涉及知识产权的方方面面,除了对商标、地理标志等智力成果的保护制度有新规则外,有关专利保护规则也颇具特色,本文分析了中药保护的可专利性以及TRIPS协议下药品专利制度及中药专利保护的难点,提出了中药专利保护的建议,以实现对中药知识产权合理、正确的保护,使中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基因专利保护范围边界的确定是当前生物科技专利领域中争论的焦点之一。专利保护范围决定着专利垄断权的实际价值,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直接影响着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梳理美国、德国、瑞士和日本在基因专利保护范围上的发展变迁趋势,同时初步探讨对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界定方面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专利制度是以《专利法》为核心的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技术进步的管理制度,包括专利申请、专利审查、专利代理、专利管理、专利文献服务、专利诉讼制度等。我国《专利法》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修改。我国1993年以延长专利保护时间为主的《专利法》修改未使地区专利申请和研究开发投入的倾向上升,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专利法保护的客体之一,外观设计专利不同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条第2款对外观设计的定义为:“专利法所称的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专利法第59条第2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上述法律条款不仅规定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对象与保护范围,还表明外观设计专利确权与侵权的判断标准有其特殊性。进一步而言,是指外观设计专利在撤销、复审以及侵权判定程序中都应以  相似文献   

20.
引言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8月9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其研究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及其修改说明。根据其修改说明,本次专利法修改主要针对我国专利制度运行中保护不力这一突出问题,以"加强专利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为核心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