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承》2006,(Z1)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于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此后“,神舟”二号、三号、四号先后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稳步走向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举国欢腾。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2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张高丽观看飞船返回实况并宣读贺电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载人航天工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与企盼下,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飞船于10月12日9时发射升空。在历时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成功地实施了太阳能帆板展开、姿态控制等数百个动作,进行了30多次天地通话,并成功地对飞船实施了变轨和轨道维持,还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体现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全球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振奋,感到自豪。在这令人喜悦的时…  相似文献   

5.
太空生活“感觉良好” 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梦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16日清晨6时23分,“神舟”五号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牧场安全着陆。6时51分,飞船返回舱舱门缓缓打开,身着白色宇航服的杨利伟走了出来。至此,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这次太空飞行的杨利伟,  相似文献   

6.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公元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9分50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6日上午6时23分,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此一刻,中国沸腾了,神州大地沸腾了!中国为这一天的到来,盼望得太久了,但这天终于到来了。 去年夏天,当本刊获悉,中国载人航天已经进入倒计时时.立即组织了一组有关中国航天的报道,在2002年第8期,在《直上九天揽明月——中国载人航天进入倒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3,(21):40-43
<正>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整装待发。无数疑问出现在国人心中:神舟“五号”能否准时升空?宇航员安全系数如何?谁将成为中国的“加加林”?本刊特别推出《“神舟”飞船:载人升空》连续报道。让我们一起聚焦中国宇航员邀游太空的激动时刻,分享中华民族载人航天圆梦今秋的骄傲与辉煌……  相似文献   

9.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以其新的突破性成就,再次招徕世人关注的目光,震撼了世界!睹物思源。当我们为共和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倍感骄傲和自豪时,怎能忘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和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为创建、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所建立的不朽功勋!面对苏、美两国激烈的太空角逐,毛泽东毅然作出“发展新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1961年4月12…  相似文献   

10.
龚开国 《两岸关系》2005,(11):30-31
10月12日上午,祖国大陆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17日凌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凯旋而归。面对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事,台湾岛内各界的反应有着极大的反差,折射出了岛内民众和台湾当局迥然不同的心态。台湾主流媒体及时报道“神六”发射实况台湾岛内一些主流媒体电视台,采取种种方法及时大力地报道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凯旋而归的全过程。台东森电视台从发射当天上午8时30分开始播出“神舟六号升空特别报道”,并以《神六升空全目击》为标题,对整个发射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神舟”六号升…  相似文献   

11.
“遥看琼楼舞清影,今朝神舟上九天。”或许最令国人难忘的便是那永萦心底的一声:“飞船一切正常。”——这是2003年10月15日来自太空的声音,一刹那间,全中国人都屏住了呼吸,心头只剩“骄傲”,世界载人航天史上也因此而写下了中国人自己辉煌的一笔。思绪无法平静,时光悄然流逝,今日的发射场依然是那样的壮观雄伟。时隔两年,我们的“神舟”六号飞船将于今年九、十月间发射。“神舟”六号的上天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意义重大。有关安全的科技细节逃逸救生装置——神奇的“救生棒”…  相似文献   

12.
人物     
《小康》2021,(28)
正归来者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华民族攀登科技高峰的又一次空前壮举。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以来,攻克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发射了一号、二号、三号“神舟”飞船,发射“神舟”四号将是我国最后一次无人飞行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4.
10月16日也许是2003年里最多中国人早起的一天。这一天许多中国人都早早起来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神舟”五号的最新消息。当杨利伟安然无恙地站在飞船前对着镜头打出胜利手势时,炎黄子孙心底的欢呼再一次澎湃而出:我们又成功了。毫无疑问,“神舟”五号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正式跨入了航天国家的精英俱乐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过去虽一直位居世界航天大国的第三位,地位却不是太巩固,此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这既是中国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闻存档     
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三号试验飞船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次运载火箭和飞船已完全按照载人航天要求设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船,经过在太空21个小时的运行后,返回舱成功地按计划准确降落到预定地点。曾经为这个返回舱安全着陆进行过无数次试验的人员中,有一位女性老飞行员,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  相似文献   

17.
《时代潮》2003,(2)
“神舟”号试验飞船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神舟”号飞船发射试验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多个地面测控站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18.
时代点击     
《时代潮》2003,(13)
政治中国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首次载人太空飞行 6月11日解放军报消息,我国已经基本建成高安全高可靠载人航天研制试验体系,“神舟”五号飞船将按计划发射,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首次载人太空飞行,从而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的第三个具备载人太空飞行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23)
正天宫游太空,神舟赴星河。10月17日,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下,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入太空,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这一成就引发了海外媒体及网民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俄罗斯ridus网站11月18日刊文称,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返回,让中国再次缩小在航天领域同俄美两国的差距。俄航天专家利索夫表示,"在  相似文献   

20.
~~热烈祝贺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新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