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欧洲联盟电子商务立法评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盟电子商务立法的框架是由一体化立法、成员国立法、综合立法和专项立法共同构建而成的多层次的法律体系 ,其内容涉及网络服务、电子签名、消费者保护、司法管辖、电子货币、税收以及著作权保护等方面。从欧盟电子商务立法实践可归纳出三方面特点 ,即 (1 )就立法意图而言 ,重点在于创建欧洲电子商务统一市场 ;(2 )就欧盟法与成员国立法关系而言 ,强调相互补充、相互制约 ;(3)就立法的重点而言 ,兼顾内部立法、国际条约和行业自律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活动模式,受到了全世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它带给我国经济新的活力和效益,但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我们国家的法律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商务法也随之出台,我国借鉴别国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的基础下,制定出台了中国第一部电子商务法—《电子签名法》,它是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跨越式发展.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是联合国组织所创制的一个全面调整电子商务问题的规范性文件,这个规范法典对世界各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影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本文将《电子签名法》和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从原则、结构、内容等三个发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异同点.旨在发现我们国家立法的缺陷,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立法.  相似文献   

3.
法的创制是法律形成的机制,它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过程,而且也包括民间社会规范的自然形成过程。然而,立法充其量只能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法律的体制。因此,相比之下法的创制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法律形成的真实境况。正因为如此,法的创制概念比立法的概念更为合理。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法的渊源理论。传统观念认为法的渊源就是法律规范的存在形式或者是法律规范内容材料的来源。其实这都是片面或者不准确的。正确地说,法的渊源是一个相对而又多层面的概念。惟其如此,才能涵摄法律渊源的实况。  相似文献   

4.
医事法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医事法律立法的迟滞和理论研究的欠缺 ,应开辟独立的医事法研究领域。医事法具有三个特点 :( 1)缺乏完整的医事法典 ;( 2 )主要内容包括医事主体法、医事行为法 (含医事程序法 )和医事社会法三个方面 ;( 3 )医事法律关系中双方主体权利义务的不完全对等。医事法还具有三条基本原则 ,即先导义务原则 ;最少损害原则 ;生命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论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以全球电子商务立法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占利 《现代法学》2008,30(3):114-122
电子商务法的国际协调性和趋同性并未完全统一当前关于电子商务法基本原则的不同立法主张或理论观点。目前主张的原则大多属于与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有关的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技术、具体原则及传统商法的基本原则的范畴,其中技术中立原则和媒介中立原则才属于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融合了公平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和技术局限免责理念的技术风险合理分配原则作为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在立法中已有反映但未能在理论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伴随《电子签名法》的颁布,由联合国示范引导的国际社会电子商务立法的目标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现今我国再次提起制定电子商务法应当具有超越示范法的立法定位。目前电子商务已经向纵深阶段发展,渗透至各个领域,因此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也具有多样性和渗透性,我们不可能在一部法中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因此,电子商务立法应当有清晰的定位。建议制定网络商务法,按照商法的目的和价值建构规范网络经营行为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建议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法是中国当前最为重要的立法任务之一。2004年颁布的《中户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显然不适合当今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然而全新的电子商务法框架体系如何架构,基本制度如何确立与衔接,都成为摆在学界和立法界的难题。建议稿立足于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借鉴了美欧日德韩等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法的立法体系,并条文化为建议稿,以供学术探讨和立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电子商务法评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美国各地及企业集团的利益之争 ,是美国目前电子商务立法分歧的重要原因 ,而立法的统一化 ,则是其电子商务法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通过联邦立法 ,还是走统一州法的道路。在借鉴美国电子商务法的经验方面加州的技术中立原则和尤他州的政府干预方法 ,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作为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作对实在法的起源、法的发展的动力、法学家的历史使命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本文对该著作的主要观点做了简单的概括和分析,并探讨了对中国立法和法典制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法学》2018,(2):25-40
将法教义学定位为"现行实在法科学"并不意味着它与立法没有关联。反对"法教义学能为立法作出贡献"的主张可以被归纳为四个命题,它们都源于对于法教义学本身的错误理解。法教义学既具有稳定化和整合功能,也具有革新功能。在此基础上,法教义学能为立法作出贡献的理论基础在于承认法的双重因素和追求立法的科学化。一方面,法教义学可以影响立法的内容,其影响途径又分为三种,即直接为立法提供支持、间接为立法提供支持,以及对立法进行批判。另一方面,法教义学也可以影响立法的体系,这种结构性影响更加稳定和持久。因此,在规范性的意义上,离开法教义学的立法是不可能的。这并不意味着要取消立法的形成空间,而只是意味着要对立法者的权力进行理性限制。  相似文献   

11.
袁雪石 《政法学刊》2005,22(3):16-19
电子商务侵权行为和电子商务侵权法是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电子商务侵权行为不完全等同于网络侵权,其在侵害主体、侵权行为地、侵害客体等方面都有新的特点,如侵权主体多样化、低龄化,侵权客体多层次,侵权行为地之间空间距离较远等,因此,在侵权法立法上应对电子商务予以充分重视,并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电子商务立法的环顾与设想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楚 《法律科学》2001,(1):3-12
电子商务立法风靡全球 ,其特点是快速与兼容性。不仅经济发达国家如此 ,许多发展中国家亦不甘落后。我国且不可行动迟缓 ,坐失网络经济带来的良机。电子商务法应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予以理解 ,而我国当前有条件、并且必须尽快制订的是狭义上的电子商务法 ,即调整电子交易形式的法律规范。而那种综合性电子商务立法的设想起码在目前是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合同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与传统的合同制度比较 ,电子商务合同有不同的特点 ,尤其是在合同的形式、成立及效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法治观念对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学界有关公民法治观念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公民法治观念的科学测量、理论概括与学理解释等方面尚存不足,对于公民法治观念的现状特征、变化特点、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等问题仍缺乏足够的认知与研究。本文认为,公民法治观念的研究要特别加强实证研究方法的设计,建构科学测量法治观念的指标体系,优化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对话。  相似文献   

15.
李玉静  祖月 《行政与法》2005,(11):103-103,106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交易市场,其涉及的领域和技术,带有普遍的社会性和整体性。网络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的地域管辖将使全球经济的发展标新立异,由此引发出世界各国对现代民商法律冲突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仅就电子商务的特点带给传统民事管辖权的冲击作为引线,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16.
The recently proposed new Copyright Directive was released on 14 September 2016. It has been described by EU law-makers as the pillar of the copyright package promis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EC), to be delivered before the end of Mr. Juncker's mandate. In its Communication of 6 May 2015, the EC had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to enhance cross-border access to copyright-protected content services, facilitate new uses in the fields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nd clarify the role of online servi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works and other subject-matter.” The proposed Copyright Directive is thus a key measure aiming to address two of these three issues. However it is not without shortfalls.We have therefore decided to publicly express our concerns and send an open letter t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to urge them to re-assess the new provisions dealing with mandatory filtering of user-generated content in the light of the CJEU case law and the Charter of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European Union.In a more extended statement, we examine in details the text of both the explanatory memorandum and the Directive itself.Our conclusions are:1. A comprehensive re-assessment of Article 13 and Recital 39 in the light of the Charter of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E-commerce Directive (in particular Article 15) including CJEU case law is needed, as the proposed Copyright Directive does not expressly address the issue of its compatibility with both of these texts.2. Recital 38 does not clarify the domain and effect of Article 13. Rather, it creates confusion as it goes against settled CJEU case law (relating to Articles 14 and 15 of the E-commerce Directive and Article 3 of the Infosoc Directive). Recital 38 should therefore be deleted or substantially re-drafted/re-phrased. If the EU wants to introduce a change in this regard it should clearly justify its choice. In any case, a recital in the preamble to a directive is not an appropriate tool to achieve this effect.We hope that this exercise will prove useful for the debate that has now begun both i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in the Council.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中国法学研究从法律主题向法治主题转换,蕴含着系统化的法治学理论,开辟了法治学学科新领域.新时代的法学研究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学学理为依据,加快推进形成科学完备的法治学学科体系,实现...  相似文献   

18.
房旭 《行政与法》2014,(7):29-33
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最终目标,但究竟何为法治中国却是一个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然而,厘清何为法治中国的内涵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逻辑起点.依据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和“中国”的内涵以及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关系理论可知,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成后的结果,是指在整个中国领域范围内,法治成为一种全社会的主要生活方式和一种全民的信仰,并且形成和表现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一种良性法律秩序的现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