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善洲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和典型榜样.省委把学习杨善洲精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省委常委班子带头前往善洲林场,以杨善洲精神为镜子进行边学边查边改,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2.
让杨善洲精神在大学校园里闪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瑛 《创造》2012,(6):69-69
在善洲林场现场接受党性教育,让我经历了心灵的净化和洗礼。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除了自己学习外,我在思考如何让杨善洲精神在大学校园里更好地闪光;如何让所有的青年学子,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时时刻刻对照、鞭策自己,从每一个小细节做起,加强内心自省,营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学会在平凡中坚守信念,在困难中磨练意志,在淡泊中收获快乐,在奉献中体现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星元 《创造》2012,(6):73-73
今年四月下旬,我作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30期中青班学员之一,来到杨善洲精神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一一保山市施甸县善洲林场接受党性教育。短短四天时间的现场体验,让杨善洲一次又一次地从文字材料和演讲报告中走出来,鲜活地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脱胎换骨般的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日前刊发了名为《重要的是坚守一辈子——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评论文章,高度赞扬了杨善洲的坚守精神,笔者读后颇有感想。杨善洲的这种坚守,的确是一种意志,一种品格,一种觉悟,一种精神境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都在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并掀起了向杨善洲同志学习高潮。杨善洲同志生前曾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因病逝世。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历尽艰辛义务造林20多年,建成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  相似文献   

6.
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向杨善洲学习,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面对杨善洲的事迹和杨善洲精神,我和大家一样为杨善洲而感动着,敬佩着,深深感到,  相似文献   

7.
杨善洲同志是共产党员的楷模,也是我们云南人民的骄傲。他是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1988年从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把“家”搬到大亮山,艰苦创业,长年累月扎根荒山,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兴办林场,一千便是20多个春秋,为家乡人民创建了一个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8.
李炳泽 《创造》2012,(6):71-71
短短四天善洲林场的经历可胃丰富多彩、深受教育。我们一起走过善洲小道,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一起参观了窝棚、陈列室和故事林……杨善洲的经历,虽然可以用简单的言语进行描述,但又是那样丰富厚重、充满内涵。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生百净体验的亲身经历,是一场亡、灵和精神的冼礼。那些树、那些路、那些故事和那些朴实的话语,在不停地向我讲述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信念: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又留什么?那就是:用信仰指引人生的方向,用奉献诠释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千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多元)的林场,而且他已将林场无偿上缴给了国家。  相似文献   

10.
唐相林 《今日民族》2011,(7):3-I0002
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实践杨善洲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激励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创先争优,云南省民委紧密结合民族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杨善洲精神,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主题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4月,我第一次到保山杨善洲干部学院学习。通过瞻仰公仆楷模墓地、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善洲小道、故事林、老场部、老窝棚、陈列馆,聆听杨善洲精神专题讲座,观看蓝天访谈、清廉杨善洲专题片,种纪念树,徒步登上瞭望塔观万亩林海,自做善洲餐,召开火塘会议,进行劳动体验,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细细思量60年党龄的老书记,除了留下万亩林海的物质财富外,他留下的最大财富是精神,即以感恩之  相似文献   

12.
庄朝义 《创造》2012,(5):86-87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艰苦创业,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研究杨善洲精神,对于强化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红文 《创造》2012,(6):70-70
我是一个媒体人,对善洲精神的学习,也是从职业需要开始的,我们春城晚报曾将杨善洲评选为2010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并把老书记的事迹整理成近20个小故事,配上漫画每天连载,还把这些小故事放到我们的官方微博上,在网民中传播。在策划组织这些报道的过程中,对老书记的事迹反复研读,可说是耳熟能详,非常感动。但感动之余,还是觉得杨善洲固然可敬可佩,但离自己生活毕竟很远,学不来。  相似文献   

14.
熊学忠 《创造》2011,(6):50-53
我在保山地委和行署机关工作了28年,其中20年是在杨善洲同志领导下工作。其间经历的有些事至今历历在目,现略忆一二,以作对善洲品格和精神的一种学习和怀念。"谁晓得他就是杨书记"善洲同志穿的永远是一套蓝色中山装,戴的是一顶蓝布遮阳帽,下乡去穿一双草鞋式的塑料凉鞋,背一双军用解放鞋;下车步行穿凉鞋,晚上洗脚换胶鞋。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最近,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故事广为传颂。在创先争优、全国省市县乡四级换届之时,学习杨善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什么力量促使他“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而且,这棵青松,一当,就是一辈子。  相似文献   

16.
4月13日,学习杨善洲精神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艺学的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生态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的精神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变量。艺术的价值也是精神的价值,真正的艺术精神等于生态精神。生态文艺批评又是一种更看重文学艺术内涵的文艺批评,它并不排斥形式主义的文艺批评以及其它类型的文艺批评,因为生态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多元共存”。  相似文献   

18.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是陇原大地绿色发展的鲜活案例。38年来,"六老汉"三代人所形成的"八步沙精神",内涵极其丰富,不仅仅局限在治沙造林行业,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同时,"八步沙精神"也启示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的领导是关键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党员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要发扬斗争精神,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19.
杜克丁 《传承》2013,(1):50-5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像方志敏这样的党员,他们将党的理想化为自己的理想。用生命和鲜血证明了自己的追求,如杨靖字、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刘胡兰、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虽然他们已离我们而去,可他们顶天立地的身影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审视这些人我们就会发现,无论他们生活在何时何地,也不论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的文化程度如何,他们都对党的指导思想,对共产主义极度信服和尊崇,并坚定不移地把它奉为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吴金亭 《今日浙江》2011,(17):62-62
“草鞋书记”杨善洲出身百姓,不忘百姓、心系百姓、服务百姓,以与百姓血肉相连的“血脉”与坚韧不拔的意志践行了“草鞋精神”。他没有一点“官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