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胡娜 《现代领导》2006,(11):30-30
在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将中国与世界的界限模糊了,军事和安全因素紧密复杂地同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相互联系,中国军队的一举一动无不受到世界的强烈关注。但是综观海外媒体对我军的新闻报道,总体立场上却以负面报道为主。经统计,今年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和塔斯社等6家世界主要通讯社有关中国军队的2640篇相关报道中,有1242篇报道为带有负面倾向性的报道,占47%,正面报道只占6.9%,共181篇。这严重损害了我军的国际形象。因此,改进我军的对外宣传策略,研究外军的有益经验,树立我军良好的国际形象是紧要任务,其中在世界范围发出我军自己的声音,建立军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一个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2.
燕连福  马璐 《长白学刊》2024,(1):10-21+2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研究对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览当前研究成果,学界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历史进程、认同效果、价值意蕴、面临挑战以及实践路向等方面呈现了对该主题的研究论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虽是一种“软”实力,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硬”作用。展望未来,继续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的现代化实践,应当从深化理论建构、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研究的学理性、科学性及针对性,增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话语表达的说服力与影响力,努力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作为党的形象在国际上的具体表现,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成为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演变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质,内含着其生成、定位、变化与发展的价值逻辑、实践逻辑、时代逻辑和现实逻辑。新时代党的国际形象塑造面临新机遇、存在新挑战,把握好新时代党的国际形象塑造的策略及原则,着力塑造新时代党的良好国际形象,具有重大而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锋 《时事报告》2004,(3):53-5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庆,世界也为之一震。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人口沫四溅,说什么:“中国还有人吃不上饭的时候,有必要烧钱来塑造国际形象吗?”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的国家形象广告在CNN热播。据说这组由中国商务部会同四家行业协会联合制作的广告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被认为是“中国塑造全新国际形象的新举措”。广告画面精美、选材得当,堪称大手笔,我看了也很受鼓舞。  相似文献   

6.
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该国有形表象、精神内涵和国家行为及其结果的总体评价。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国家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占据主动,有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其未来的国际形象已引起世人瞩目。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是营造和维护我国发展环境的重要任务。国际形象战略谋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国际形象的定位,爱好和平、发达文明、正义友善、诚信负责,是当代中国国际形象最根本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竞争格局的逐步形成,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纷纷将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作为首要目标,不断采取新的策略和手段拓展国际市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外贸企业如何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和有利地位,本文拟从以下方面阐述。一、企业的国际形象责格企业国际形象就是产品和企业形象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反映。只有树立良好的产品企业形象,才能进而形成最佳的国际形象,这是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1、实施名牌战略,走向国际市场。名牌战略是一种围绕生产优质产品,扩大产品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李宏毅 《时事报告》2003,(2):22-22,23-25
20世纪后半叶涌起的全球化浪潮,以其不可逆转之势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重新塑造着每一个“地球村”公民的生活。改革开放的中国,日益感受着这一历史大潮带来的吸引与冲击。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09,(9):55-55
《南风窗》近期刊发赵灵敏的文章认为,一个国家塑造国家形象的关键是自我形象。国内形象,是一个能否让国内的老百姓满意的问题。如果一个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很高,那它的国际形象也一定很好。国内民众不满意,却有好的国际形象,这基本上不可能。国内老百姓满意,外国人不满意,第一不大可能,第二完全可以不予理睬。  相似文献   

10.
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青 《长白学刊》2009,(3):145-148
软实力竞争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塑造中国良好国际形象与国际亲和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而言,必须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文化则是当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正>主动塑造全球化的过程,充满着挑战与陷阱,如何把自己塑造成"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对中国外交战略和战术要求极高中国崛起与全球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开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以2011年底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全面参与全球化。如今,中国已深深打上全球化烙印;全球化也深深地打上中国烙印。以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越50%为标志,中国已成为全球化的弄潮儿。这便是习近平曾说的,"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不是靠战争崛起,而是靠和平融入全球化获得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冲击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化安全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当前世界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给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了新的冲击,为了争夺网络宣传这一阵地,我国应大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建立一批以网络媒体为主的大型跨媒体集团,扶植一批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网站.使网络成为中国对内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宣传国家主流思想意识,对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思想工作》2006,(4):42-43
星空传媒集团的全新综艺娱乐频道“星空卫视”已通过广东有线电视网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式开播,这是中国首次将有线电视网落地权授予一个境外全新频道。作为对等条件,星空传媒集团的姊妹公司福克斯有线网将安排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CCTV-9在美国播出。这表明我国管理层和传媒业正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媒介(传播)全球化竞争,在实施国际竞争导向的传媒产业发展战略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而参与的过程和策略,则沿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贯采用的“渐进式”竞争策略。循序渐进:参与媒介全球化竞争的策略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媒介全球化已成为…  相似文献   

14.
陈世阳 《人民论坛》2014,(5):239-241
从英国广播公司在2005-2013年所做的各国国际影响调查,可以发现中国国际形象的整体评价以正面为主,但波动较大:世界不同区域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评价存在明显不同。文章认为我国应提出中国版的各国国际形象排行榜,以制造议题,引导舆论:提高处理“媒体事件”、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的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国际社会。中国文化将会成为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它在塑造自己国际形象的同时,又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对话,在交流中促进相互了解,在对话中加深相互认同。  相似文献   

16.
刘慧 《八桂侨刊》2017,(2):16-23
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公共外交已经成为各国外交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外交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海外华文传媒既是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对象,又是外国新闻史的重要内容,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呈现一股非常独特的力量。从美国《侨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两大海外华文媒体关于中国重大事件的报道(如西藏问题、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等),清晰可见海外华文传媒在平衡国际舆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等方面对开展公共外交产生独特作用,由此建议有关部门支持海外华文传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军事外交包括军事硬权力和军事软权力运用.文化是国际政治中的一种软权力资源.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军事外交展开文化认同、参与塑造国际制度、树立国际形象等军事外交行动.从实质上讲,是军事软权力的运用和实施.由此,中国军事外交中军事软权力运用已成为中国实现其国家利益和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清 《理论月刊》2002,(5):86-88
全球化是一个经济过程,它更是一个体现社会结构变迁的社会化过程,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进程无论在性质、结构、趋向还是在交往方式上正在或已经实现旧全球化向新全球化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如果世界旧有的规范无力对社会现在以及今后的需求加以调节,那么失范就是不可避免之势。新全球化时代,物质决定论以及不平衡发展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分析工具价值,经济的一体化迟早将导致法律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世界通过中国人、中国企业来感受中国形象,这个作用已经不是媒体所能承载的了,其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在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裁周明伟提出,"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传媒功能,成了承载中国形象的两个主体,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不改善,会增加中国对外交往的成本。"中国国家形象与国力发展、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周明伟说:"过去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有许多与国力发展、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在对外交往中的国家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海阔 《前沿》2008,(9):192-194
在世界文化传播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视为一种非现代的文化模式。数字化传媒借助“非领土化扩张”的传播特性,改变这种文化刻板印象,并将中国现代性经验传播向其他民族国家。数字艺术产品应该借助这种机会,将更多的中国文化传统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认同塑造以及改变他者刻板印象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