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司法公开的推进,庭审直播已然成为审判流程公开的重要窗口。在司法公开带来积极社会效应的同时,庭审直播中当事人隐私权的保护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庭审直播中存在当事人的隐私权保护立法不完善、当事人缺乏对庭审直播的知情权、隐私权保护意识不强以及缺乏对当事人的救济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庭审直播中当事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则、设置庭审直播告知程序、加强隐私权保护意识以及畅通当事人隐私权受到损害时的救济途径等措施对庭审直播中当事人的隐私权保护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2.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计算机软件,兼有作品属性和工具属性。网络游戏的工具属性——可玩性是网络游戏的价值所在。根据网络游戏的特征和性质,宜将其视为"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并承认网络游戏画面属于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对"网络游戏直播"应适用"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耀宇诉斗鱼案"适用《侵权责任法》,要求侵权者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对电子游戏画面保护并未形成统一标准,许多电子游戏画面由于自身具备独创性可以构成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因而可以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在对涉案电子游戏画面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判定时,运用"摘要层次法"并不妥当,则可以借鉴计算机软件侵权判定中的"抽象—过滤—比较"的方法将电子游戏画面中的表达提取出来并一一比对,从而做出是否侵权的认定。  相似文献   

4.
刘名洋 《湖湘论坛》2020,33(5):114-125
游戏直播是以游戏画面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直播行为,当游戏画面构成作品时,直播行为应受游戏画面著作权的调整。在现行《著作权法》下,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播权都不能调整游戏直播行为,著作权兜底条款成为唯一选择。兜底条款的适用要节制,只在达到条件以后方可适用。未来修订立法要把握规律,彰显传播类权利的重要性,但不必设立向公众传播权,更不能采用"大传播权"模式。应修改广播权的定义,将游戏直播行为纳入调整范围。对新作品的使用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应尽量适用法定著作权,减少兜底条款的适用频率。  相似文献   

5.
体育赛事节目日益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新媒体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网络直播体育赛事节目,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行为屡禁不止。各地法院对于体育赛事节目的性质认定并不一致,导致采用的保护方式不尽相同。对《著作权法》的体系化解读认为,体育赛事节目性质为录像制品,应该用邻接权进行保护。未来的著作权法要以权利整合为立法路径,创设向公众传播权,以更好地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浅谈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刘喜荣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为创作作品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应当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他们因创作作品而产生的正当权益,应当受到保护。为此著作权法规定了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发表权、署名...  相似文献   

7.
网络直播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诸多弊端。其中,网络直播涉黄是比较典型的问题,挑战着法律与道德的底线。然而司法实践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不一而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因此,有必要理顺网络主播直播色情内容与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组织淫秽表演罪和聚众淫乱罪之间的关系,以规范实务中罪名的认定。  相似文献   

8.
在双重所有权的法律体系下,英美法系国家将信托收益权定性为衡平法上的所有权;而在大陆法系国家,信托制度与绝对所有权制度相冲突,导致了收益权定性混乱的现象。当前,我国的信托制度发展缓慢,理论体系构建不完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信托法》未对受益人相关权利的性质进行界定。将受益权及相关权利定性为收益权,并将收益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新型民事权利,有利于在一物一权的法律体系下完善信托财产权的结构体系,化解相关制度的冲突,避免信托制度在我国"水土不服",规范信托财产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游戏大热,网络游戏直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15年出现的"中国电子游戏直播第一案"足以引起立法机关的反思。纵观我国现行立法,无论是作品的类型模式还是其所涉及的著作权的相关规定,都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不仅使法律适用存在困难,造成司法实践中的混乱局面,同时就著作权人而言,其权利难以受到公正的保护。设立新的作品类别以及对所涉及的著作财产权进行扩大解释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弥补法律漏洞,推动我国网络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服刑人员的人权保护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服刑人员的人权具有权益主体的特殊性、人权的不完整性和人权内容的特定性等特点,在对其人权保护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监狱及其监狱人民警察在对服刑人员人权保护方面,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完善其人权保护的法律规范,进一步加强其人权保护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使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所享有的法定人权切实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对提高少数民族经济水平、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响应党和国家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虽然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对我国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进行浅析,将更加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程云蕾 《人民论坛》2014,(3):134-136
目前,我国社会公益组织正面临巨大的诚信危机,其主要原因包括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不高、政府的信任和行业自律较为缺乏等.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公益组织诚信危机的治理措施,一是健全完善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健全完善对公益组织的内外部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3.
周海 《前沿》2007,(4):100-1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的精神世界的安宁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个人的私生活受到各方面的侵扰。隐私权的保护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目前,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存在侵权的定性模糊、侵权人责任承担的方式不明确等问题,为此,就必须提高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完善隐私权保护的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  相似文献   

14.
对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做法不一,或用著作权法保护,或用商标法保护,或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而关于此项制度我国还存在较大的缺陷。我们应借鉴他国的做法,特别是德国的“标识树’制度,以完善我国的作品标题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徐隽 《浙江人大》2021,(1):62-6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2020年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决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决策部署,围绕完善作品定义和类型、加大侵权行为惩治力度、加强与其他法律的衔接、落实有关国际条约义务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著作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谢飞 《人民论坛》2011,(12):94-95
物流信息由于信息量大、分布广、更新快、使用难度大,以及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繁杂、企业维护物流信息的法律思想薄弱、法律保护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对其的保护还需完善。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借鉴国外有建设性的保护内容,明确保护效力范围,以完善商业秘密在物流领域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物流信息由于信息量大、分布广、更新快、使用难度大,以及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繁杂、企业维护物流信息的法律思想薄弱、法律保护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对其的保护还需完善。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借鉴国外有建设性的保护内容,明确保护效力范围,以完善商业秘密在物流领域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及法律适用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静 《湖湘论坛》2007,20(3):92-94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并不能推论出知识产权法没有域外效力,知识产权法域外效力的实现同样不需要打破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不能将国际私法上的域外效力混同为实体法上的空间效力范围.国际技术贸易、文化交流等社会事实,各国普遍承认知识产权为一项法律保护的民事权利且赋予外国人以民事法律地位,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各有不同是产生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真正原因.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大致有来源国法和被请求保护国法两大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已经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六年五月十八日第一条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已经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二○○六年五月十八日第一条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