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前言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也是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搞好区域灾害管理的多边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自然灾害往往波及几个国家,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灾难影响到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7国和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4国.  相似文献   

2.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也是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搞好区域灾害管理的多边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亚在地区自然灾害往往波及几个国家,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灾难影响到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7国和东非的索马里、  相似文献   

3.
<正>亚洲开发银行2012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20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中亚洲的损失额约占了总额的一半。报告还指出"引领全球经济的亚洲在自然灾害前面临着最大危险",亚太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的概率是非洲的4倍、北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全球的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地壳构造活动强烈,海洋和大气变动活跃,是世界上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亚洲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0,(11):22-23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全球的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地壳构造活动强烈,海洋和大气变动活跃,是世界上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亚洲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亚太地区,在领土、边界争端以及朝鲜半岛问题和台湾问题等热点问题仍未解决的同时,各国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如恐怖主义、海上安全、自然灾害、跨国犯罪等。因此,美国非常重视随时调整其亚太战略,以适应该地区安全环境的新变化。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执政以来,对亚太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新的亚太战略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04,(4):46-46
亚洲防灾中心专家艾勒思·李果和克里斯蒂·艾可表示,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地区,该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占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总数的42.6%。专家们表示,每年自然灾害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导致社会发展过程倒退。因此,各国政府需发展“减灾文化”。1992-2001年十年间亚洲地区每年平均有4.6万人在自然灾害中丧生,1.8亿人遭灾,分别占全球受灾死亡人数的75%和受灾人口的90%。亚洲防灾中心的专家指出,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使得亚洲城市更易遭受灾害影响。由于亚洲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防御自然灾害更趋复杂。许多城市人口生活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2,(6):1-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土地荒漠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危害地区。沙尘暴是一种跨越国境的自然灾害,就像瘟疫一样,困扰着北美、澳大利亚、中亚以及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11.
卞吉 《中国减灾》2010,(5):47-47
土地荒漠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危害地区。沙尘暴是一种跨越国境的自然灾害,就像瘟疫一样,困扰着北美、澳大利亚、中亚以及中东地区。为此,全球围绕沙尘暴治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在长三角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长三角是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并列为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美、德、日等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目前仍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一个鲜明对比:以美、德、日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减缓,甚至衰退,而以亚洲、拉美、东欧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这一趋势的发展,使许多经济学家坚信,未来25年,全球经济格局可能出现150年来最剧烈的重组.而在这种趋势中,亚太地区又是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地区.近年来,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贸易增长迅速,投资增势旺盛,高科技日新月异,区域合作加强,全面发展的势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中国所处的东亚.如果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区域在20世纪初取代了过去500年由欧洲独领风骚的世界经济重心,标志世界经济重心移位的话,那么,当我们要跨入21世纪的时候,全球经济新秩序的重心必然是在亚太地区.当今,经济已成为国际关系中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吴圣楠  邹强  王姣  雷雨  崔鹏 《中国减灾》2023,(23):10-13
<正>“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灾害风险最大、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居高不下的自然灾害风险,严重威胁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风险造成的损失。作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合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针对典型自然灾害类型,以全球视角全景展示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时空格局。本文通过总结图集主要具备的四点特色,介绍了该图集的编制背景、内容、过程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防灾减灾是全球的共同行动。全球化需要大视野。日益加剧的灾害风险,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亟需世界各国站在全球共担风险、共御天灾的层面加强减灾  相似文献   

16.
据央视国际报道,近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我国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在今后5年内发射8颗人造卫星,以建立世界上首个覆盖全球、用于减灾和环境保护的卫星群。这个卫星群的计划得到了国家批准,目前已经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正在进行工程研制阶段。它将优先用于亚太地区的自然灾害防治及环境保护,也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目前,已有一些亚太国家表示愿意参与这个项目。中国国家航天局外事司司长罗格介绍我国计划在2006年左右完成三颗卫星的发射,在2008年完成整个系统,也就是八颗卫星的发射。据了解,这八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将是世界上首个用…  相似文献   

17.
综观当今世界经贸版图,欧洲、北美与亚太地区将鼎足而立,共同成为主宰全球经济的三大区域.随着西欧经济的衰退、北美经济的削弱,亚太地区却一片欣欣向荣,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成长活力的区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而随着亚太地区自身经济从形成到成熟,也正在孕育着新的一系列中心城市的出现.以1993年为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一自六十年代以来,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有加速之势。“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的生产基地”,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和“火车头”等一时成为一些世界知名的政界、学者、企业界人土谈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亚太地区一直是国际投资的热点地区,2003年流入亚太地区的国际投资达1070亿美元,增长14%。2003年流入中东欧的跨国直接投资则降至210亿美元,减少48%,流入其他地区,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跨国直接投资连续四年下降,2003年降至500亿美元,减少3%,是自1995年以来吸收国际投资的最低水平。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表明,2004—2007年,亚洲、中东欧是最有吸引力的国际投资地区;2004—2005年,中国、印度、南非、埃及、巴西、墨西哥、波兰、俄罗斯、美国和英国是国际投资最青睐的国家。1990—2005年全球国际投资年均增长7.9%,中国年均增长22.6…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