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陆续调降希腊、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评级,促使其主权债务融资环境日趋恶化,欧元汇率大幅度波动,给世界经济复苏笼罩了一层阴影,而此时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世界经济复苏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原因的剖析,探讨如何加强我国公共债务的管理,防范经济危机的发生并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是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并蔓延而形成的,主要问题是多年持续的高额财政赤字,而欧元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矛盾性,尤其是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矛盾以及对成员国财政监督缺失,是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欧元区国家经过了从犹豫到统一的救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签署了共同财政协议。因此有理由对欧债危机的前景保持谨慎乐观。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样也对中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并给了我们在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福利制度、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政府巨额债务负担不仅阻碍一国经济正常发展,而且成为直接影响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升级和蔓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视角,对比分析欧洲主权债务与我国政府债务问题,研究政府债务危机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路径和方式,探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继美国在2007-2009年处于世界经济震荡中心之后,自2009年9月开始,欧洲多国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危及欧元区乃至欧盟的发展和存在,并且祸延世界.危机最主要的成因是福利过度化、产业空心化和欧元区在结构上的缺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匹配.应对危机的举措,一是以受援国实行财政紧缩为条件,提供援助贷款;二是在欧元区内缔结政府间条约,建设财政联盟,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的解决危机方案.2013年第2季度终于迎来了欧元区走出了历史上最长衰退期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年12月开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拉开序幕,随后危机逐步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希腊危机已经不单单是希腊自身的公共财政问题,现已对其周边国家造成负面影响,更可怕的是,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风波最后的落脚点在欧元、英镑等重量级货币的前途命运上。为了防止危机蔓延,力保欧元稳定,2010年5月10日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共同出资7500亿欧元,  相似文献   

6.
自从世界经济在2009年6月走出衰退之后,紧接着就爆发了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使国际金融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怎么会深陷巨大的债务危机,而被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甚至因债务危机而关门停摆,它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像汽车城底特律那样的美国地方政府怎么也会陷入债务危机?需要从历史到现实、从实践到理论的各个层面对此进行论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7.
一、希腊退出欧元区具有现实可能性 希腊在这次欧元区债务危机中成了世人关注焦点。经过外界多次援助,希腊发展态势仍未明朗。希腊当前正处于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动荡不安,债台高筑,政府只能通过借钱才能维持运转,仍在财政紧缩与刺激经济增长中摇摆。  相似文献   

8.
欧洲债务危机至今仍在发酵.在一体化和制度转型背景下,主权债务国从过去的发展中国家转向欧元区国家,并以“海啸效应”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欧债危机的因素极其复杂,主权债务形式不同,各国政府缓解危机的办法有限,更突出的是信心崩溃促成危机扩散同时导致国际关系倒退.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危机性质: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决定一国是否存在“问题”的基础,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一体化模式的弊端,全球应对欧债危机做法内含的矛盾——利率上的博弈.危机前景取决于如何完善危机修复的条件,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提高私人投资者的信心,危机将导致贸易摩擦加剧,欧盟将采取政治与财政集权手段避免欧元区解体.  相似文献   

9.
目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增长危机的交织、蔓延,根源在货币联盟非对称冲击调整机制缺失和非国家货币的内在缺陷.改善货币联盟治理,要以共同行动稳定市场预期,以货币基金稳定共同货币,以财政联盟强化风险分担,以政治联盟强化规则约束.面对欧元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宜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从强化财政自动稳定器作用、强化银行系统风险防范、强化外部风险免疫能力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始于希腊债务危机的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把全球经济再次拖入发生全球经济危机的边缘。基于对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历程、世界各国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的考察,从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化解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2001年底的阿根廷危机虽然是由债务危机引发的,但是其根源则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失衡发展,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对外开放与适度保护失衡、积累水平与消费水平失衡、当前政策与未来发展失衡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外交评论》2017,(6):74-104
由希腊债务问题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是二战后欧洲一体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给欧盟的危机治理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德国作为欧洲经济最重要的"火车头",在欧债危机治理中的角色经历了袖手旁观、转向介入和发挥领导三个阶段的变化。德国在最后阶段领导欧盟成员国贯彻以紧缩财政、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德国式经济理念,强化了欧元区的财政联盟,并建立了欧洲稳定机制这一新的永久性的区域金融制度安排,大体上平息了危机。德国的政治领导在宏观战略层面体现为展示公信力、塑造向心力和行使强制力,而在具体操作层面则体现为设置议程、构建共识和寻求盟友。在欧债危机的治理过程中,德国的政治领导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区域制度建设的深入,而且强化了德国在欧洲的区域制度霸权。本文围绕德国如何在欧债危机治理中发挥政治领导能力,以创建符合德国偏好的制度安排这一核心问题,对德国在欧债危机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深入的过程追踪,并且通过对德国如何领导区域制度建设的详细阐述和分析,进一步检验和丰富了现实制度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危机原理,近年来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从根本上来说是其"信用膨胀"所导致的结果。而危机向实体经济的扩散,则与《资本论》中强调的"相对生产过剩"有着紧密的联系。认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现实,保障信用制度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以及推动产业升级是中国应当从欧债危机中所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进一步暴露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病,尽管危机的产生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政府主导下经济增长连续性丧失后难以支撑高福利水平是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以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高福利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福利制度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主权债务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福利国家制度改革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15.
希腊的高福利制度不仅诱发了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同时也严重羁绊着危机的解决。反思希腊高福利制度的困境,有利于根据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有的文化传统优秀,将福利制度假设和本国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世界经济经过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正在波动中缓慢复苏。这次由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又导致政治危机,不少发达国家负债式增长不能持续。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2007—2010年世界新增失业人口,55%在经济发达国家,现在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都高于危机前的水平,全球失业创历史新高,达到2亿人,其中年轻人占1/3以上);国际金融体系脆弱,  相似文献   

17.
雷鹏 《人事天地》2012,(9):31-34
(接上期)(三)欧债危机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应该说,此次欧债危机对社会保障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和长远的,一是欧洲国家老百姓长期以来享受惯了的高福利已成明日黄花,二是财政难以再承受高福利负担。具体影响综述如下:首先,是紧缩财政,过紧日子。此次欧洲债务危机再一次将欧洲国家福利制度改革日程摆在各国面前,即应对老龄危机,改革社保制度,挽救福利国家,走出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8.
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和美国相继遭受了债务危机,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取得的效果却不相同。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欧洲应对债务危机的策略,结果表明,欧洲在解决债务问题时不如美国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英国"脱欧"全国公投是2016年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引发人们对英欧一体化进程的思考。英国自1961年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并于1973年加入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以来,"疑欧主义"在英国长期流行,英欧龃龉不断。由于欧元区固有的政策协调难题、移民问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导致英国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最终导致英国选择退出欧盟。中国在参与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该从英欧一体化进程中吸取经验,尽量组建自由贸易区,避免参与共同市场和经济与货币联盟。  相似文献   

20.
表面上看,欧盟主权债务危机和中国地方债危机是货币政策失控和财政政策失效的产物,两者都存在整体平衡掩盖了局部危机的特征,在法律治理上均存在刚性约束不足的问题。但中央(欧盟)与地方(成员国)的关系的非制度化,才是中欧爆发债务危机的共同根源。只有通过高级法确立中央(欧盟)与地方(成员国)的财政关系,才能根本上实现对债务危机的有效法律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